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庑殿顶

庑殿顶

庑殿顶,即庑殿式屋顶,宋朝称“庑殿”或“四阿顶”,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唐朝时和日本也见于佛寺建筑。但在福建沿海地区和琉球的民居为了防风而采用庑殿顶。

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就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弘义阁、体仁阁则为单檐庑殿顶。

庑殿顶相关文献
汉族建筑汉族宫殿的屋顶有何特色
汉族建筑汉族宫殿的屋顶有何特色,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组合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并产生了一些严格的规矩
查看全文
平安殿
平安殿,
查看全文
筑山殿
生涯濑名姬出生于骏河国今川馆(骏府城),生年无法确定,但最主要的说法是和家康同为天文十一年(1542年),也有年长家康三岁或是八到九岁的说法。弘治三年(1557年)十五岁的濑名姬嫁给刚元服但还是今川氏人质的松平元信(家康),两年后的永禄二年(1559年),濑名姬生下长子信康,翌年,永禄三年(1560年),生下长女龟姬,由此看来,夫妻起初应该算是和睦。长女龟姬诞生的同一年,濑名姬的舅父今川义元挥军上洛。但是,大军行至尾张田乐桶狭间时,遭到清洲城城主织田信长的突袭,史称桶狭间之战。此战让今川大军遭到歼灭,今川义元也在突袭下身亡。义元去世后,义元的嫡长子今川氏真继承家督,不过今川家在义元死后便逐渐衰退。战后家康无视氏真,径自回到三河的冈崎城,脱离了今川家的支配。氏真对家康的叛变十分愤怒,软禁待在今川领地濑名姬母子三人。永禄五年(1562年),家康与信长同盟(清洲同盟),正式与今川家断绝关系,濑名
查看全文
庑殿顶
历史庑殿顶出现的很早,甚至早于歇山顶。在殷商的甲骨文、周朝的青铜器、汉朝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可发现庑殿顶。汉朝的阙楼和唐朝的佛光寺大殿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后来庑殿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常用于皇家建筑以及大型寺院、宫观。清朝时期,庑殿顶只能用于皇家和孔子的宫殿,其中又以重檐庑殿顶最为尊贵。但闽东沿海地区的民居因为防风需要也会用平缓的庑殿顶。在日本,庑殿顶多见于东日本,又有“东屋”的别称。琉球传统住宅受闽东文化影响,也使用庑殿顶。日本东大寺的大佛殿采用重檐庑殿顶韩国景福宫的重檐庑殿顶城楼实际为盝顶
查看全文
六角攒尖顶象征"六合"庑殿顶象征万物汇聚中央
庑殿顶又称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现存的古建筑物中,只有故宫太和殿和曲阜孔庙大成殿使用重檐庑殿顶。(资料图片)广东大部分古建筑都是硬山顶,图为德庆龙母庙程溪书院以土木结构为主流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屋顶的造型与众不同,寓意深刻。世界上其他建筑体系的屋顶都是向外凸出的,唯有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是向内凹曲的。从外观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凹曲屋面的造型飘逸舒展,犹如大鹏展翅,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飞动之美。在宋代建筑学名著《营造法式》中,介绍了这种凹曲屋面的建造方法:先定举高,再将桁枋按一定衰减规律向下折降,最终形成屋面的凹曲线。这种方法叫做“举折”。人字形屋顶符合“天人合一”学说通过“举折”技...
