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汪大猷-古诗文选集

汪大猷-古诗文选集

汪大猷(一一二○~一二○○),字仲嘉,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以父荫授江山尉。十五年,第进士。历婺州金华、严州建德县丞,知崑山县。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累官权刑部侍郎。七年,奉祠。起知泉州,改知隆兴府。以事落职,南康军居住。光宗绍熙二年致仕。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敷文阁学士,六年卒,年八十一。有《适斋存稿》,已佚。事见《攻媿集》卷八八《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致仕赠特进汪公行状》,《宋史》卷四○○有传。今录诗六首。
汪大猷-古诗文选集简介资料
1120 年 - 1200 年
中文(文言文)
集部
汪大猷-古诗文选集相关文献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汪大猷
汪大猷,字仲嘉,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宣和二年(1120年)生,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汪大猷以敷文阁待制出知泉州。乾道九年,以政绩优异,授敷文阁直学士,再知泉州。前后在泉州任职3年。汪大猷刚到泉州,有菲律宾群岛的毗舍耶人登上澎湖列岛,劫掠泉州移民的粮食庄稼,把澎湖列岛作为跳板,顺着夏四月西南季风在泉州晋江县的围头、水澳(今永宁镇)登岸,杀人行凶,奸0女;把老百姓的铜铁门环全部挖去;见到官军铁骑,则团团包围竞相剔挖战甲上铁片和马蹄铁。汪大猷派出土军、水军和巡海禁军合击,杀死一批毗舍耶人,俘虏400多人。接着汪大猷在澎湖列岛造屋200间,遣将屯兵,多达千人。起初,宋军对澎湖列岛是春夏派兵、秋暮回归的定期戍守,军民劳扰。乾道八年春,宋军还未开赴澎湖岛,毗舍耶人又来侵犯泉州沿海。汪大猷把定期戍守改为常年戍守。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在台湾地区设立常年军政机构的开始。不
查看全文
吴大猷
查看全文
方大猷
注释
查看全文
张大猷
参考文献清史稿
查看全文
汪大猷
生平以父恩补授江山(今浙江衢州)县尉,通晓吏事。绍兴十五年(1145年),登进士第,授婺州(今浙江金华)县丞,后来先后调任严州建德县丞,知昆山县。累迁礼部员外郎。乾道七年(1171年)任泉州知州,遣泉州军民屯戍澎湖。丞相洪适推荐他兼任吏部侍郎。曾为庄文太子侍讲学士,“多寓规戒”。后来累官权刑部侍郎,仕终敷文阁学士(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吏部尚书。宋宁宗庆元六年,卒,享年八十一岁,赠少师,谥庄靖。逸事汪大猷与丞相史浩为同乡,恰巧又为同年登科进士。史浩身为权相,汪大猷未尝附和,以致史浩也赞叹他“高风亮节”。知泉州时曾有毗舍邪掠海滨居民,遣兵戍守,造屋二百间,一说其地在澎湖。南宋赵汝适《诸番志》载:“泉(州)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著作《适斋存稿》(已佚)遗迹今浙江余姚南宋吏部尚书汪大猷墓参考楼钥《攻愧集》卷八八《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致仕赠特进汪公行状》周必大〈汪大猷神道碑〉《宋史》卷四...
