词条 地平说

地平说

地平说是一种世界观,与地圆说相对,认为地表一块平面,而不是一块巨大的球面。这种观点是绝大多数民族自古以来所持有的观点。

直到古希腊时代,约前4世纪,许多古希腊学者开始利用科学(而不是基于宗教或者神话)讨论地球形状。后来,亚里士多德总结了3种方法来证明大地是球形的:

  • 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极星越低,且可以看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新的星星。
  • 远航的船只,先露出桅杆顶,慢慢露出船身,最后才看得到整艘船。
  • 在月食的时候,地球投到月球上的形状为圆形。

埃拉托斯特尼第一个提出公式计算了地球的半径,尽管由于当时的观测精度有限,其结果与今日之观测相差甚大,但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大地是球形的了。

此后,西方人大多数都认可大地是球形,托勒密建立的地心说即基于地圆说之上。中世纪时,罗马教会将地心说奉为正统,更加速了地圆说的传播。最后到地理大发现时代麦哲伦绕地球一周直接证明了地圆说,地平说才被...

地平说相关文献
御制银镀金简平地平合璧仪
御制银镀金简平地平合璧仪, 御制银镀金简平地平合璧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宫造办处制作,高
查看全文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地平跷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地平跷,    地平跷产生于顺平县,流传遍及满城、望都等邻近诸县,是一载歌载舞的广场艺术
查看全文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地平跷
燕赵文化—民间艺术—地平跷,    地平跷产生于顺平县,流传遍及满城、望都等邻近诸县,是一载歌载舞的广场艺术
查看全文
消失的地平线
情节书中的主题是反思一场毁灭性的世界大战之可能。在开头和结尾,作者解释了有十一个章节的起源。这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神经学家。他是英国外交部的老手,他找到了一个宁静有爱有目标感的地方,香格里拉,那儿的人们有着无法想象的长寿。这个神经学家和他的作家朋友Rutherford被他们在学校的朋友现在在英国外交院的秘书Wyland邀请,在柏林吃晚饭。一个路过的飞行员让他们开始讨论奇怪失踪的HughConway,(在阿富汗的英国领事)那天晚上,Rutherford告诉了那个主人公,在Conway失踪后,他在一家中国重庆医院找到了饱受失忆痛苦的Conway。后来Conway恢复了记忆并告诉Rutherfor他的故事然后悄悄溜走了。Rutherford写下了Conway的故事而且把手稿给了那个神经学家,于是这份手稿成为了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故事从而开始。在1931年的五月,在印度被英国统治的期间,八十个住在B
查看全文
地平坐标系
简略的观测地平坐标系统是固定在地球上而不是恒星,所以天体出现在天球上的高度和方位会随着时间,在天球上不停的改变。另一方面,因为基础平面是观测者所在地的地平面,所以相同的天体在相同的时间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也会有不同的高度和方位。地平坐标系在测量天体的出没上非常的好用,当一个天体的高度为0°,就表示他位于地平线上。此时若其高度增加,就代表上升;若高度减少,便是下降。然而天球上所有天体的运动都受到由西向东的周日运动支配,所以与其笨拙的去观察高度是增加或减少,不如改为观察天体的方位更容易来判断是上升或是下降:当天体的方位在0°~180°之间(北方—东方—南方,亦即子午线之东)是上升。当天体的方位在180°~360°之间(南方—西方—北方,亦即子午线之西)是下降。但在下面的特殊位置则例外:在北极点,因为天顶就是北天极,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所以无法定出方位,但这并不造成问题,因为所有天体的高度无论任何...
查看全文
地平说相关标签
古代天文学
伪科学
地理大发现
地球
已废弃的科学理论
虚构法则
家族谱大览
5.傅氏宗谱, 5, 卷5: 说公世系 埜公世系, 194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30[1941]重辑(舒萃文堂梓).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傅家坊始祖 : (商) 傅说. 高宗武丁因梦,求天下得于傅岩之野即征入朝. 原居傅险,因征伐大彭迁居蓼南鹰山西麓,今傅家坊. 派祖(65世) : (宋) 傅三五. 生二子 : 傅意(河东支) ; 傅章(河西支). 意公下六房祖(69世) : (明) 傅朝用,字荣国 ; 傅杲 ; 傅朂 ; 傅鼎元 ; 傅朝亮,字汉辅(迁竹邑) ; 傅朝显,字荣耀. 章公下房祖(69世) : 傅良功. 朝用公下六支祖(76世) : (清) 傅再祚,字永锡,号肃庵 ; 傅再祉,字永吉 ; 傅再迪,字公成 ; 傅再延,字咸 ; 傅再遐,字永昌 ; 傅再遴,字永耀. 原定宗派 : 云华天宝 元善人昌 诗书世瑞 孝友忠良. 新增宗派 : 宏功永绍 盛德恒芳 光昭先序 受福悠长.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梦卜氏家乘 谱序题 : 夣卜氏重修宗谱 卷端题 : 英邑傅家坊傅氏宗谱
