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董良佐

董良佐

始祖: 董良佐.
董良佐简介资料
董良佐相关文献
佐胁良之
生平年幼时就擅长军事。成为佐胁家(佐胁兴世)的养子,自小就以小姓的身份仕于织田信长。在永禄元年(1558年)参加浮野之战(‘信长公记’)。随后与家兄利家一同成为赤母衣众(‘高木文书’)。在永禄3年(1560年)5月的桶狭间之战中与岩室重休、长谷川桥介、山口飞驒守、加藤弥三郎一同跟随迅速出阵的信长。在永禄12年(1569年)的大河内之战中担任尺限回番众。(‘信长公记’)后来与长谷川、山口、加藤一同触怒信长而被流放,于是前往投靠德川家康,此时的待遇不明。在元龟3年(1573年)12月参加三方原之战,与长谷川等3人一同被讨死(‘信长公记’)(或说负伤,之后伤重死亡)。与妻子(出身氏族不详)之间有1个女儿(实名不详,法号“圆智院妙净”)。女儿由前田利家夫妻养育,后来成为前田氏家臣篠原一孝的正室,肖像画在妙法寺(金泽市),以日本战国时代女性的画像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而儿子佐胁久好则因为良之的妻子是前田...
查看全文
刘良佐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谢良佐
生平谢良佐于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拜程颐为师。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谢良佐进士及第,中进士后,曾任河南渑池、湖北应城知县。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谢良佐被人推荐,受到宋徽宗的召见,被派往书局任职,后又斥为管库,监管京西竹场。他认为宋徽宗的年号“建中”与唐德宗的年号相同,很是“不佳”,还说皇帝“不免播迁”,因此得罪了徽宗皇帝,被关进监狱,废为平民。谢良佐晚年信佛,尝言:“吾常习忘以养生”。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谢良佐逝世,谥号“文肃”,清时从祀孔庙。著有《论语说》。主要功绩谢良佐在理学发展中外是极重要的一个思想家。他使二程之学在南渡之前得到重大的突破性的发展,为南渡理学进一步昌盛,以及林立派别的出现有奠基和开启的双重之功。他在这个转折时期占有重要的思想地位。一、创立上蔡学派。著名弟子有朱震、曾恬、詹勉、郑毂、朱巽等。黄宗羲誉为“程门高弟,予窃以上蔡第一...
查看全文
王佐良
主要作品《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约翰·韦勃斯透的文学声誉》《英国文学论文集》《英国文体学论文集》《中外文学之间》《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照澜集》外部链接王佐良诗选参考资料参见现代诗歌现代诗人诗人列表
查看全文
平佐良藏
经历山口县出身。1871年(明治4年)9月21日(1871年11月3日)、任官陆军少尉。1892年(明治25年)12月、担任步兵第10连队长。1895年(明治28年)2月、昇进步兵大佐。1897年(明治30年)10月、就任近卫步兵第1连队长。1900年(明治33年)4月、进级陆军少将就任步兵第10旅团长。1903年(明治36年)7月、派令调为步兵第18旅团长,参与日俄战争。参与之战役有旅顺攻围战、奉天会战等。1906年(明治39年)7月、进升陆军中将担任第15师团长。1907年(明治40年)1月退役。同年9月21日、依其功绩授与男爵爵位,成为贵族华族阶层。关联项目平佐氏(平佐氏)西岛助义(西岛助义)旅顺攻围战(旅顺攻囲戦)参考文献福川秀树‘日本陆军将官辞典’芙蓉书房出版、2001年。外山操编‘陆海军将官人事総覧陆军篇’芙蓉书房出版、1981年。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8.董氏支谱, 8, 卷8: 世系 五房 上佐公 7世邦治公起, 193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和堂, 民国20[1931]重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二房世系). 