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为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欧阳修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文学方面,欧阳修成就斐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之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及推动者,为古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宋八大家中宋据其六,而欧阳修又居宋之首位。其作品风格平易自然,韵味深美,清代同光诗派陈衍及桐城派古文家以“六一风神”称誉之。

欧阳修诗歌风格平易清新,为宋诗奠下基础,其辞赋创立文赋的新体裁,使中国辞赋有柳暗花明的新发展,所著两部史书《新唐书》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谱格式为后世历代沿用,经学上开创宋人直接解经、不依注疏的新风气,易学上打破易传的权威地位,在中国金石学、诗话...

欧阳修简介资料
欧阳辨(兄)、欧阳恕(孙)、欧阳中(孙)、欧阳兴世(孙)、 范祖朴(孙女婿)、元耆弼(孙女婿)、王微(孙女婿)、苏京(孙女婿)、欧阳汲(四世孙)
1007年08月06日
醉翁、六一居士
欧阳师
胥氏、杨氏(欧阳修妻)、薛氏
胥偃
欧阳
永叔
颖州(阜阳市)
1072年09月22日
《居士集》、《
文忠
欧阳修相关文献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
查看全文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查看全文
欧阳修
生平早年经历清代《晩笑堂竹庄画传》中欧阳脩像欧阳修父亲欧阳观,今江西吉安人,担任判官、推官等小官,母亲郑氏。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欧阳修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欧阳观去世,年仅4岁欧阳修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前往湖北随州投奔欧阳修的叔叔欧阳晔。欧阳晔在随州任推官二十五年,为人正直,尤以廉洁自恃,其为人对年幼的欧阳修产生了重要影响。欧阳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郑氏出身江南名门望族,知书识理,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芦杆当笔)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画荻教子)。欧阳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欧阳修十岁时,从随州大姓李氏家中得到唐代诗人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的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科举之路天圣元年(1023年),欧阳修在随州参加解试(地方初试),因文章没有押韵而落第;天圣四年(1026年),终于在随...
查看全文
欧阳修
(一)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二)酒沾衫袖重花压帽檐偏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永丰县)人。4岁丧父。母贤淑,亲自教其识字.因家贫买不起纸,以芦荻划地成书,留下画荻教子的美谈。贫苦的生活,令欧阳修磨练出刚强的个性,从不向恶势力低头.一年,街上来了一买卦者,童颜鹤发,望之有如神仙.其实那老者是一个退官的读书人,因看破世情,隐于市井,并精研出一套处世哲学,柔能克刚.他见欧阳修天庭饱满,他日必成大器,但过于刚强,日后仕途恐有挫折.老者有意开导他,便说道:看你的机灵模样,想必读书不少,能对句吗?欧阳修当然不会在乎,老者便道出上联:齿刚唇柔,刚者不如柔者久,柔能克刚欧阳修年纪还小,一时不明老者之意,还以为老者讥笑于他,于是答道:眉先须后,先生何似后生长,后来居上老者点头称赞,但不禁心中暗叹.后来欧阳修果然大有作为,但由于数以...
查看全文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简介 寄语: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他的平易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今天分享给
查看全文
欧阳修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欧阳姓
卒年不详
唐宋八大家
西庑先贤先儒
宋朝副相
宋朝历史学家
天圣八年庚午科进士
永丰人
宋朝词人
宋朝经学家
宋朝诗人
谥文忠
宋朝散文家
散文家
政治家
词人
家族谱大览
歐陽族譜 [8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廷鉴堂梓, 清咸丰4[1854]. 存1册(页数杂异). 注 : 此谱仅残存卷首. 始祖 : (宋) 欧阳修,谥文忠. 宁乡始迁祖 : (宋) 欧阳大可. 支祖 : 欧阳彦铭. 散居地: 湖南省宁乡县等地.
浏览:100
欧阳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年重修. 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远祖 : 欧阳观公, 字仲宾, 偃长子. 宋咸平三年进士. 生子二: 欧阳昞,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 汝城一世祖 : 欧阳元复, 徙湖广郴州卢阳. 生一子: 欧阳贵. 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县, 汝城县等地. 版心题: 汝城欧阳氏族谱. 书衣题 : 欧村族谱.
浏览:0
欧阳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年重修. 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远祖 : 欧阳观公, 字仲宾, 偃长子. 宋咸平三年进士. 生子二: 欧阳昞,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 汝城一世祖 : 欧阳元复, 徙湖广郴州卢阳. 生一子: 欧阳贵. 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县, 汝城县等地. 版心题: 汝城欧阳氏族谱. 书衣题 : 欧村族谱.