浏览:100
11.傅氏宗谱, 11, 卷11: 三五 祖说 四房 69世鼎元公起, 194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30[1941]重辑(舒萃文堂梓).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傅家坊始祖 : (商) 傅说. 高宗武丁因梦,求天下得于傅岩之野即征入朝. 原居傅险,因征伐大彭迁居蓼南鹰山西麓,今傅家坊. 派祖(65世) : (宋) 傅三五. 生二子 : 傅意(河东支) ; 傅章(河西支). 意公下六房祖(69世) : (明) 傅朝用,字荣国 ; 傅杲 ; 傅朂 ; 傅鼎元 ; 傅朝亮,字汉辅(迁竹邑) ; 傅朝显,字荣耀. 章公下房祖(69世) : 傅良功. 朝用公下六支祖(76世) : (清) 傅再祚,字永锡,号肃庵 ; 傅再祉,字永吉 ; 傅再迪,字公成 ; 傅再延,字咸 ; 傅再遐,字永昌 ; 傅再遴,字永耀. 原定宗派 : 云华天宝 元善人昌 诗书世瑞 孝友忠良. 新增宗派 : 宏功永绍 盛德恒芳 光昭先序 受福悠长.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梦卜氏家乘 谱序题 : 夣卜氏重修宗谱 卷端题 : 英邑傅家坊傅氏宗谱
浏览:100
6.傅氏宗谱, 6, 卷6: 三五长房 祖说 69世朝用公起, 194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30[1941]重辑(舒萃文堂梓).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傅家坊始祖 : (商) 傅说. 高宗武丁因梦,求天下得于傅岩之野即征入朝. 原居傅险,因征伐大彭迁居蓼南鹰山西麓,今傅家坊. 派祖(65世) : (宋) 傅三五. 生二子 : 傅意(河东支) ; 傅章(河西支). 意公下六房祖(69世) : (明) 傅朝用,字荣国 ; 傅杲 ; 傅朂 ; 傅鼎元 ; 傅朝亮,字汉辅(迁竹邑) ; 傅朝显,字荣耀. 章公下房祖(69世) : 傅良功. 朝用公下六支祖(76世) : (清) 傅再祚,字永锡,号肃庵 ; 傅再祉,字永吉 ; 傅再迪,字公成 ; 傅再延,字咸 ; 傅再遐,字永昌 ; 傅再遴,字永耀. 原定宗派 : 云华天宝 元善人昌 诗书世瑞 孝友忠良. 新增宗派 : 宏功永绍 盛德恒芳 光昭先序 受福悠长.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梦卜氏家乘 谱序题 : 夣卜氏重修宗谱 卷端题 : 英邑傅家坊傅氏宗谱
浏览:100
1.黄氏族谱, 1, 卷1-4: 再修说明 会议备忘录 谱序 谱例 仪注 坊碑 诗赞下乡贤名宦一览表等, 197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 1979年续修. 存1册 : 人像. 注 : 按再修说明,本谱含18卷. 卷1-3: 历史资料 ; 卷4-17: 损公各支 ; 卷18: 箎公各公失落之子孙. 本谱仅存卷1-4. 无世系资料. 莆田一世祖 : 黄岸. 琼山始祖(1世) : (宋) 黄箎. 岸公16世孙. 仕琼州安抚使. 择居琼山烈楼村(现琼山县长流博抚). 派祖(4世) : 黄南昌. 生四子 : 黄回(居琼山苍原) ; 黄损(居定安大底) ; 黄河(居琼山长流博抚) ; 黄海(返福建莆田,七子黄选留居文昌边南). 损公生三子(5世) : 黄树琦(仍居大底) ; 黄树瑞,又名式瑞(居琼山府城靖南街大底,嗣迁汀边潭材村) ; 黄树积,又名式积(居琼山府城靖南街大底). 散居地 : 海南省琼山县, 定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3.傅氏宗谱, 13, 卷13: 三五 祖说五房 69世朝亮公起, 194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30[1941]重辑(舒萃文堂梓).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傅家坊始祖 : (商) 傅说. 高宗武丁因梦,求天下得于傅岩之野即征入朝. 原居傅险,因征伐大彭迁居蓼南鹰山西麓,今傅家坊. 派祖(65世) : (宋) 傅三五. 生二子 : 傅意(河东支) ; 傅章(河西支). 意公下六房祖(69世) : (明) 傅朝用,字荣国 ; 傅杲 ; 傅朂 ; 傅鼎元 ; 傅朝亮,字汉辅(迁竹邑) ; 傅朝显,字荣耀. 章公下房祖(69世) : 傅良功. 朝用公下六支祖(76世) : (清) 傅再祚,字永锡,号肃庵 ; 傅再祉,字永吉 ; 傅再迪,字公成 ; 傅再延,字咸 ; 傅再遐,字永昌 ; 傅再遴,字永耀. 原定宗派 : 云华天宝 元善人昌 诗书世瑞 孝友忠良. 新增宗派 : 宏功永绍 盛德恒芳 光昭先序 受福悠长.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梦卜氏家乘 谱序题 : 夣卜氏重修宗谱 卷端题 : 英邑傅家坊傅氏宗谱
浏览:100
王家之族谱列表说明
原书: 写本, [1984]. -- [12]叶 : 世系表. 始祖 : 子乔公. 支祖 : 王南山(清) 散居地 : 福建省晋江县白礁乡及台湾台北市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