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首页 > 历史综合
田姓100分男孩名字大全
  田姓据说源于妫姓和官位,作为新生儿若是男性宝宝取名较为适合采用和男孩较为贴切的字词进行名字取名,例如打分上较好听的有:“田彦全、田蕴涵、田劭楚、田裕梓、田俊楷、田楚武、田祺睿、田宗涛、田宸奕、田金恺、田睿昊、田卓涵、田宇贤、田宇昊、田一然、田凯钊、田琪尧、田绍毅、田晟浩、田俊奇、田宇泽、田柏昱、田鸿光、田君诚、田俊谦、田辰恺、田皓源、田旭铭、田彦旭、田维钊、田立轩、田舒轩、田淳威、田子骏、田浩睿、田韵、田彗洳、田家骅、田胄海、田雨笛、田力汉、田钢、田保栋、田中伟、田寡言、田二讳、田胜沛、田茁阳、田建君、田昆融、田玉麟、田大春、田杰诚、田光、田业隆、田福吉、田晓峰、田珊珊、田臣桅、田秋香、田雀灵、田正纲、田广凤、田安乐、田柯帆、田天伦、田婺、田海琪、田似的、田丽芝田寞、田传宝、田熙荣、田鸾、田海亚、田晋、田云、田大维、田荣平、田家杰、田钦、田英捷、田琬虹、田乔煜、田倾、田叶鸣、田勤奋、田琰林、田晓祖、田焱皇、田敏、田丰瑜、田锡洲、田晓岩、田紫含、田芗湘、田康融、田煜、田蕊、田我素、田振华、田小喻、田璇璧、田咏隐、田淇、田枭康、田佳雯、”等。   男孩取名的名字记得最好能有心意,可以表现男性的字眼,名字不可以太过柔弱或女性化,而孩子的姓名中也通常带着父母的希望,以及家族的希望,所以除了一些意会的字词还可以结合家族的字辈来进行,在古代人们还会与孩子出生的八字以及五行、生肖配合了来取名,主要还是看孩子父母和家中的长辈了,但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无论田姓也好其他姓氏也罢,取的名字最好要能顺口且有意义。
2371次浏览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哪一天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每年的秋分这一天,有时候人们在交流中也会简称其为丰收节,这是一个庆祝农民群众作物丰收的节日。农民丰收节设立在秋分这一天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因为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来说是一年中在天文中太阳达黄经180度,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在农民日常农事上有秋天时最为重要的秋收、秋耕、秋种等农活,农谚有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抢收秋收作物和适当的早播冬作物有利于来年的丰收,所以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秋分这一天的设立可以说是意义非凡。
2551次浏览
秋分祭祀风俗
  秋分在祭祀风俗上自古就有,传说古代早期,秋分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祀节日,在古代时候有“春祭日,秋祭月”的传统民俗活动,所以秋分也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祭月节”而因为农历月圆月缺的月相原因,其实中秋节便是由秋天祭月演变而来。   从古籍中来看关于秋分祭祀的传统上可以参考《礼记》,在《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礼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 坛、月坛、天 坛,分设在东北西南四个方向。而在《史记•封禅书》中也有记录“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等相关的描述,溯源古时,早在秦朝各地就建有日月祠的记载。在今日, 秋分时虽然祭祀的风俗并不如古时,但给人们留下的历史印记依旧存在。
2018次浏览
秋分是几月几日
  秋分在农历也就是阴历上是每年的一个节气,今年秋分是农历8月17日,在公历上今天是9月23日。但这边要注意的是,秋分是农历上的一个节气,每年的秋分在农历上的日期大多会有不一样,我们知道秋分是24节气中的第16个,在秋分之后就是寒露,在划分的依据上主要是根据天象的斗转星移,圭表测影,太阳黄经来定的,这和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过去10年和未来10年的秋分分别是在农历几月几日开始的。   2029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十六   2028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初五   2027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廿三   2026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十三   2025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初二   2024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廿一   2023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初九   2022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廿八   2021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十七   2020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初六   2019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廿五   2018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十四   2017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初四   2016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廿三   2015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十一   2014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三十   2013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十九   2012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初八   2011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廿六   2010年秋分 为农历八月十六
2153次浏览
秋分节气习俗
