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腌笃鲜

腌笃鲜

腌笃鲜是苏帮菜、上海菜、杭帮菜的一种春季时令菜式,用春笋、咸肉和鲜猪肉,置于文火上慢炖。此菜适合家庭制作,讲究原汁原味,无需添加盐、味精等任何调料。

相关人物
腌笃鲜相关文献
延笃
生平生年不详。早年随唐溪典、马融受业,博通经传以及百家之言,能写文章,在京师很有名声。顺帝时,举孝廉,为平阳侯相。桓帝时,以博士征用,再拜议郎,连同边韶、朱穆共著作东观。累迁京兆尹(首都市长),为政宽仁。后遭党事禁锢,放归,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卒于家。卢弼认为范晔《后汉书·曹腾传》、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司马彪《续汉书》等提到的公卿“南阳延固”就是延笃,因郡望相同,笃、固音也相近。胡玉缙怀疑“笃”字犯了裴松之家讳,故裴松之作《三国志注》时取延笃表字中的“固”字,称之为延固,与曹魏为避讳曹操而将东汉人杜操字伯度称作杜度是一个道理。参考资料《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延笃传》
查看全文
瑞典盐腌鲱鱼
生产盐腌鲱鱼的制造方式是以捕获在春季产卵期间的鲱鱼,之后将鲱鱼抹上盐,发酵20小时以去除血液。鲱鱼在去掉头和内脏之后被放入未经杀菌的筒子,让它在较淡的盐水中自然发酵1至2个月为主,温度控制在15至20摄氏度。鲱鱼在发酵完成后会于上市前10天被配送至批发商处,并于八月的第3个星期四上市销售(盐腌鲱鱼上市日在瑞典语中称Surströmmingspremiären)。其异味来自于发酵时所产生的称为“Haloanaerobium”的厌氧细菌,该菌种在发酵过程中除了会制造出二氧化碳外,另包括其它带有异味的化学物质如乙酸、丙酸、丁酸及硫化氢等。成品瑞典盐腌鲱鱼气味极为浓烈,其中包括丙酸的刺激性气味,硫化氢的臭鸡蛋气味,丁酸的腐臭油脂味及乙酸的醋味。日本NHK曾以仪器测量盐腌鲱鱼异味的数值。罐装在户外开启的盐腌鲱鱼罐头现今已有将盐腌鲱鱼制成罐装的模样销售,但因盐腌鲱鱼会在罐内发酵的关系、使得罐头外观皆会...
查看全文
本笃会
本笃会(Benedictines),又称本尼狄克派,是罗马天主教隐修会之一。是遵循圣本尼狄克(努尔西亚的)(BenedictofNursia,St)所制订的规章的各个独立隐修院的联合组织。修士和修女多为学者和教师,继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在保存古代学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圣本笃(SaintBenedictofNursia,480年-547年),又译圣本狄尼克,意大利天主教教士、圣徒,本笃会的创建者。他被誉为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创立者,于1220年被封为圣徒。是天主教会重要圣人之一。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圣号即来源于他。他经常与《元素论》作者圣安东尼奥一起供奉,侍候于圣保罗左右。左手持十字架,右手持《修院圣规》,神情悲悯,呈慈悲相。当时的罗马帝国政治黑暗,宗教纷争,圣本笃便退居到一座小村庄的圣堂,潜修典籍,长达数年之久。后来他在罗马东南苏比亚可的一处山洞,遗世隐居了三年,祈祷劳动,克苦修身,过着隐修生活。他...
查看全文
杜笃
杜笃(?~78)东汉学者,字季雅。今陕西西安人。学识渊博,但不拘小节,因事在京入狱。狱中写诔文颂扬开国功臣大司马吴汉功业,受光武帝赏识获释出狱。建初三年(78),以从事郎中随车骑将军马防与西羌作战阵亡。杜笃著《明世论》15篇,均已散佚。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共18篇,今存《论都赋》、《吊比干文》等10余篇,以《论都赋》流传最广。
查看全文
女子制生腌蟹3小时后螃蟹越狱乱爬,古人怎么吃海鲜的?
近日,一位浙江杭州的女士尝试了一把生腌螃蟹,结果3三小时后打开冰箱发现,螃蟹“越狱”了,到处乱爬。对此,这位女士表示,之前没有吃过生腌的食物,只是听同事说这生腌毛蟹挺好吃的,所以就尝试了一下,结果就是螃蟹不但没有被腌好,反而在冰箱里面乱爬。其实现在的海鲜的吃法有很多,生腌只是其中一种,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住这种吃法的,那么古人怎么吃海鲜的?古代有生腌海鲜的制作方法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在我国,祖先吃海鲜的文字记载是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之前的,不过最早的时候,因为运输条件和储藏条件的限制,所以在古代是实现不了“海鲜自由”的,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吃到海鲜,通常也就只有生活在海边的人才能吃得到,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古代的海鲜一度成为了达官贵人专享的美食,例如在《史记·夏本纪》中有记载,大禹为治水在全国考察的时候,尝到多种海味,所以在建立夏朝后,他就指定四方贡品中有海产,然后在《...
