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电子扫描阵列雷达

电子扫描阵列雷达

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英语: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简称:ESA radar),是指一类通过改变天线表面阵列所发出波束(wave beam)的合成方式,来改变波束扫描方向的雷达。这种设计有别于机械扫描的雷达天线,可以减少或完全避免使用机械马达驱动雷达天线便可达到涵盖较大侦测范围的目的。当然,这并非表示电子扫描雷达就不可以采用机械转动的方式来增大扫描范围,事实上采用机械转动电子扫描雷达基座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大雷达波所能覆盖的范围,比如俄国现代级、英国45型等防空驱逐舰都装备或将装备双面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而不是如美国神盾舰上的四面阵),这就使它们不得不采用旋转阵面的方式来覆盖360度圆周,是“电子扫描”+“机械转动”结合的典型实例。

目前使用的电子扫描方式包括改变频率或者是改变相位的方式,将合成的波束发射的方向加以变化。电子扫描的优点包含扫描速率高,改变波束方向的速率快,对于目标讯号测量的精确度高于机...

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相关文献
雷达
起源雷达探测原理无线电侦测和定距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二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后来随着微电子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目前,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雷达、红外光、紫外光、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当代雷达的同时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战场指挥员在各种不同的搜索/跟踪模式下对目标进行扫描,并对干扰误差进行自动修正,而且大多数的控制...
查看全文
DNA微阵列
生产方式基因芯片的制作方式基本可分为以下几型:Stanford型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cDNAarray的制作方法,将预先合成好的核酸探针布放于玻片载体上。优点:设计较长的探针长度可增加专一性。缺点:芯片密度较光罩法低,并须有良好的保存设计。这种方法又可分为点制法与印制法。点制法是小规模生产或实验室自制的低密度芯片,以机械手臂上带有毛细作用的细微刻痕的钢针,将核酸探针溶液点放于玻片或聚酯纤维膜上。成本低廉,适合探针数少或制造需求量不大的状况。印制法是从喷墨打印机的方式变化而来,用加热气泡的方式将核酸探针置于玻片上,使用制作~3万点的基因芯片;例如PhalanxJet。原位合成法原位合成(insitusynthesised),将核苷酸分子依序列利用不同方法学控制化学反应,一个一个接上去形成核酸序列,快速生产精准(定位准确且位向均一)、超高密度(100万-200万点)芯片.合成法主要有二种,一
查看全文
雷达枪
原理最简单的雷达枪由一个无线电波发射和接受机组成。发射机发出一道无线电波信号,接收机则接受该信号被被测量物体反射的部分。假如被测量的物体对雷达枪有相对速度的话它反射的信号的频率就会发生变化,雷达枪就是根据这个频率变化来计算物体的速度的。假如雷达枪没有把自己车辆的速度计算进去的方法的话它必须被安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来测量其它物体的速度。不同频段的雷达枪的工作方法也不一样。X频段的射线比较容易被测量,因此已经不常用了,另外大多数自动门也适用X频段,因此可能干扰警察的测量。交通雷达枪有不同型号,有手持的,也有固定的或者移动的。手持的一般使用电池为电源。固定的和移动的可以安装在警察车车上。
查看全文
布雷达
姐妹城市波兰弗罗茨瓦夫坐标:51°34′N4°48′E/51.567°N4.800°E/51.567;4.800
查看全文
气象雷达
历史20世纪60年代利用雷达技术探测到发生在美国双子城的龙卷风及形成它的超级单体风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雷达操作员就注意到了因雨、雪、冻雨等天气因素接收到的回波噪声。战后,原本的军事科学家得以继续研究如何利用那些回波。前美国空军、后任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Atlas,开发了第一个实用气象雷达。在加拿大,J.S.Marshall和R.H.Douglas于蒙特利尔成立了“风暴天气小组”。Marshall和他的博士生WalterPalmer专精于研究中纬地区降水滴谱,并由此发现了降水速率和雷达反射率之间的关系。英国则继续进行雷达回波模式和气象要素如层云降水和对流云之间关系的研究,并试验了1~10cm范围内的不同波段效果。1953年,从事伊利诺伊州水资源调查工作的电气工程师DonaldStaggs,第一次利用雷达记录到与龙卷风相关的“钩状回波(en:Hookecho)”。1950到198...
查看全文
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相关标签
雷达
家族谱大览
35.雷氏宗谱 三十三卷首六卷, 9, 1270-193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式谷堂重镌, 民国21[1932]三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督理雷清诗,字省三,号绍会 ; 雷英煦,字晓亭,号曦彩 ; 监修雷英煾,字伯熙,号延鸿. 注 : 此谱缺卷16-17,19, 24, 29, 31-32. 共缺7卷. 始祖(1世) : (宋元之际) 雷贵一. 祖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避乱居湖北齐安永临乡. 派祖(3世) : 雷福七,号玉. 生子四 : 雷志本(长房) ; 雷志根(二房) ; 雷志道(三房) ; 雷志立(四房,居罗邑大脑另谱). 长房下支祖(8世) : 雷大聪,字自聪 ; 雷大明,字自明 ; 雷大睿,字自睿 ; 雷大智,字自智 ; 雷大韶,字自韶. 二房下支祖(8世) : 雷大明 ; 雷大望 ; 雷大训 ; 雷大堂. 三房下支祖(8世) : 雷大卿 ; 雷大武 ; 雷大爵,字首相 ; 雷大松 ; 雷大仁. 本分旧派行(1-14世) : 贵受福志 谦显应大 云仲良声 天震. 长分士俊公四分续派行(15世起) : 宏材生巨清 英伟学锺成 启家维鉴法 作胜在铭经 仁贤美济世 华灿致中纯 枝𪸩敦孝友 植后自光荣.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壬申雷氏三修宗谱.