  1、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2、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身量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失败者虽然多,成功者也不少,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3、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4、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5、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6、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扞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1838次浏览
田氏代齐的故事简介
  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中国战国初年齐国田氏逐渐控制政权并取代姜氏成为齐侯的事件。齐国在春秋早期由国、高二氏掌握大权,以后又有崔、庆二氏,这4家都是齐的公族;属于异姓贵族的有姬姓的鲍氏和妫姓的田氏。田完本是陈国公子,逃到齐国后,桓公使其为工正。齐庄公时,田氏渐渐得势。景公时,田氏采用小斗进、大斗出的手段笼络民心,使齐国大量民众逃往田氏门下,既提高了田氏的声望,又发展了经济实力。景公死后,田氏灭国、高二氏,田乞专政。到其子田常时,严厉打击旧贵族,将鲍氏等有势力的公族一一诛除。田氏占有的土地比齐君封邑还大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称齐太公。公元前378年,齐康公死,田氏在齐国的统治完全确立。
2575次浏览
秋分吃什么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野苋菜的吃法有好多,我们常做的就是炒着吃,凉拌着吃,做大馅包子更好吃。   平时多吃一些野菜、蔬菜对肠胃和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
1608次浏览
吴姓皇帝一共36位
  吴姓皇帝只有一个,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号月所,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大臣,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康熙十二年(1673年),面对朝廷撤藩,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开启“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康熙十七年(1678年),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8582次浏览
古代有陪产假吗
  人口,是古代一个国家在表现综合国力的时候的直接体现,因此针对生育,每个朝代都会出台相关的奖惩政策,现如今有增加男性陪产假,而古代的福利也是非常好的,并且古代也是有陪产假的,甚至在不同朝代,其政策也各不相同。   其实各朝各代针对生育方面的奖励制度还是非常人性化的,就拿现在的话来说,有奶粉钱,有陪产假,那么除了这些比较福利向的政策外,还有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政策。比如说文化宣导,会鼓励人们多生育,还有收养弃婴,救助孤儿等等,并且会把人口的增长作为一个县的官员的重要考核指标,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生育政策,都代表了生育是非常重要的。
1775次浏览
中秋赏月
  中秋节马上就到了,中秋赏月也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节日习俗。其实在古代,赏月这一项是民间自发形成的。开始于魏晋时期,在唐宋兴盛起来。古代有祭月的习俗,所以中秋赏月也是从祭月发展而来。那么,中秋赏月最佳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最佳的赏月时间一般是晚上八点到九点,这时候月亮最大最亮,上面的轮廓也能清晰的看到。古人喜欢“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趁着月色约一场浪漫的约会,应情也应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也越来越亮。到了晚23时30分,一轮圆月“走“到天顶附近﹐这就是所谓的“月上中天顶空照。这时月亮的地平高度达到整夜最高﹐由于月光穿过的大气层最薄,因此月亮看起来也最晶莹剔透。
1937次浏览
古人过中秋的“十大习俗”
  一、吃月饼   有资料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酥油,饴就是糖,月饼味道的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二、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风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风俗。   三、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又一中秋盛事。   四、玩兔儿爷   在民间,百姓们称玉兔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官方“太阴君”严肃庄重,但显得更为亲切。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玉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变化。   五、熬夜   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长寿,但更多现代年轻人借此机会玩个通宵。   六、偷菜   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葱或其他蔬菜,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七、吃鸭子   我国西南的仫佬族讲究在中秋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什么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   八、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田螺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吃的习惯。   九、吃芋头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l:“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所以,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十、饮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奠桂酒兮椒浆”“援北斗兮酌桂浆”的诗句,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2078次浏览
