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明朝 郧阳府

郧阳府

郧阳府,中国明朝、清朝时的行政区划——府,明朝至清初属湖广,湖广分为湖北、湖南之后属湖北。

成化十二年(1476年)十二月,分襄阳府设置郧阳府,治所在郧县(即今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下领七县:郧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上津县、郧西县、保康县。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郧县、保康县以西地区。清朝初年沿袭明制,顺治十六年(1659年),上津县并入郧西县。康熙三年(1664年),属湖北,下领六县:郧县、房县、竹山县、竹谿县、保康县、郧西县。评价:繁,疲,难。隶安襄郧荆道。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郧阳府。

郧阳府相关文献
湖北-郧阳凤凰灯舞
湖北-郧阳凤凰灯舞,郧阳凤凰灯舞是湖北郧阳县的民间花灯舞蹈,表演所用的凤凰灯以五彩凤凰为原型,凤
查看全文
郧阳抚治
沿革成化元年,设置,初名荆襄抚治,后改,最初设置河南的南阳府、襄阳府、湖广的荆州府。成化四年,湖广巡抚所辖的德安府归属。成化八年,撤销,辖区归还河南巡抚。成化十二年,恢复。辖区包括湖广巡抚的安陆州、沔阳州,河南巡抚的郧阳府、襄阳府、荆州府,以及南阳府下的南阳县、淅川县、唐河县、汝州、邓州、桐柏县、南召县、伊阳县等;陕西巡抚下的汉中府、西安府下的商县;四川巡抚下的菱州府东部。成化十五年,菱州府别属四川巡抚。正德二年,罢免,原陕西巡抚外地,其余归属湖广巡抚。正德五年恢复。嘉靖十四年,承天府改属应天巡抚。隆庆元年,承天府归还,随后又改属应天巡抚。万历九年,罢免。万历十一年,恢复。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军攻破襄阳府,此后抚治罢免。清朝顺治二年,设立郧阳巡抚,潘士良(1645年—1647年在任)、赵兆麟(1647年—1653年在任)、朱国柱(1653年—1654年在任)、胡全才(1654年—1656年在...
查看全文
郧阳民变
背景元朝,荆州、襄阳上游为郧阳,郧阳是古代麋国,春秋时期为楚国的附庸,地多有山。元朝至正年间,流贼作乱,终元朝一代,竟不能制。明朝初期,朱元璋命邓愈以大兵剿除,空其地,禁流民不进入。然而地界湖广、河南、陕西三省,又多有空旷土地。山谷厄塞,林箐蒙密,中有草木可采掘食。正统二年,当年饥荒,百姓纷纷进入此区,之后聚众者多,所以无所约束,其中有巧黠的人并开始驱役他人。汉中府的官员上报,并称如果不尽早诛杀,恐怕为后患。明英宗称:“小民被饥寒所迫,奈何就派兵诛杀呢!”并命御史金敬赶往抚辑。金敬抵达后,贬数人戍边,其余都听从抚辑,但是有为奸犯科的人则潜藏不出。之后再次出现,则势力有所扩张。有锦衣卫千户杨英奉使河南,推测其必反,之后上疏请派遣官员体恤饥荒,渐渐控制驱散这些流传之辈。但没有批准。而三省长官又多推诿此事非自己境内,于是按照旧例不去管理。至此,河南西华的刘千斤(刘通)开始发兵作乱。成化元年(14...
查看全文
郧阳区
行政区划郧阳区辖16个镇、3个乡:城关镇、杨溪铺镇、安阳镇、青曲镇、白桑关镇、谭山镇、梅铺镇、刘洞镇、白浪镇、南化塘镇、柳陂镇、茶店镇、鲍峡镇、胡家营镇、青山镇、谭家湾镇、五峰乡、大柳乡、叶大乡。参看郧阳民变
查看全文
郧阳府
注释
查看全文
郧阳府相关标签
十堰行政区划史
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湖北的府
襄阳行政区划史
清朝的府
147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明朝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