查看全文
庑殿顶相关标签
东亚传统屋顶
中国传统屋顶
家族谱大览
林氏宗谱[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重修. 存9册: 世系, 世传. 桂轩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骇,行道九十七,字乡宾,号愉轩 ; 林明康,行道百五十三,字允宁,号成周. 后涧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宾,行道廿六,号松陵 : 林明孔,行道百五十六,号若川 ; 林明国,行道百五十四,号滨渔 ; 林明儒,行百六十八,号端素 ; 林明问,行道二百五,号养素...等. 诚五十七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显,行道五十六,号朴之 ; 林明颐,行道七十七,字文溪 ; 林明颢,号振华 ; 林廷芳,行道九十八,号九畹. 后垟七房派下支祖(9世): 林为楫,行道二百四二,字君杭,号商臣,又号百拙道八 ; 林明卿,号蔡甫 ; 林明珍,号待君 ; 林明世,行道三百四八,字允治,号干亨 华屿前派下支祖(9世): 林明楮,字省华 ; 林明桭,字敬华 ; 林明欢,号仲甫 ; 林明时,号与偕 ; 林明殿,号介所...等. 十五房派下支祖(9世): 林明历,行道七十四,号钣所 ; 林明白,行道二百廿二,号华明 ; 林明庸,行道三百六八. 肃八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歉,行道三十,号省郊 ; 林顺南 ; 林明汤 ; 林明沆 ; 林明溢,字允充,号养谦...等.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 4, 5, 10, 12, 13上等. 无法得知始迁祖, 作者, 及派行. 散居地: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卷端题及版心题: 芙蓉林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林氏宗谱[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重修. 存9册: 世系, 世传. 桂轩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骇,行道九十七,字乡宾,号愉轩 ; 林明康,行道百五十三,字允宁,号成周. 后涧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宾,行道廿六,号松陵 : 林明孔,行道百五十六,号若川 ; 林明国,行道百五十四,号滨渔 ; 林明儒,行百六十八,号端素 ; 林明问,行道二百五,号养素...等. 诚五十七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显,行道五十六,号朴之 ; 林明颐,行道七十七,字文溪 ; 林明颢,号振华 ; 林廷芳,行道九十八,号九畹. 后垟七房派下支祖(9世): 林为楫,行道二百四二,字君杭,号商臣,又号百拙道八 ; 林明卿,号蔡甫 ; 林明珍,号待君 ; 林明世,行道三百四八,字允治,号干亨 华屿前派下支祖(9世): 林明楮,字省华 ; 林明桭,字敬华 ; 林明欢,号仲甫 ; 林明时,号与偕 ; 林明殿,号介所...等. 十五房派下支祖(9世): 林明历,行道七十四,号钣所 ; 林明白,行道二百廿二,号华明 ; 林明庸,行道三百六八. 肃八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歉,行道三十,号省郊 ; 林顺南 ; 林明汤 ; 林明沆 ; 林明溢,字允充,号养谦...等.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 4, 5, 10, 12, 13上等. 无法得知始迁祖, 作者, 及派行. 散居地: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卷端题及版心题: 芙蓉林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林氏宗谱[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重修. 存9册: 世系, 世传. 桂轩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骇,行道九十七,字乡宾,号愉轩 ; 林明康,行道百五十三,字允宁,号成周. 后涧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宾,行道廿六,号松陵 : 林明孔,行道百五十六,号若川 ; 林明国,行道百五十四,号滨渔 ; 林明儒,行百六十八,号端素 ; 林明问,行道二百五,号养素...等. 诚五十七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显,行道五十六,号朴之 ; 林明颐,行道七十七,字文溪 ; 林明颢,号振华 ; 林廷芳,行道九十八,号九畹. 后垟七房派下支祖(9世): 林为楫,行道二百四二,字君杭,号商臣,又号百拙道八 ; 林明卿,号蔡甫 ; 林明珍,号待君 ; 林明世,行道三百四八,字允治,号干亨 华屿前派下支祖(9世): 林明楮,字省华 ; 林明桭,字敬华 ; 林明欢,号仲甫 ; 林明时,号与偕 ; 林明殿,号介所...等. 十五房派下支祖(9世): 林明历,行道七十四,号钣所 ; 林明白,行道二百廿二,号华明 ; 林明庸,行道三百六八. 肃八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歉,行道三十,号省郊 ; 林顺南 ; 林明汤 ; 林明沆 ; 林明溢,字允充,号养谦...等.