古代“城管”职能
  古代城管的职责和管理范围较之现代更广。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如现代消防队员、联防队员一样要负责救火、抓小贼;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兼有现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职能,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   。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城管的身份比较复杂,既有军人城管,也有警察城管,当然更多的是行政人员来当城管。   跟现代城管不一样的还有城管的组成人员不一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这是因为,城市的出现原本就是军事防御的需要,由军人把守。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
1835次浏览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每年的中秋,中秋节的来历据说还是和上古时代的祭月有很大关系,这从一些古代古籍文献上可以参透一二。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最在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可的全国性节日,大约在唐代左右,而到了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开始成为老百姓的民俗节日。   从中秋节来历来看,还是ihe古人对天象的崇拜所分不开,这是由上古时代对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的,中秋祭月往往历史悠久,据一些古籍记载,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所以中秋节实际上也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的演化,来历和祭拜月神分不开。   古籍中《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从古籍以及一些民间的传说中关于中秋的事大概主要是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玄宗故事、朱元璋月饼起义”等故事,这些也是关于中秋这个节日来源的线索。   中秋节起源上的其他观点还有,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从历法的来源学说上“中秋”一词,最早见还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从目前来看中秋节还是和古代时候秋天祭月的礼法制度有很深的关系,中秋节八月半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恰好在三秋之中,或正因为如此,故而名为中秋节。
1900次浏览
秋社日是哪一天
  秋社日是每年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在古代时当天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在古时候人们会将祭祀土地神和土地神的地方称为"社",在古代时候的我国先民们,在民间尤其是从事农活的人们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在习俗上都要立社祭祀,为的是祈求丰收或酬报土地神。   在古代农耕社会总人们总认为土生万物,是人类获取日常生存所需如衣、食、住等物品最重要的源头,从一些文献上来看秋社最早开始年代大约在汉代。 历史上秋社的日期:   公元994年9月16日   公元999年9月20日   公元1010年9月12日   公元1028年9月17日   公元1071年9月12日   公元1076年9月15日   公元1208年9月12日   公元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八月十五日
1982次浏览
古人如何体现孝道
  从古至今,孝道一直是人们思想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赡养父母,善待老人也一直是被提倡和须遵从的。   古语云: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意思是:奉养父亲,侍奉君主,要严肃而恭敬。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献出生命。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你还知道哪些体现古人孝心的故事?
1972次浏览
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中秋节是每年农历中秋时候的传统节日,通常都是每天农历的8月15日。今年辛丑年的中秋节是阳历的9月21日,农历上为丁酉月的壬申日。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在古代也叫作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等,在农历上虽然每年都是8月15日,但在公历上的日期每年都是不同的,例如今年是9月21日,明年的中秋就是9月10日,在下面为大家统计了未来20年中秋节节日时间的日期是什么时候。 