浏览:0
欧阳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6[1927]年重修. 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远祖 : 欧阳观公, 字仲宾, 偃长子. 宋咸平三年进士. 生子二: 欧阳昞,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 汝城一世祖 : 欧阳元复, 徙湖广郴州卢阳. 生一子: 欧阳贵. 散居地 : 湖南省郴州县, 汝城县等地. 版心题: 汝城欧阳氏族谱. 书衣题 : 欧村族谱.
浏览:0
欧阳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2[1910]刻本.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宋) 欧阳修,字永叔,谥文忠. 始迁祖 : (宋) 欧阳茂翁,字君实. 由江西吉安府安福迁邵阳,居泸溪. 为自息公之长子. 派祖 : 欧阳义重,字利和,号景新. 茂翁公之孙. 义重公下三子 : 欧阳天瑜,字怀瑾 ; 欧阳天玨,字国珍 ; 欧阳天理,字黄中. 天理公下房祖 : (明) 欧阳宗佑,字默符 ; 欧阳宗齐,字祈山 ; 欧阳宗禄,字银山 ; 欧阳宗侃,字金山. 佑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珪,字坳峰 ; 欧阳祖珮,字竹山 ; 欧阳祖琼,字瑶峰. 侃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琦,字蓝庄 ; 欧阳祖(王义),字蓝田 ; 欧阳祖琥,字东川 ; 欧阳祖瑊. 散居地 : 湖南省泸溪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欧阳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宣统2[1910]刻本.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宋) 欧阳修,字永叔,谥文忠. 始迁祖 : (宋) 欧阳茂翁,字君实. 由江西吉安府安福迁邵阳,居泸溪. 为自息公之长子. 派祖 : 欧阳义重,字利和,号景新. 茂翁公之孙. 义重公下三子 : 欧阳天瑜,字怀瑾 ; 欧阳天玨,字国珍 ; 欧阳天理,字黄中. 天理公下房祖 : (明) 欧阳宗佑,字默符 ; 欧阳宗齐,字祈山 ; 欧阳宗禄,字银山 ; 欧阳宗侃,字金山. 佑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珪,字坳峰 ; 欧阳祖珮,字竹山 ; 欧阳祖琼,字瑶峰. 侃房下支祖 : (明) 欧阳祖琦,字蓝庄 ; 欧阳祖(王义),字蓝田 ; 欧阳祖琥,字东川 ; 欧阳祖瑊. 散居地 : 湖南省泸溪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欧阳修导读知识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写作撰写的一篇史论,这篇古文是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盛衰的过程来作具体分析,推论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两个论点,从而从根本上说明了古代国家兴亡并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此想告诫当时北宋王朝的当政者要能够居安思危、吸收历史教训,力戒骄侈纵欲。作品出处是在《新五代史》,该作品还有《伶官传序》的别名,这篇作品的背景是在北宋王朝开始由强转弱时期,欧阳修忧国忧民,关注国计民生,而他作此序也是为了以此希望当时的宋朝统治者以史为鉴。《五代史伶官传序》古文全文【作者】欧阳修【朝代】宋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浏览量:2308次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词。原文如下: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词的主题是相思,词的上阕写的是去年元夜时的景象,那时花市的花灯把夜景照的像百日一样明亮,很多青年男女借这个时机约会,浓情蜜意溢于言表。下阙写的是今年元夜,虽然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灯也如去年一般亮,但身边却没有去年那个人,徒留一人独自神伤。这首词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浏览量:1523次
画眉鸟 欧阳修
画眉鸟 欧阳修
《画眉鸟》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原文: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言理,情理兼融。诗人描绘出良辰美景,同时将自己的理念感悟融入其中,表达了自身对禁锢人才的憎恶与否定、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浏览量:1973次
姓欧阳的历史名人
姓欧阳的历史名人
欧阳姓,中华姓氏之一,为汉姓复姓之首。《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欧阳姓历代名人96名,占总名人数的0.21%,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九十三位。 历史上重要的欧阳姓人物有:东越王欧阳摇、西汉博士欧阳生;东汉汝南太守欧阳歙;唐朝书法家欧阳询;五代后蜀翰林欧阳炯,尚书左丞、宁江军节度使欧阳彬,博士欧阳詹;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元朝修宋、辽、金三史总裁官欧阳玄;明朝右佥都御史欧阳重。
浏览量:1953次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及宋朝出现的八位文学巨匠,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柳宗元 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韩愈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 苏洵 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苏轼 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辙 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宰相。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曾巩 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元丰四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浏览量:177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