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叶企孙:一个被历史遗忘的科学巨人

2014-05-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5
转发:0
评论:0
叶企孙:一个被历史遗忘的科学巨人,我国近代史上有一个被遗忘的科学巨人,此人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因为种种被历

我国近代史上有一个被遗忘的科学巨人,此人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因为种种被历史淹没了的人物。

在近代的中国科学教育史上,有这样一位牛人——他一生为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但是,他在专业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却鲜为人知。

他有个学生叫杨振宁,是大家所熟悉的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国时,提出探望恩师,被政府拒绝。李政道深情回忆:“是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1946年,他破格将年仅19岁的李政道送往美国。半个世纪之后,诺奖得主李政道回国,再次见到那张被他毕生珍藏的泛黄考卷,不禁哽咽。上面是他的字迹:李政道,电磁学,58+25=83分。

如果简单列举一下他学生的名单,就足以震憾世人——

第一位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人,是他的学生林家翘。

第一位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的中国人,是他的学生戴振铎。

他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伯乐,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无尽。” 当时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是他力排众议,让华罗庚在清华数学系任教,又送往剑桥大学深造。

与华罗庚齐名,就读于清华数学系的陈省身,同样受益于他的谆谆教诲,日后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现代微分几何之父。

中国23位两弹元勋,有一半是他的门生——

中国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是他的大弟子。中国的“卫星之父” 赵九章、“氢弹之父” 彭桓武、“光学之父” 王大珩、“原子弹之父” 钱三强,以及“三钱”中的另外两位——“导弹之父”钱学森、“力学之父”钱伟长,都是他亲手培养的学生。邓稼先、周光召、朱光亚这些重量级的名字,也是他的门生。

一生能培养出如此之多优秀人才的导师,却很难有人能记起他,这并不是他本人不优秀,而是因为,他曾被叛定有罪,他的辉煌人生一直被历史的尘烟所掩埋。

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科学家,怎么样会与罪人联系到一起了呢?这还得从他的另一个学生熊大缜说起。

熊大缜也是个被历史掩埋的名字。

熊大缜(1913~1939),又名熊大正,熊正琦之子,江西省南昌冈上月池熊家人。1913年生于上海新闸路,小名曰“新”。他自幼读书,193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考入清华大学,第二年入物理系,熊大缜为该系第七级毕业生,与著名科学家汪德熙、钱伟长、彭桓武、林家翘等为中学或大学同班同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陈到: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名将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上被遗忘的名将陈到,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陈到,出生死亡均历史不详,豫州汝南人,在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时投奔刘备,在蜀汉的历史上,其实陈到的名次经常仅低于蜀汉名将赵云,与赵云一同因为忠勇而闻名,并统率白毦兵。建兴年间,陈到担任护军、征西将军,被封为亭侯。特别是他训练及统帅的白毦兵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精锐部队,与曹魏的虎豹骑、陷阵营等有的一比。陈到,字叔至,生卒年不详,豫州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平舆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蜀汉建兴年间,任征西将军、永安都督,封亭侯。在任期间去世。在三国时期众多蜀国将领中,陈到的武力应该也是名列前茅的,与赵云的武力相差不远。陈到的武力非常强大,曾经与朱恒、朱然两位武将对战,以一敌二,陈到也不曾落下风,其中朱恒、朱然两人的武力也非常强大,从中可见陈到的武艺高强。尽管在《三国演义》中并没...
· “中国的爱因斯坦”束星北一个被历史所遗忘的科学家
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回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当周恩来总理提出希望李政道能为解决中国教育人才“断层”的问题做些工作,介绍一些海外有才学的人到中国讲学时,李政道说:“中国不乏解决‘断层’问题的人才和教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使用,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先生。”当李政道提出想去看望一下恩师束星北,就连主政一国的总理也没能帮上他这个忙,因为,束星北正在接受管制,因种种不方便,让李博士失望而返。束星北——这位曾经培养启蒙过像李政道、程开甲、吴健雄等著名科学家,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的国际级科学大师,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名字与事迹却不被普通中国人所熟悉。在中国科学教育界,束星北是最为独特的人,没有之一。首先是他的才华。他早年留学美国,后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1930年1月获硕士学位,随后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此后,爱因斯坦邀请他当自己的助理。1931年9月因结婚返回...
· 国士无双叶企孙“大师中的大师”,终身未娶只为了一个目的
“当年的清华园,留下了他一生的心血,据说他临终之前一直喃喃自语:“回清华,回清华……”多年以后,面对数不尽的侮辱与损害,叶企孙将会想起他送别爱徒熊大缜的那个下午。叶企孙,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但是如果提起钱学森、邓稼先、杨振宁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国人都会如雷贯耳。这些人,都是新中国科研领域的泰山北斗;这些人,都是叶企孙的学生。他的前半生,创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培养了79名院士,他的学生中有两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如此功绩,堪称国士无双。然而,他的后半生,却受尽了侮辱折磨,精神几乎崩溃,在孤寂与绝望中死去。他的荣耀与忧伤,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里,少有人提起。我们本不该遗忘他。纵使我们无法改变历史,给予他鲜花与掌声,至少我们应该记住他的名字与事迹,这是对一个冤屈的英雄最起码的敬意。1913年叶企孙报考清华学堂时的留影叶企孙出生在1898年的夏天。那一年的中国,正值多事之秋。...
· 不被吕布所信任且被历史遗忘的名将是谁?
陷阵营是东汉末期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吕布没有帅才,对高顺不能很好使用,但深知陷阵营的战斗力,故此“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网络配图高顺是一个很注重个人修养的人。他很有威仪,治军也很严格。高顺不饮酒,这在当时对于一个武将是很难得的。他也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同为吕布部将的侯成,有一次丢失了战马,后来找回。众将带了礼品去恭贺他,侯成用自己酿的酒招待众将。宴饮之前,侯成先给吕布送了些酒肉过去。吕布大怒,因为吕布曾在军中下过禁酒令。侯成非常害怕,赶紧回去把酒倒掉,并把众将送的礼物都退了回去。高顺也是一个忠臣。他死心塌地的跟随吕布,虽然他知道吕布不会成就大事。高顺经...
· 叶企孙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被时代抛弃得最远的大师
钱伟长先生曾用激动的语调谈起了一位老人——他的老师,一位培养大师的大师。我们只知道中国科技界有“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有“原子弹之父”王淦昌,有“航天之父”赵九章,有“光学之父”王大珩,知道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却不知道他们与这位“培养大师的大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人,就是中国当代物理科学宗师,原清华大学首任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叶企孙。遭质疑不问政事专心教学解放前夕,在蒋介石的迁台名单中,叶企孙也赫然在列。梅贻琦向叶企孙探询他的去留问题,叶企孙说,清华办学本来就置身于政局变迁之外,过去这样,以后也会保持这一传统。国民党的走与不走,与清华园无关。叶企孙回绝了国民党,决意留在清华。1949年5月,在清华学人的一致拥戴下,叶企孙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履行校长职责,主持新中国成立阶段清华大学校务。1951年底,清华、北大发出通知:该学期的期末考试暂停,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