当前及其未来20年中秋节的月份和日期时间:   2021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21日农历丁酉月壬申日 星期二   2022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10日农历己酉月丙寅日 星期六   2023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29日农历辛酉月庚寅日星期五   2024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17日农历癸酉月甲申日 星期二   2025年中秋节具体日期:10月06日农历乙酉月戊申日 星期一   2026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25日农历丁酉月壬寅日 星期五   2027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15日农历己酉月丁酉日 星期三   2028年中秋节具体日期:10月3日农历辛酉月辛酉日 星期二   2029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22日农历癸酉月乙卯日 星期六   2030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12日农历乙酉月庚戌日星期四   2031年中秋节具体日期:10月1日农历丁酉月甲戌日 星期三   2032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19日农历己酉月戊辰日 星期天   2033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8日农历辛酉月壬戌日 星期四   2034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27日农历癸酉月丙戌日 星期三   2035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16日农历乙酉月庚辰日 星期天   2036年中秋节具体日期:10月4日农历丁酉月甲辰日 星期六   2037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24日农历己酉月己亥日 星期四   2038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13日农历辛酉月癸巳日 星期一   2039年中秋节具体日期:10月2日农历癸酉月丁巳日 星期天   2040年中秋节具体日期:9月20日农历乙酉月辛亥日 星期四
2556次浏览
月饼皮的做法及配方
  月饼皮根据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月饼,在饼皮的做法上大多会有诸多的区别,但万变不离其中,大多的月饼皮在工艺制作方式上多会有所类同,比如面粉、油、水等是大多月饼皮制作中会有用到的,而在做法的细节上会各有各的工艺和制作流程。   常见的月饼皮因月饼种类不同而饼皮制作做法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月饼皮有广式月饼皮、桃山月饼皮、苏式月饼皮、京式月饼皮、衢式月饼皮、丰镇月饼皮,有时候月饼皮不同吃起来风格口感也各不相同,在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月饼皮的做法工艺和配方。 常见制作月饼皮的配方:低筋面粉、中筋面粉、蔬菜油、植物油、砂糖、水、其他增味调料、粘米粉、玉米油、澄粉、鸡蛋等等, 月饼皮做法工艺:   我们拿较常见的广式月饼的月饼皮来看,大致的流程需要经过面粉过筛 —— 枧水 —— 加入植物油 —— 搅伴 —— 和成面团 —— 室温静置 —— 放馅后包月饼皮 —— 封月饼皮 —— 滚圆形放入磨具进入后续月饼烘培工艺。
2385次浏览
中秋月饼吃什么
  中秋马上就到了,吃什么口味的中秋月饼和去哪里玩成了很多人考虑的重点。那么,中秋月饼有哪些口味呢?   有甜味、咸味、咸甜味、水果味等。   1.甜味月饼:以甜味为主的月饼,饼皮儿都是用小麦粉、粘米粉、糯米粉等不同类型的面粉按各自的配方比例制作而成浆皮儿、混糖皮儿、奶油皮儿、酥皮儿等面饼皮儿,包裹上各种馅料,如豆沙、莲蓉、茶叶、花生、瓜子、葡萄干等等,在月饼模具上加工制作出各种形状样式的月饼烘焙制作出炉的。如豆沙月饼、莲蓉月饼、南瓜味月饼、紫薯月饼、芝麻月饼、五仁月饼等等。   2.咸味月饼:咸味月饼一般都是以酥软或者酥脆的饼皮儿,再搭配卤肉、肉松、肉丝等等一些咸香的食材为馅儿包裹制作而成的。如葱香月饼、鲜肉月饼、虾仁月饼、培根土豆月饼等。   中秋节的月饼都有哪些口味   3.咸甜味月饼:咸甜味月饼一般都是以浆皮儿糖皮儿酥皮儿,包裹以咸蛋黄、甜味莲蓉,咸中带有微微甜味。   4水果味月饼:顾名思义,就是以各种水果制作成馅儿,皮儿的做法和其他口味的做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馅儿,如蜂蜜柚子酱、凤梨、草莓馅儿等等。 你最喜欢哪种口味的月饼呢?
1796次浏览
古人如何防火
  历史上,先民对于防火具有相当强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十分注重防火。   商周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易下经》就载:“象曰:水在上,水大相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防患于未然的论述。为防火需要,当时就开始探索防火技术。在甘肃秦安大地弯大型建筑遗址,我们看到的5000年前的火灾现场遗址中那些未烧完的木柱上保存着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证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探索防火的技术。   战国时期,还载有“曲突徙薪”防火患的典故。   到了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出于防火需要,木建筑技术走向成熟,砖瓦制陶等耐火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时至宋代,防火出新。北宋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知府湛任内(公元1023-1063年),教民用砖瓦筑屋,拆除“侵占官道”的违章建筑,以消除火灾隐患。建立防火的“防虞员”和救火的“潜火军卒”,并配置消防器具。   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何歆出任徽州知府时,提出“降灾在天,防患在人,治墙为上策”的治火主张。并组织居民修建防火山墙。并在库房顶安装避雷针防雷击起火。
2379次浏览
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每年的农历节气的秋分,这是一个专门为广大农民设立的节日,也是由国务院设立的。节日最早设立于2018年,时间上每年的“秋分”就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的设立刚刚在秋分,这是一年中广大农名喜得丰收的日子,主要的农事活动有“秋收、秋耕、秋种”,在农历的物候现象上说这个节气点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我国农民丰收节的节日设在这一天也具有很深的意义,对广大农民群众在作业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创造性上可以积极调动外,也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此外在展现现代乡村发展成就的同时,也是在向全世界展示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节日的设立在本质上是对广大的农民群众的一种深切关怀,也是国家对“三农”工作重视的一种体现。
1963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