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脩、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相关文献
唐宋八大家---曾巩
唐宋八大家---曾巩,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进士,曾
查看全文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宗圣公四十三派孙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
查看全文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谁,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
查看全文
唐宋八大家
概述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名录宋四家除了八大家之说以外;另有欧阳脩、苏轼、曾巩、王安石四人,称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三苏,所谓的三苏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三个人:苏洵(父)、苏轼(兄)、苏辙(弟)。参见明清八大家中国历代文人并称古文关键文章轨范
查看全文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究竟起于何时?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
查看全文
唐宋八大家相关标签
宋朝作家
唐朝作家
八大
中国人物并称
文学称号
家族谱大览
宋氏支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夺锦堂, 清宣统3[1911]镌(江右 : 沈鸿兴梓). 合13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宋方璜,字廷珍 ; 宋隆卓,字进德 ; 宋隆璧,字银高,号银汉 ; 宋隆诚,字士成,号淮清 ; 宋隆范,字锡畴,号洪九. 受姓祖 : (周) 微子. 受封于宋,以国为氏. 彭泽始祖 : (宋) 宋启二,讳仁俊. 原籍婺源. 官彭泽,遂家于讲暇山之西山. 派祖 : (明) 宋良六,讳𧃰,字添仪. 启二公10世孙. 良六公下三子(1世) : (明) 宋民一,字士超(自江西彭泽迁太湖韩家坂) ; 宋民二(迁望江吉水镇,另谱) ; 宋民三,字民琼(迁宿松墩及太湖回龙寺). 韩家坂派祖(2世) : (明) 宋荣一,字表臣. 民一公长子. 荣一公下二派祖(4世) : (明) 宋正,字友福 ; 宋福,字友正. 皆为德溁公(字庆禄)之子. 正公生四子(5世) : (明) 宋栐纲,字总维 ; 宋栐纪,字周绪 ; 宋栐绂,字佩绶 ; 宋栐纶,字转绣. 福公抚一子(5世) : (明) 宋栐经,字素锦. 原为正公第四子. 民三公下派祖(5世) : (明) 宋履,字纹履. 生一子 : 宋鸣续. 栐纲公生一子(6世) : (明) 宋柏梁,字宏承. 生二子 : 宋万表,字显章 ; 宋万膳,字美馐. 栐纪公抚一子(6世) : (明) 宋柏榆,字巨材. 原为栐绂公次子. 生二子 : 宋万普,字宇含 ; 宋万仓,字幽员. 栐绂公传一子(6世) : (明) 宋柏桦,字德宽,号棋野. 生二子 : 宋万仁,字心爱,号独山 ; 宋万义,字心事,号杯山. 栐纶公生一子(6世) : (明) 宋柏椒,字庆一. 生五子 : 宋万铺,字打陈 ; 宋万赋(止) ; 宋万珊,字联瑚 ; 宋万四,字倍两 ; 宋万五,字交中. 栐经公生三子(6世) : (明) 宋柏元,字虢盟 ; 宋柏凯,字虢安 ; 宋柏胜,字虢成. 履公下房祖(10世) : (明) 宋刚,字至大. 生二子 : 宋应运 ; 宋应通. 行派(11世起) : 应世之士 时会方隆 祖尧宗舜 亲贤近仁 懿和绍述 长发其祥.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 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签题编目.
浏览:100
唐氏宗谱 [20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 民国23[1934]. 2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受姓祖 : 唐尧. 禅位于舜,舜封尧之子丹朱于唐,子孙因以为姓. 始祖 : 唐辉三,字会吉. 祖籍江西南昌. 生子五 : 唐玉一 ; 唐玉二 ; 唐玉三 ; 唐玉四 ; 唐玉五. 始迁祖(1世) : (元明之际) 唐玉一,字纯品 ; 唐玉二,字松溪. 由江西南昌府南昌县迁居湖北武昌府武昌县金牛镇马迹乡. 玉一公派下房祖(3世) : (明) 唐烇,字畴五 ; 唐𤇭,字源川(居堰口) ; 唐(火 忽),字泉川 ; 唐(火 券),字鼎南 ; 唐烳,字凌川 ; 唐(火 间),字辉川. 玉二公派下房祖(3世) : (明) 唐琏,字道正 ; 唐炫,字道明 ; 唐勋,字道亨. 历代宗派 : 玉琳唐永兴 大廷世(开)时应(光) 道正明起继 文运天瑞祥 巨宗衍万祚 良英昭宪章 洪光安定志 绍贤士荣昌. 重修新派 : 功德魁前代 诗书裕后昆 谋垂方策九 望有典型存 积德恒余庆 敦伦自溯源 家声期显耀 绳武祖同尊.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部分书衣题编目.
