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指中原政权和文明首次南迁,由西晋京师洛阳南渡至建康(今南京)。西晋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君主制政权,强大起来威胁到西晋政权,并最终酿成永嘉之祸,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后西晋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中原汉族士族等臣民相随南逃,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

“衣冠”,晋时士族峨冠博带,风度翩翩,衣冠楚楚。因普通人家无力负担搬迁费用,随晋室南迁的尽是名门世族大户,官宦士绅,故有“衣冠南渡”之谓。又有说法云“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

晋朝首都迁至江东建康(今南京),自此史称东晋,这是古代中国都城迁至江南的开始。

衣冠南渡相关文献
衣冠南渡是什么?为何会发生三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是什么?为何会发生三次衣冠南渡,众所周知,历史上主要有三次衣冠南渡,那么这三次衣冠南渡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什
查看全文
三次衣冠南渡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是在什么朝代
三次衣冠南渡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是在什么朝代,三次衣冠南渡众所周知,历史上主要有三次衣冠南渡,那么这三次衣冠南渡都是在
查看全文
《王导: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亦作衣冠南度。语出唐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篇。该文原仅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后衣冠南渡逐渐演化为熟典,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事件。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因动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分别是:西晋末晋元帝司马
查看全文
晋的王朝——衣冠南渡
中原丧乱,特别是洛阳被匈奴攻占以后,中原人民纷纷外出避难,方向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东北,投奔鲜卑慕容廆,慕容廆当时效忠晋室,他选择地方安置流民,然后从中选拔有文化的作为自己的幕僚,对于自己前燕政权的建立和东北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个方向是西北的凉州张轨,张轨是汉人,自然善待流民,设立了武兴郡来安置他们。逃亡这两个方向的,以中下层阶级人士为多,很少能见到上层阶级人士。上层阶级流亡的,大都到了南方。这也是中原人士避难的第三个方向。《晋书》记载:“俄而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资治通鉴》记载:“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颜之推在《观我生赋》自注中说:“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家】谱。”这百十家士家大族,带着他们的宗族、乡邻、宾客、部曲(仆人、也包括私家部队)来到了江东。比较著名的南渡大姓家族,比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袁氏、汝南周氏、谯郡桓...
查看全文
嵇姓南迁与衣冠南渡
中国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宏大的移民史。“永嘉南渡”是我国最早的一次大移民。“永嘉南渡”起因是“永嘉之乱”。永嘉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公元307至313年。“永嘉之乱”也称“永嘉之祸”,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人政权被外族灭亡。永嘉五年(311年),匈奴等异族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当时,匈奴等胡人仍介于原始与奴隶社会过度之间,野蛮残暴,实施令人发指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恐慌。汉人为逃避战乱,纷纷南迁。这次移民潮历经两个世纪之久,南迁的汉人数百万,其中多为贵族及文人阶层。由文化南迁,所以人们把这次南迁叫做“衣冠南渡”,嵇姓第一次南迁就在此际。汉人第二次南迁是“安史之乱”引发的。由于藩镇拥兵自重,严重威胁国家的安定,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进行军事改革,并确立的文人治军的军事制度。削夺武将兵权虽然维护了政权的统一,但也削弱了军队的作战能力,此后,北宋与辽、西夏...
查看全文
衣冠南渡相关标签
中国人口流动
晋朝历史事件
家族谱大览
