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是古代出于对天的敬畏,为了战争、祈谷、祈雨等与农业相关的祈求,而对天帝之原始崇拜。进入封建社会后,多由君主或者各级诸侯领主下令修建不同规格的的祭坛或神庙,以用于祭天。在中国史上,由于被“天圆地方”的观念影响,祭坛往往为圆形,象征天的形状,又被称为圜丘。一开始,有祭天之权者多半为贵族,平民只能祭拜各乡土神,不能享有祭天之权,直到民间信仰逐渐演变,平民方能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