远祖 : 董清然. 居临川北源. 江西乐安祖 : 董合,行仲五. 尚三公之子. 清然公3世孙. 居乐邑流坑. 麻城始迁祖 : 董奉高,原讳仍,行同一. 元达公第三子. 合公16世孙. 石门畈始祖(1世) : 董宗甫,原讳应斗,一字宗五. 奉高公4世孙. 生一子 : 董受卿. 受卿公生三子(3世) : 董志道 ; 董志昌(五房) ; 董志吉(失考). 志道公下派祖(6世) : 董上哲. 伯华公之子. 上哲公生五子(7世) : 董大斌(大房) ; 董大朋(二房) ; 董大诏,字兴田(三房) ; 董大表(四房) ; 董大时(五房,出继世昌后). 四房大表公下支祖(11世) : 董一儒,字席珍 ; 董一定,字售珍 ; 董一元,字符珍 ; 董一通,字仲书 ; 董一遇,字遇春. 皆为应忠公(字百忍)之子. 三房大诏公下支祖(10世) : 董应胜,字明宇 ; 董应试,字新宇. 皆为梓恒公(字后泉)之子. 五房志昌公下支祖(6世) : 董上玠 ; 董上相 ; 董上诏 ; 董上佐. 皆为玉成公(名柏子)之子. 派语(1世起) : 宗受志(世)升(国)伯(玉) 上大单梓应 一文时有存 宗子尚其正 诗礼传家绪 荣华自永延 宏儒开甲第 继述绍先贤.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6.董氏宗谱, 6, 卷5: 廷章 11世君良公起, 19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藏板, 民国4[1915].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董子山,字绪周 ; 董名道,字理干 ; 董明友,字福赐 ; 董明新,字春彩 ; 董子香,字绪琳 ; 董成义,字国义. 始祖(1世) : (明) 董俊. 由江西饶州府迁湖北黄州府黄冈县. 生三子 : 董玄魁 ; 董应成 ; 董应明(止). 应成公生三子(3世) : 董伯良 ; 董伯京 ; 董伯青(子孙徒居应山县). 玄魁公下支祖(5世) : 董廷尊,字大丰 ; 董廷盛(迁居黄安县董家㘬,子孙有复迁刘家嘴者). 伯良公下支祖(5世) : 董廷文(止) ; 董廷章(下二子: 董时敬 ; 董时香) ; 董廷荣(下四子: 董时仁 ; 董时义 ; 董时礼 ; 董时智) ; 董廷华(下二子: 董时隆 ; 董时和). 伯京公下支祖(5世) : 董廷周(下一子: 董时道) ; 董廷夏,字复贤(止). 旧派 : 应伯官廷时 国尚之世其 士子成明大 嘉泰万兆仪. 增派 : 敬慎怀先德 惟思后克昌 伦常如尽道 自可发祯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6.董氏宗谱, 6, 卷5: 廷章 世椿 11世君良公起, 195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策堂, 民国40[1951]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董明主,字华庭 ; 董明太,字开太 ; 董明富,字正堂 始迁祖(1世) : (明) 董俊. 洪武间自赣(江西饶州府余千县)徙鄂(湖北黄州府黄冈县),居光黄间石屋山. 生三子 : 董玄魁 ; 董应成(子孙析置阴山县) ; 董应明. 玄魁公下支祖(5世) : 董廷尊,字大丰(子孙析置河南,竹山县,麻城县,襄阳,四川等地) ; 董廷盛(迁居黄安县董家㘬,子孙有复迁刘家嘴者). 应成公生三子 : 董伯良 ; 董伯京 ; 董伯青(迁居应山县). 伯良公下支祖(5世) : 董廷文(止) ; 董廷章(子孙析置甄家冲,新屋嘴,窑上弯,河南,四川,麻城等地) ; 董廷荣 ; 董廷华(子孙析置麻城,河南等地). 伯京公下支祖(5世) : 董廷周 ; 董廷夏,字复贤(止). 旧派行 : 应伯官廷时 国尚之世其 士子成明大 嘉泰万兆仪. 新增派 : 勤慎怀先德 惟思后克昌 伦常如尽道 自可发祯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董氏宗譜, 5, 卷6_ 37世邦佐公起世傳, 193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年. 存10册: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缺卷1,及卷5. 谱序,修谱人名等资料均不详. 