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御史

御史

御史是中国历史的一种官名,原为史官、与负责文书的官职,后改为监察官,其首领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后代的刺史(刺御史)、巡按(巡按御史)等都来自御史。类似于近代世界各国的督察处、政风室、查贪局、清廉会、廉政署等等。其主要任务为防范公家官吏侵害人民权益、或者是成为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

御史相关文献
侍御史
参见御史台参考书目《汉书·百官公卿表》
查看全文
左都御史
相关条目明朝尚书与都御史年表清朝左都御史列表参考文献孙文良,中国官制史,1993年,台北,文津出版社。
查看全文
御史
沿革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书记、秘书官。君主置御史,见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执法在傍,御史在后。”大夫置御史,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侍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邑宰置御史,见《战国策·韩策三》:“安邑之御史死章”。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汉朝御史统归御史台领导,按职掌分为侍御史和治书侍御史。东汉末改刺史为州牧之前,汉朝的刺史也是监察官,也是御史的一种。三国时,曹魏于殿中省置殿中侍御史,掌记录朝廷动静,纠弹百官朝仪。西晋,御史名目很多,开后代专门职务御史的先河,有督运御史、符节御史、检校御史等。隋唐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与殿中、治书两侍御史并立。明清两朝专设监察御史,隶都察院,另有派遣监察御史巡察地方者,明称巡按、清称巡按御史,明...
查看全文
副都御史
参考文献孙文良:《中国官制史》,1993年,台北:文津出版社。
查看全文
都御史
参考文献孙文良,中国官制史,1993年,台北,文津出版社。参见中国古代职官明朝官职表清朝官职表左都御史
查看全文
御史相关标签
言官
御史
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