浏览:100
18.雷氏宗谱 三十三卷首六卷, 24, 1270-193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式谷堂重镌, 民国21[1932]三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督理雷清诗,字省三,号绍会 ; 雷英煦,字晓亭,号曦彩 ; 监修雷英煾,字伯熙,号延鸿. 注 : 此谱缺卷16-17,19, 24, 29, 31-32. 共缺7卷. 始祖(1世) : (宋元之际) 雷贵一. 祖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避乱居湖北齐安永临乡. 派祖(3世) : 雷福七,号玉. 生子四 : 雷志本(长房) ; 雷志根(二房) ; 雷志道(三房) ; 雷志立(四房,居罗邑大脑另谱). 长房下支祖(8世) : 雷大聪,字自聪 ; 雷大明,字自明 ; 雷大睿,字自睿 ; 雷大智,字自智 ; 雷大韶,字自韶. 二房下支祖(8世) : 雷大明 ; 雷大望 ; 雷大训 ; 雷大堂. 三房下支祖(8世) : 雷大卿 ; 雷大武 ; 雷大爵,字首相 ; 雷大松 ; 雷大仁. 本分旧派行(1-14世) : 贵受福志 谦显应大 云仲良声 天震. 长分士俊公四分续派行(15世起) : 宏材生巨清 英伟学锺成 启家维鉴法 作胜在铭经 仁贤美济世 华灿致中纯 枝𪸩敦孝友 植后自光荣.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壬申雷氏三修宗谱.
浏览:100
15.雷氏宗谱 三十三卷首六卷, 21, 1270-193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式谷堂重镌, 民国21[1932]三修. 3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督理雷清诗,字省三,号绍会 ; 雷英煦,字晓亭,号曦彩 ; 监修雷英煾,字伯熙,号延鸿. 注 : 此谱缺卷16-17,19, 24, 29, 31-32. 共缺7卷. 始祖(1世) : (宋元之际) 雷贵一. 祖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避乱居湖北齐安永临乡. 派祖(3世) : 雷福七,号玉. 生子四 : 雷志本(长房) ; 雷志根(二房) ; 雷志道(三房) ; 雷志立(四房,居罗邑大脑另谱). 长房下支祖(8世) : 雷大聪,字自聪 ; 雷大明,字自明 ; 雷大睿,字自睿 ; 雷大智,字自智 ; 雷大韶,字自韶. 二房下支祖(8世) : 雷大明 ; 雷大望 ; 雷大训 ; 雷大堂. 三房下支祖(8世) : 雷大卿 ; 雷大武 ; 雷大爵,字首相 ; 雷大松 ; 雷大仁. 本分旧派行(1-14世) : 贵受福志 谦显应大 云仲良声 天震. 长分士俊公四分续派行(15世起) : 宏材生巨清 英伟学锺成 启家维鉴法 作胜在铭经 仁贤美济世 华灿致中纯 枝𪸩敦孝友 植后自光荣.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书衣题 : 壬申雷氏三修宗谱.
浏览:100
雷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经文堂镌, 民国25[1936]年五修.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之卷数仅标于书衣. 部分书页破损. 注 : 各房修谱职员可参见卷3. 始祖 : 雷焕,字孔章. 鄱阳小雷岗人. 派祖(38世) : (元) 雷均贤,即道祥,行贵廿九郎 ; 雷道祯,字均圣 ; 雷道祺,字均寿. 均荣伯公(行富廿三郎)之子. 道祥公生四子(39世) : (元) 雷以(言盟),字仰山 ; 雷以诚,字艮山(开派西凤乡) ; 雷以证,字兑山 ; 雷以训,字伏兴(明洪武二年由桂徙居郴阳马岭,后迁军塘,续迁大岭下新屋场). 道祯公生四子(39世) : (元) 雷以识,字明山,行六九郎(开派秀乡) ; 雷以谨,字戒山,行十五郎(开派永乡) ; 三子四子迁南乡布尾岭. 道祺公生一子(39世) : (明) 雷以译,字望山(开派凤德乡). 生一子 : 雷子君. 居芦村. 以(言盟)公下支祖(40世) : (元) 雷子镕. 住居仙岭上,竹根坝上马磴下马石. 生二子 : 雷志鉴 ; 雷志炼. 以诚公生五子(40世) : 雷子林(居桂阳) ; (元) 雷子惠,改名子达(由桂迁郴州大坵舖,开派西凤乡) ; 雷子芳(迁郴州杨柳舖马头岭,开派西凤乡) ; 雷子奇 ; 雷子韬(皆居桂阳泉塘). 以训公生一子(40世) : (明) 雷道聪,字子敏. 以识公生三子(40世) : (元) 雷子政,字熙和(由山川塘迁居秀才乡水头洞) ; 雷子耀,字显名(居东边落) ; 雷子惠. 以谨公生一子(40世) : 雷子圭. 子达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亮 ; 雷志隆 ; 雷志宪. 子芳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玉 ; 雷志伯 ; 雷志羽. 子政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贵,字必官 ; 雷志清,字必洁 ; 雷志秀,字必茂. 子耀公生三子(41世) : (明) 雷志远,字必迩 ; 雷志通,字必达. 老派行 : 子志友应单均万 孟一邦兴大国忠 三春震动翔云凤 四季青天必化龙. 新派行 : 德承仁厚 才懋贤良 明经敦本 渊远流长. 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雷氏续修族谱 谱序题 : 郴县雷氏续修族谱 卷端题 : 郴县雷氏族谱
浏览:100
雷氏五修族谱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雷氏六修族谱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