查看全文
腌笃鲜相关标签
上海菜
苏州菜
家族谱大览
仪陇鲜家坪家谱
仪陇鲜家坪家谱
湖北宜都鲜氏字辈:正大光明,景开文运,永士其昌。
浏览:0
太原鲜宇氏世谱
首尔国立中央图书馆 平安南道大同郡龙山面龙凤里72号,鲜于悳,1932年发行。 始祖鲜于靖的子孙录。
浏览:0
昆阳潘氏宗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88年重修. 存8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3-4. 一世祖 : (唐) 潘兆玑,字玉衡,号一真. 开元间由临安迁永嘉昆阳. 西坑坳派祖(21世) : (南宋) 潘均,字平甫. 经公长子. 东山始祖(25世) : 潘国琦,字振起,号秀山. 养蒙公五子. 迁青田东山. 大房派祖(28世) : (元) 潘大潜,字龙渊,号干初,金藏公长子.子孙析置山步岩等地. 二房派祖(28世) : 潘大湲,字若涛,号沧波. 金藏公次子. 子孙析置柳下园,梅川,前楼房,上驮楼,新楼,鹅田下,路门口等地. 三房派祖(28世) : 潘大(氵缷). 四房派祖(28世) : 潘大(氵颖),字瀛洲,号箕山. 金鲜公长子. 五房派祖(28世) : 潘大羲. 金侯公长子. 六房派祖(28世) : 潘大霸,或作魁霸. 七房派祖(28世) : 潘大鲜. 思举公四子. 子孙析置山岸,寺西等地. 双坑始祖(31世) : 潘良缵,字汝谏. 壁山始祖(32世) : (明) 潘尚明,字省华. 迁平阳壁山. 吴坑始祖(33世) : 潘一崇,字敦礼,号厚溪. 迁居青田吴坑. 马车山始祖(36世) : 潘茂麟. 迁居平阳马车山. 路门口始祖(36世) : 潘茂椿. 讳字排行 : 运开吉兆至 辅塞正明中 行美敬宝道 友掌均延泗 先孙思时景 士养国土金 大良崇克尚 一嘉君茂盛 祥光天瑞锦 统泰教修齐 礼乐衣冠第 诗书奕叶隆 贞忠全节义 孝悌振伦常.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 青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永嘉昆阳潘氏宗谱
浏览:0
白砂袁氏族谱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出版地不详], 清嘉庆7[1802](昆山祠藏版). 13册 : 世系表. 注 : 部分版心题及卷端题卷数不符. 远祖 : (汉) 袁安,字邵公,号全逸. 为汝南汝阳人. 明帝永和中为楚大守,官河南尹. 一世祖 : (清) 袁满珊,七十郎公. 原籍闽省白砂人. 下有三子,分三房. 房祖(2世) : 袁景鲜(下二子: 袁志亮 ; 袁志崇) ; 袁景泉(下三子: 袁志聪 ; 袁志礼 ; 袁宗富) ; 袁景荣(下三子: 袁宗礼 ; 袁傅祯 ; 袁宗龄). 志礼公下两子(4世) : 袁范清 ; 袁光. 宗富公下两子(4世) : (清) 袁忠 ; 袁恕(后裔移四川大足县). 志亮公下支祖(5世) : 袁理宗. 豪聪公之子. 下二子: 袁大富(移居武平) ; 袁大华. 志崇公下支祖(5世) : (清) 袁仲仁(下二子: 袁璋 ; 袁琛) ; 袁仲华(下二子: 袁昆 ; 袁仑) ; 袁仲宝(下一子: 袁镇). 仕琳公下支祖(5世) : 袁仲金(无考) ; 袁仲宝(下一子:袁镇). 志聪公下支祖(5世) : 袁邱陵. 理丛公之子. 下一子 : 袁继. 范清公下支祖(5世) : 袁仲益(无考) ; 袁仲居(下一子: 袁庆华). 光公下支祖(5世) : 袁仲宽(下一子: 袁文龙) ; 袁仲泰(下一子: 袁文禄) ; 袁仲琳(下三子: 袁文明 ; 袁文亮 ; 袁文宪) : 袁廷羡(下四子: 袁文卿 ; 袁文宸 ; 袁文振 ; 袁文灏). 忠公下支祖(5世) : (明) 袁仲玉,号鸿清 ; 袁仲瑚 ; 袁仲珑 ; 袁仲球. 恕公下支祖(5世) : 袁仲珊(下二子: 袁庆凤 ; 袁庆鹏) ; 袁仲珀(下一子: 袁庆祥). 仲玉下六子 : 袁庆隆 ; 袁庆程 ; 袁庆祚 ; 袁庆祐 ; 袁庆裕 ; 袁庆祉. 仲瑚下二子 : 袁庆选 ; 袁庆富. 仲珑下四子 : 袁庆荣 ; 袁庆翥 ; 袁庆茂 ; 袁庆志. 仲球下五子 : 袁庆𤨠 ; 袁庆瑺 ; 袁庆儒 ; 袁庆明 ; 袁庆寿. 宗龄公下支祖(5世) : 袁庄,字曲溪. 满富公之子. 下有四子: 袁上星 ; 袁猷星 ; 袁兆星 ; 袁尧星. 散居地 : 福建省上杭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上杭白砂袁氏族谱.