一世祖 : (唐) 董昌,字廷训,号韦绅,行唐一府君. 茗川始祖(9世) : 董履纲,字性纪,号怀溪,行仁四. 子孙析置玉溪, 倪川等地. 尼山始祖(10世) : 董道宗,字学文,乳名乐山,行大一. 子孙析置梅溪口, 大源外垟等地. 梅溪口始祖(12世) : 董峤,字叔引,号浩源,行万五. 大源外垟始祖(13世) : 董灿,行代六. 上川始祖(13世) : (清) 董肇址,字还柱,行代一. 稽建公长子. 西川始祖(13世) : (清) 董肇基,字还始,行代三. 稽建公次子. 玉溪始祖(14世) : 董元中,字正顺,行平三. 善斌公长子. 倪川始祖(14世) : 董元申,字正时,行平五. 善斌公次子. 南川始祖(21世) : 董汤,行富十四. 派语 : 唐全任嗣 乾坤孝悌 仁大小万 代平康寿 宏端荣华 富贵智亨 统文福贤 良忠正勤 俭恭逊齐 鲁卫韩魏 晋唐秦楚.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永嘉陇西董氏宗谱 卷端题 : 尼川董氏重修宗谱
浏览:100
9.温氏宗谱, 9, 卷5, 中分良佐公长子 11世嘉善公起, 19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刊, 1991年三修. 19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 (明) 温国献,字文龙. 永乐初年自江西饶州府余干县迁湖北,居黄洲府黄冈县庶安乡. 派祖(4世) : 温心若,行一(上分祖) ; 温心衡,行二(中分祖) ; 温心泰,行三(下分祖). 皆为天才公之子. 心若公下三分祖(8世) : 温泉泽,号速海,行一 ; 温新海,行二 ; 温樊海,行三. 皆为廷发公之子. 泉泽公下支祖(10世) : 温良瑚,字禹鼎,行一 ; 温良琏,字汤裔,行二 ; 温良玑,字如亨,行三 ; 温良玖,字如斯,行四 ; 温良琼,字周璧,行五 ; 温良珠,字周斯,行六. 皆为而贤公之子. 心衡公下派祖(11世) : 温嘉瑞,字汝祥 ; 温嘉贵 ; 温嘉善,字量容 温嘉乐,字天美(迁麻邑沙河). 嘉善公生五子(12世) : (清初) 温之琦,字子玉 ; 温之珩,字子璧 ; 温之瑶,字子秀 ; 温之玖,字子仁 ; 温之瑾,字子振. 祖遗派行 : 国正天心顺清廷 泉而良嘉之大铭 新宗永和显百世 辉煌祖恩乐长兴. 新增派行 : 芝兰毓秀龙云集 松竹敷荣雨露均 锺鼎千秋绵后泽 衣冠亿代振芳声 锦鸿遇兆祥光起 彩凤逢吉瑞雾腾 孝友力田遵美诏 书诗执礼守规箴.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孙氏族谱, 3, 卷1: 1世均德公起 贤祖 良佐房,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藏板, 民国36[1947]刊镌. 35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人员 : 孙崇钰,号声超 ; 孙教金,号振华 ; 孙教干,号天擎 ; 孙崇旭,号公正 ; 孙教逊,号硕斋. 注 : 此谱缺卷15. 始迁祖(1世) : 孙均德. 自江西乐平县迁黄冈. 派祖(2世) : 舒清五(均德祖壻,立为嗣子) ; 孙子明(下一子: 孙奎) ; 孙子华,字行简 ; 孙子荣(下二子: 孙凯 ; 孙真) ; 孙子亮(止). 本谱记录以子华公后裔为主. 清五公下支祖(3世) : 孙胜七. 子华公下七子(3世) : 孙贤,字克圣 ; 孙敬 ; 孙宇,字克宽 ; 孙迪 ; 孙徽 ; 孙敏,字克聪 ; 孙让,字克礼. 贤公下房祖(4世) : 孙良佐 ; 孙良信. 敬公下房祖(4世) : 孙良能 ; 孙良知 ; 孙良智. 宇公下房祖(4世) : 孙良弼 ; 孙良相 ; 孙良舜. 迪公下房祖(4世) : 孙良贵 ; 孙良臣. 徽公下房祖(4世) : 孙良权 ; 孙良玺 ; 孙良谟. 敏公下房祖(4世) : 孙良武 ; 孙良国. 派行(14世起) : 廷开广学 崇教廼宣 培养原本 敦叙为先 同祖合睦 志在承前 能遵格训 甲第相联 积善有余 申福自天 家声永振 于万斯年. 附四河公派行(14世起) : 乐平贵显 胥宇楚黄 伯仲叔季 分立享堂 仁孝诚敬 祖保咸昌 螽麟衍庆 杞梓发祥 才全德备 华国兴邦 洞庭永佑 四河齐芳.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