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 4, 5, 10, 12, 13上等. 无法得知始迁祖, 作者, 及派行. 散居地: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卷端题及版心题: 芙蓉林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王氏宗谱 [10卷,首末各1卷 ]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民国22[1933]. 存7册:世系表. 受姓祖: (周) 王宗敬. 为周灵王之孙. 瑯琊祖: 王威. 太原祖: 王霸,字儒仲. 迁山西晋阳太原. 鄱阳祖: (宋) 王文显. 历仕都昌县, 遂家豫章之鄱阳. 怀宁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王朝顶,讳传江(居八卦门新义社) ; 王朝禹,讳传海(居西冶塘王家坛社) ; 王朝元,讳传湖,号礼智(居八卦门内承德坊) ; 王传河(迁泉涧(土 充)). 均为福七公之子. 传江公派下支祖(6世): (明) 王文槐,字槐甲 ; 王文榜 ; 王文榆 ; 王文枝. 皆为王立茂(讳大经,号西山)之子. 传海公派下支祖(6世): (明) 王文政,原名政源,字克加. 传湖公派下支祖(6世): (明) 王文周 ; 王文焕,字北山,号文显 ; 王文炜,字明泽. 宗派: 朝代忠良立 文章一尚起 荣华祥光应 迩遐诗书礼 仁义兴家正 道德治国宜 富贵声名显 贤才发万枝. 注: 此谱不全, 缺卷1(传江,传海,传湖,传河总系图), 卷3(文榆公,文枝公下世系), 卷4(一阳公下世系), 卷10(传河公下世系), 卷末(补遗,契据). 散居地: 安徽省怀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林氏宗谱[卷数不详]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重修. 存9册: 世系, 世传. 桂轩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骇,行道九十七,字乡宾,号愉轩 ; 林明康,行道百五十三,字允宁,号成周. 后涧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宾,行道廿六,号松陵 : 林明孔,行道百五十六,号若川 ; 林明国,行道百五十四,号滨渔 ; 林明儒,行百六十八,号端素 ; 林明问,行道二百五,号养素...等. 诚五十七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显,行道五十六,号朴之 ; 林明颐,行道七十七,字文溪 ; 林明颢,号振华 ; 林廷芳,行道九十八,号九畹. 后垟七房派下支祖(9世): 林为楫,行道二百四二,字君杭,号商臣,又号百拙道八 ; 林明卿,号蔡甫 ; 林明珍,号待君 ; 林明世,行道三百四八,字允治,号干亨 华屿前派下支祖(9世): 林明楮,字省华 ; 林明桭,字敬华 ; 林明欢,号仲甫 ; 林明时,号与偕 ; 林明殿,号介所...等. 十五房派下支祖(9世): 林明历,行道七十四,号钣所 ; 林明白,行道二百廿二,号华明 ; 林明庸,行道三百六八. 肃八公派下支祖(9世): 林明歉,行道三十,号省郊 ; 林顺南 ; 林明汤 ; 林明沆 ; 林明溢,字允充,号养谦...等.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 4, 5, 10, 12, 13上等. 无法得知始迁祖, 作者, 及派行. 散居地: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卷端题及版心题: 芙蓉林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薛氏宗谱 [4卷]
原书: [浙江] : 薛宅宗理事会, 2002年重修(瑞安平阳坑 : 王钏鸥编印). 4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奚仲. 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建薛国,以国为氏. 河东宗祖 : 薛齐. 薛永之子. 任巴,蜀二郡太守. 迁家汾阳(今山西荣西). 始祖(一世) : 薛殿元,书名怀翰,又名怀仁,字德夫,又字万仁,号三峰. 如晦公次子. 齐公14世孙. 迁永嘉梯云坊里三峰垟. 晋天福年间迁徙尚家垟薛宅定居. 南湖始祖(7世) : (明) 薛宗嵚,字肃测. 理一公第五子. 宗嵚公下房祖(11世) : 薛昌孝,字君一(长房) ; 薛昌弟,字君二(二房) ; 薛昌忠,字君三(三房) ; 薛昌信,字君四(四房). 皆为德保公之子. 长房昌孝公子孙析置高湖桥前岸村,西漳村,白象车头,茗东长道坛等地. 二房昌弟公子孙析置芙蓉吕家田,山里村,玉环小叠等地. 三房昌忠公子孙析置温州市,永嘉乌牛埭头,乐城南草垟;玉环三盆,黄门等地. 四房昌信公子孙析置玉环人前涂,后冈,坎门; 温州三板桥东屿等地. 讳行 : 万尚福宁华 理宗永世德 昌养继朝廷 家声兆振翼 正大立刚常 国运亨启定 登龙绵厚泽 巨族乐长熙. 表行 : 公论回天力 温肃义良崇 君子汝文圣 式鸣维诚烈 心顺神乃宝 邦本言可卿 福地双池美 湖山连府基. 雁行 : 洤沐泉剡坊 富贵应成守 善庆步祯祥 恩光秉忠贤 恭宽信敏惠 睦婣任恤清 奇才生万世 兰桂河东辉.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 玉环县, 永嘉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河东郡薛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