浏览:0
1.唐氏宗谱, 1, 1707–2017
收藏者: 江苏时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宋氏族谱[20卷](别名:鹤山宋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苹冈大魁堂, 清光绪3[1877]. 20册 : 世系表. 卷端题 : 鹤山宋氏族谱. 始祖 : (宋) 宋肇雄. 散居地 : 广东省鹤山县苹冈乡等地.
浏览:100
1.绵西唐氏二修族谱 [12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晋昌堂, 民国17[1928]. 8册 : 世系表. 珍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明) 唐素训,字以天. 散居地 : 四川省绵阳县等地. 封面题 : 绵西唐氏二修族谱. 衡山县崇狱乡
浏览:100
唐氏二修族谱 [12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晋昌堂, 民国17[1928]. 8册 : 世系表. 珍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明) 唐素训,字以天. 散居地 : 四川省绵阳县等地. 封面题 : 绵西唐氏二修族谱.
浏览:0
唐宋八大家导读知识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欧阳修:字永叔,祖籍江南西路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形成自己的雄健风格,语言明畅,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是其短处。著有《嘉佑集》。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世称苏东坡。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宋徽宗继位,他遇赦北归,寓居颖昌,闭门谢客,潜心著述,过了十二年闲适而孤独的生活。政和二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散文史上著名的“唐代八大家”之一。  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属今江西),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唐宋八大家之一。“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众,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曾巩散文作品甚丰,尤长於议论和记叙。
浏览量:2254次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在唐宋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三人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因此,“唐宋八大家”也可以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之所以以“唐宋八大家”称呼,是因为他们先后掀起了古文的革新浪潮,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使诗文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明初时期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从此开始。除了“唐宋八大家”,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四人,也被称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韩愈被推崇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柳宗元著有《柳河东集》等。欧阳修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曾巩著有《元丰类稿》、《隆平集》等。苏轼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苏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苏辙主要作品有《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等。王安石主要作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浏览量:1825次
唐宋八大家记忆顺口溜
唐宋八大家记忆顺口溜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人的合称,后人为了方便记忆,编出了一句顺口溜:“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一韩指韩愈,一柳指柳宗元,三苏是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指的是北宋文学家曾巩,一王就是王安石。“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起源于朱右的《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来明代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浏览量:2533次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由唐宋时期八位散文大家组成。他们分别是唐二家(韩愈、柳宗元)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韩愈字退之,号昌黎先生,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代表作有《进学解》、《祭十二郎文》、《马说》、《师说》等。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柳州”。与韩愈合称“韩柳”,与刘禹锡合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合称“王孟韦柳”。著有《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等。 苏洵字允明,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他主张文章要“言当世之要”,他的散文以论证为主,代表作有《六国论》、《衡论》、《管仲论》、《辨奸论》、《权书》等。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宋词豪放派代表。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韩愈并称为“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即“宋四家”。主要作品有《赤壁赋》、《贾谊论》、《东坡志林》、《石钟山记》等等。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老子解》、《栾城集》、《栾城应诏集》等。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著有代表作《祭欧阳文忠公文》、《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桂枝香》等。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为“南丰七曾”之一。曾巩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代表作有《醒心亭记》、《游山记》、《道山亭记》、《寄欧阳舍人书》等。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世称欧阳文忠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人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代表作有《醉翁亭记》、《卖油翁》、《伶官传序》等。
浏览量:1898次
唐宋八大家是谁
唐宋八大家是谁
唐宋八大家,又被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喝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成,其分别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唐宋八大家的名字由来,是源自明初,当时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然后再明朝中叶的时候,唐顺之又编纂了《文编》,这个里面只收录了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散文一律不收录,这也为后来的唐宋八大家的名称定型和流传起了作用。在这不久之后,推崇唐顺之的茅坤就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然后唐宋八大家的称号就定下来了。然后除了这个八大家的说法以外,另外还有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四人,被称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此外唐宋八大家又分为唐二家:韩愈、柳宗元;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唐宋八大家是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其中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柳”。韩愈、柳宗元等人掀起的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王安石、曾巩也都曾拜欧阳修为师。
浏览量:12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