南安渡台贵峰王氏族谱, 1, 1600-2017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南安渡台贵峰王氏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广东省焦岭南下峰口峡口渡台林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5[1986]序. 全1册(188页)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西周) 林坚,字长恩,原名泉. 比干之子. 因生长林石室间,赐姓林,易名坚. 入闽祖 : (晋) 林禄,字世胄,又字世荫,封晋安郡王. 颖公次子. 世居济南. 随晋元帝南渡,奉勅守晋安郡,遂家焉. 入粤始祖 : (南宋) 林昉,字任,号七五郎,评事公. 显荣公长子. 于理宗宝佑间乡贡除东官(广东东莞),升梅州州同. 勅授奉职大夫,居大埔县. 蕉岭南山下始祖 : 林隐叟,号南山隐叟. 徙金沙乡南山下. 隐叟公下渡台祖: 林绍炳(徙屏东万峦) ; 林杞芳(徙苗栗头份) ; 林家英(徙苗栗南庄) ; 林来登(徙屏东万峦). 峡里开基祖 : 林八郎,讳陶. 随伯父评事公自福建清流县徙梅州蕉岭. 八郎公下渡台祖 : 林绍舜(居屏东万峦) ; 林炎瑞 ; 林锦秀(住苗栗三湾) ; 林汝秀 …等. 峰口开基祖 : 林寿椿,字友松. 移居蓝坊峰口开基. 寿椿公下入台祖 : 林弼贤(徙桃园中坜) ; 林朝缙 ; 林朝绅(徙高雄美浓). 散居地 : 台湾省屏东县, 苗栗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谱序题编目. The origin and
浏览:0
广东省焦岭南下峰口峡口渡台林氏族谱, 1, 谱序 源流 世系, 1550-1986
原书: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5[1986]序. 全1册(188页)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西周) 林坚,字长恩,原名泉. 比干之子. 因生长林石室间,赐姓林,易名坚. 入闽祖 : (晋) 林禄,字世胄,又字世荫,封晋安郡王. 颖公次子. 世居济南. 随晋元帝南渡,奉勅守晋安郡,遂家焉. 入粤始祖 : (南宋) 林昉,字任,号七五郎,评事公. 显荣公长子. 于理宗宝佑间乡贡除东官(广东东莞),升梅州州同. 勅授奉职大夫,居大埔县. 蕉岭南山下始祖 : 林隐叟,号南山隐叟. 徙金沙乡南山下. 隐叟公下渡台祖: 林绍炳(徙屏东万峦) ; 林杞芳(徙苗栗头份) ; 林家英(徙苗栗南庄) ; 林来登(徙屏东万峦). 峡里开基祖 : 林八郎,讳陶. 随伯父评事公自福建清流县徙梅州蕉岭. 八郎公下渡台祖 : 林绍舜(居屏东万峦) ; 林炎瑞 ; 林锦秀(住苗栗三湾) ; 林汝秀 …等. 峰口开基祖 : 林寿椿,字友松. 移居蓝坊峰口开基. 寿椿公下入台祖 : 林弼贤(徙桃园中坜) ; 林朝缙 ; 林朝绅(徙高雄美浓). 散居地 : 台湾省屏东县, 苗栗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谱序题编目.
浏览:100
湖頭黃氏大宗譜, 6, 卷3之3, 永加南溪荊渡派 25世孝德公起, 1999
原书: 抄本影印, 1999年重修. 20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缺卷10. 鼻祖 : 黄帝,姬姓,名轩辕. 乐清祖(1世) : 黄适,字起四. 自闽东瓯乐清白石. 黄实(字学谦)之子. 生二子 : 黄缁,行三(长房北山派) ; 黄磷,行四(二房南山派). 谱内记录以二房南山派之后为主. 缁公下支祖(9世) : 黄濩,字禹公,号锡庵(永邑柟溪峙口溪头高山派,子孙析置溪头,郡城,埭头等地) ; 黄畯,字带行,号北山(子孙析置梅岙东山等地). 湖头祖(12世) : 黄斯孝,名秀孝,字伯仁. 析自二房南山派. 生四子 : 黄道生,字叔立,号畊云,行庄一(长房) ; 黄道光,字叔表,行庄二(二房) ; 黄道辉,字叔英,行庄三(三房) ; 黄道元,字叔周,行庄四(四房). 缁公下支祖(13世) : 黄道坚,名坚,字士坚(子孙析置宪山) ; 黄道?,名士?(上坭派). 濩公下支祖(13世) : 黄道煦,名文衍,字正育,号峻?之 ; 黄道照,字正焘,号愓?川 ; 黄道熙,名大华,字国君,号后山. 道生公下支祖(15世) : 黄廷线,号竹坡(桥头房派). 子孙析置新桥头. 道生公下支祖(17世) : 黄一锡(界岱派) ; 黄一峰,字思进,号前程(仁家垟派). 道辉公下支祖(17世) : 黄一邦(东坛头房) 道辉公下支祖(18世) : 黄宗穆,字子显(永邑南溪荆渡派) 道光公下支祖(19世) : 黄可靖,号蓁静(西岑派). 道生公下仙垟支祖(21世) : 黄应达,字汝博 ; 黄应佩,字汝法 ; 黄应柱,字仲衡,号隐湖 ; 黄应巧,字希臣 ; 黄应朱,字希勺 ; 黄应广,名元,字元生(迁白岩头). 一峰公下支祖(21世) : 黄应仁 ; 黄应德,即应爵(子孙析置东山) ; 黄应信 ; 黄应康(仰东房). 道生公下南沙岙派(21世) : 黄应兴. 道辉公下支祖(21世) : 黄应香,字刺勋(迁县城西门) ; 黄应卓,字次章(迁县东三江塘垟) ; 黄应祥,字尧坪,号东山(东蒲岙北山派) ; 黄应常,字汝字(石柱门四房派) ; 黄应,号慕乐(平阳蒲门转迁湖横奶婆派) ; 黄应禧,一名朝栋,字国梁,号乐斋,改名应栋(甘露亭派)…等. 道辉公下本地后大房派祖(21世) : 黄应碧,字𤫂生 ; 黄应芮,字汝彩 ; 黄应昌,字际云. 道辉公下前大房派祖(21世) : 黄应蘂 ; 黄应桃. 道辉公下支祖(22世) : 黄天英,名时英(湖埭) 排行(13世起) : 道俊廷承 一宗可嘉 应天兆瑞 孝友世芳 忠信贤良 邦国光昌 学隆政美 仁溥德扬 源清本立 业亨家祥 增福广惠 恒庆永康. 增行 : 博彦颖达 超逸高亮 英烈秀哲 宏远卓强 丰硕舒茂 秉玉怀璋 谦恭勤廉 守全居常 崇善存理 敏思健行 修齐治平 文佐武襄 星耀日昭 富贵荣华 慈恩绍继 祖泽攸长. 注 : 排行字母表见卷一 (影像39).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乐清湖头黄氏大宗谱.
浏览:100
太原堂开闵王氏.同安西湖堂南亭宗谱.渡台支派续谱, 1, 1600-2014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