查看全文
汪大猷-古诗文选集相关标签
宋代诗文
东方古籍
家族谱大览
汪氏族谱 [14卷,首4卷]
抄本影印: [出版地不详] : 文英堂, 民国36[1947](大兴石印局代印). 18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汪公. 鲁成公黑肱次子. 生时有汪字在手,遂以名之. 宗祖(65世) : 汪章佐,字高明. 生二子 : 汪学访 ; 汪学稽. 迁安始祖(1世) : 汪隆五. 学访公之四世孙. 原籍徽州婺源, 明初卜居黄冈中和里. 生二子(2世) : 汪德一 ; 汪德二,字清典. 居汪畈中(中分祖). 上汪家湾始祖(1世) : 汪云宜. 隆五公之堂弟. 学访公之四世孙. 河东始祖(1世) : 汪明理. 隆五公之堂弟. 学稽公之四世孙. 生二子 : 汪泗(迁居东汪家河) ; 汪泮(居汪家河). 德一公下二分祖(3世) : 汪文同,字子书(东分祖,分居汪家坂之东) ; 汪文道,字子善(河西西分祖,居汪家畈之西). 泗公生二子(3世) : 汪宇,子孙析置大塘 ; 汪贵,迁居长堰. 文同公下二分祖(4世) : 汪统四,字德全(前分,分居东分之前) ; 汪道庆(上分,分居东分之后). 汪家河支祖(5世) : 汪必昌. 泮公三世孙. 下分五房 : 汪大志(长) ; 汪大尧(二) ; 汪大仕(三) ; 汪大业(四) ; 汪大舜(五). 贵公下二分祖(6世) : 汪洋(南分) ; 汪涣(北分). 云宜公下二房祖(11世) : 汪基忠(迁居河南光山县) ; 汪基惠. 派行 : 国运昌明 家风继起 恩泽长贻 荣华万纪. 麻城新立辈派(22世起) : 东鲁开昌运 诗书继绪长 光辉承美大 谟烈绍周纲.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 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宗谱
浏览:0
汪氏六修族谱 [系图3卷,世系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平阳堂, 民国26[1937].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缺卷5. 目录中所列之卷末实际为世系卷12.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汪谦,字自牧,号益斋,行十八. 由徽之婺源迁浏北. 谦公生五子 : (明) 汪万禄,字在中,号千钟 ; 汪万礼,字以中 ; 汪万祖,字时中 ; 汪万聪,字明中 ; 汪万玉,字式中. 万禄公下房祖(6世) : (明) 汪再寿,字鹤龄,号长年 ; 汪再发,字愈盛,号无极 ; 汪再兴,字其绳,号引之 ; 汪再言,字如论,号信之. 皆为友瑛公之子. 寿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本,字深培,号固庵 ; 汪立,字如有,号卓尔 ; 汪道,字达五,号行一 ; 汪生,字繁倡,号大德 ; 汪鲸,字南塘 ; 汪檀,字西峰 ; 汪魁,字名峰. 发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汉,字南川(子二: 汪兴鉴,字映湖 ; 汪兴镜,字方塘) ; 汪亮,字西池(传一支: 汪兴周,字少源) ; 汪绎,字以成(子一: 汪兴冬,字绍松) ; 汪琫,字灵翼(传一支: 汪兴继,字继山). 原派行 : 十万添世友 再允汪兴嘉 士子元廷盛 立观美大成 贒良光际会 嗣定永芳荣. 新派行 : 忠孝传家重 文章辅国新 安常崇正业 志学本人伦.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族谱
浏览:0
汪氏六修族谱 [系图3卷,世系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平阳堂, 民国26[1937].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缺卷5. 目录中所列之卷末实际为世系卷12.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汪谦,字自牧,号益斋,行十八. 由徽之婺源迁浏北. 谦公生五子 : (明) 汪万禄,字在中,号千钟 ; 汪万礼,字以中 ; 汪万祖,字时中 ; 汪万聪,字明中 ; 汪万玉,字式中. 万禄公下房祖(6世) : (明) 汪再寿,字鹤龄,号长年 ; 汪再发,字愈盛,号无极 ; 汪再兴,字其绳,号引之 ; 汪再言,字如论,号信之. 皆为友瑛公之子. 寿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本,字深培,号固庵 ; 汪立,字如有,号卓尔 ; 汪道,字达五,号行一 ; 汪生,字繁倡,号大德 ; 汪鲸,字南塘 ; 汪檀,字西峰 ; 汪魁,字名峰. 发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汉,字南川(子二: 汪兴鉴,字映湖 ; 汪兴镜,字方塘) ; 汪亮,字西池(传一支: 汪兴周,字少源) ; 汪绎,字以成(子一: 汪兴冬,字绍松) ; 汪琫,字灵翼(传一支: 汪兴继,字继山). 原派行 : 十万添世友 再允汪兴嘉 士子元廷盛 立观美大成 贒良光际会 嗣定永芳荣. 新派行 : 忠孝传家重 文章辅国新 安常崇正业 志学本人伦.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族谱