浏览:100
白砂袁氏族谱
原书: [出版者不详 : 出版地不详], 清嘉庆7[1802](昆山祠藏版). 13册 : 世系表. 注 : 部分版心题及卷端题卷数不符. 远祖 : (汉) 袁安,字邵公,号全逸. 为汝南汝阳人. 明帝永和中为楚大守,官河南尹. 一世祖 : (清) 袁满珊,七十郎公. 原籍闽省白砂人. 下有三子,分三房. 房祖(2世) : 袁景鲜(下二子: 袁志亮 ; 袁志崇) ; 袁景泉(下三子: 袁志聪 ; 袁志礼 ; 袁宗富) ; 袁景荣(下三子: 袁宗礼 ; 袁傅祯 ; 袁宗龄). 志礼公下两子(4世) : 袁范清 ; 袁光. 宗富公下两子(4世) : (清) 袁忠 ; 袁恕(后裔移四川大足县). 志亮公下支祖(5世) : 袁理宗. 豪聪公之子. 下二子: 袁大富(移居武平) ; 袁大华. 志崇公下支祖(5世) : (清) 袁仲仁(下二子: 袁璋 ; 袁琛) ; 袁仲华(下二子: 袁昆 ; 袁仑) ; 袁仲宝(下一子: 袁镇). 仕琳公下支祖(5世) : 袁仲金(无考) ; 袁仲宝(下一子:袁镇). 志聪公下支祖(5世) : 袁邱陵. 理丛公之子. 下一子 : 袁继. 范清公下支祖(5世) : 袁仲益(无考) ; 袁仲居(下一子: 袁庆华). 光公下支祖(5世) : 袁仲宽(下一子: 袁文龙) ; 袁仲泰(下一子: 袁文禄) ; 袁仲琳(下三子: 袁文明 ; 袁文亮 ; 袁文宪) : 袁廷羡(下四子: 袁文卿 ; 袁文宸 ; 袁文振 ; 袁文灏). 忠公下支祖(5世) : (明) 袁仲玉,号鸿清 ; 袁仲瑚 ; 袁仲珑 ; 袁仲球. 恕公下支祖(5世) : 袁仲珊(下二子: 袁庆凤 ; 袁庆鹏) ; 袁仲珀(下一子: 袁庆祥). 仲玉下六子 : 袁庆隆 ; 袁庆程 ; 袁庆祚 ; 袁庆祐 ; 袁庆裕 ; 袁庆祉. 仲瑚下二子 : 袁庆选 ; 袁庆富. 仲珑下四子 : 袁庆荣 ; 袁庆翥 ; 袁庆茂 ; 袁庆志. 仲球下五子 : 袁庆𤨠 ; 袁庆瑺 ; 袁庆儒 ; 袁庆明 ; 袁庆寿. 宗龄公下支祖(5世) : 袁庄,字曲溪. 满富公之子. 下有四子: 袁上星 ; 袁猷星 ; 袁兆星 ; 袁尧星. 散居地 : 福建省上杭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上杭白砂袁氏族谱.
浏览:100
湘潭蔡氏三修族谱 [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敬本堂梓, 民国2[1913]木活字本.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宋) 蔡吉,字泰常. 肇基河南,派分三楚. 迁潭始祖 : (元明之际) 蔡渊濬,字明翁. 由攸之西冲迁潭州. 派祖(5世) : (明) 蔡崇范,字锡畴,号福田. 下有二子 : 蔡占 ; 蔡洪,字敦模,号湻轩. 占公下房祖(9世) : (明) 蔡笃厚,字廷忠 ; 蔡笃庆,字廷锡. 皆蔡自承,字启烈,之子. 洪公下房祖(9世) : (明) 蔡笃信,字廷文 ; 蔡笃常,字廷经. 皆蔡自强,字云圃,号建葊,之子. 注 : 忠, 锡二房数传而止. 此谱主要为文, 经二房之谱系资料. 字派(13-28世) : 祖来上蔡 昭序南湘 培植先德 佑启贻芳.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蔡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