浏览:0
汪氏六修族谱 [系图3卷,世系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平阳堂, 民国26[1937].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缺卷5. 目录中所列之卷末实际为世系卷12.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汪谦,字自牧,号益斋,行十八. 由徽之婺源迁浏北. 谦公生五子 : (明) 汪万禄,字在中,号千钟 ; 汪万礼,字以中 ; 汪万祖,字时中 ; 汪万聪,字明中 ; 汪万玉,字式中. 万禄公下房祖(6世) : (明) 汪再寿,字鹤龄,号长年 ; 汪再发,字愈盛,号无极 ; 汪再兴,字其绳,号引之 ; 汪再言,字如论,号信之. 皆为友瑛公之子. 寿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本,字深培,号固庵 ; 汪立,字如有,号卓尔 ; 汪道,字达五,号行一 ; 汪生,字繁倡,号大德 ; 汪鲸,字南塘 ; 汪檀,字西峰 ; 汪魁,字名峰. 发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汉,字南川(子二: 汪兴鉴,字映湖 ; 汪兴镜,字方塘) ; 汪亮,字西池(传一支: 汪兴周,字少源) ; 汪绎,字以成(子一: 汪兴冬,字绍松) ; 汪琫,字灵翼(传一支: 汪兴继,字继山). 原派行 : 十万添世友 再允汪兴嘉 士子元廷盛 立观美大成 贒良光际会 嗣定永芳荣. 新派行 : 忠孝传家重 文章辅国新 安常崇正业 志学本人伦.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族谱
浏览:0
汪氏族谱 [14卷,首4卷]
抄本影印: [出版地不详] : 文英堂, 民国36[1947](大兴石印局代印). 18册: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汪公. 鲁成公黑肱次子. 生时有汪字在手,遂以名之. 宗祖(65世) : 汪章佐,字高明. 生二子 : 汪学访 ; 汪学稽. 迁安始祖(1世) : 汪隆五. 学访公之四世孙. 原籍徽州婺源, 明初卜居黄冈中和里. 生二子(2世) : 汪德一 ; 汪德二,字清典. 居汪畈中(中分祖). 上汪家湾始祖(1世) : 汪云宜. 隆五公之堂弟. 学访公之四世孙. 河东始祖(1世) : 汪明理. 隆五公之堂弟. 学稽公之四世孙. 生二子 : 汪泗(迁居东汪家河) ; 汪泮(居汪家河). 德一公下二分祖(3世) : 汪文同,字子书(东分祖,分居汪家坂之东) ; 汪文道,字子善(河西西分祖,居汪家畈之西). 泗公生二子(3世) : 汪宇,子孙析置大塘 ; 汪贵,迁居长堰. 文同公下二分祖(4世) : 汪统四,字德全(前分,分居东分之前) ; 汪道庆(上分,分居东分之后). 汪家河支祖(5世) : 汪必昌. 泮公三世孙. 下分五房 : 汪大志(长) ; 汪大尧(二) ; 汪大仕(三) ; 汪大业(四) ; 汪大舜(五). 贵公下二分祖(6世) : 汪洋(南分) ; 汪涣(北分). 云宜公下二房祖(11世) : 汪基忠(迁居河南光山县) ; 汪基惠. 派行 : 国运昌明 家风继起 恩泽长贻 荣华万纪. 麻城新立辈派(22世起) : 东鲁开昌运 诗书继绪长 光辉承美大 谟烈绍周纲.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 麻城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宗谱
浏览:0
汪氏六修族谱 [系图3卷,世系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平阳堂, 民国26[1937].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缺卷5. 目录中所列之卷末实际为世系卷12.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汪谦,字自牧,号益斋,行十八. 由徽之婺源迁浏北. 谦公生五子 : (明) 汪万禄,字在中,号千钟 ; 汪万礼,字以中 ; 汪万祖,字时中 ; 汪万聪,字明中 ; 汪万玉,字式中. 万禄公下房祖(6世) : (明) 汪再寿,字鹤龄,号长年 ; 汪再发,字愈盛,号无极 ; 汪再兴,字其绳,号引之 ; 汪再言,字如论,号信之. 皆为友瑛公之子. 寿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本,字深培,号固庵 ; 汪立,字如有,号卓尔 ; 汪道,字达五,号行一 ; 汪生,字繁倡,号大德 ; 汪鲸,字南塘 ; 汪檀,字西峰 ; 汪魁,字名峰. 发公下派祖(8世) : (明) 汪汉,字南川(子二: 汪兴鉴,字映湖 ; 汪兴镜,字方塘) ; 汪亮,字西池(传一支: 汪兴周,字少源) ; 汪绎,字以成(子一: 汪兴冬,字绍松) ; 汪琫,字灵翼(传一支: 汪兴继,字继山). 原派行 : 十万添世友 再允汪兴嘉 士子元廷盛 立观美大成 贒良光际会 嗣定永芳荣. 新派行 : 忠孝传家重 文章辅国新 安常崇正业 志学本人伦.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汪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