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德宝斋的历史故事

2014-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5
转发:0
评论:0
德宝斋的历史故事 ,道光年间,李诚甫带来几件陕西新出土的铜器,来北京做生意。一天,他走进宣武门来到石

道光年间,李诚甫带来几件陕西新出土的铜器,来北京做生意。一天,他走进宣武门来到石驸马大街(今北京新文化街),正巧赶上克勤郡王回府,路上行人要回避,李诚甫不知道有这套规矩。他觉得既新鲜又热闹。他只顾看热闹。没面墙而立。护卫们提鞭便去抽打他,他尖声喊叫“冤枉!”克勤郡王爷听见了,命令停轿,问:何人?把他给我带过来!李诚甫一看这阵势,吓傻了眼,急忙跪倒磕头。王爷问:你有何冤枉?他不敢说刚才护卫用鞭抽他,怕再挨打,便急中生智说:我有好古铜卖不出去,特来献宝。王爷笑了,喊声:起轿回府!把这人给我带回来!

李诚甫被带到石驸马大街西头路北克勤郡王府,献上几件铜器,王爷没看上眼、反而让他看一看自己收藏的金石。克勤郡王问了李诚甫几件铜器的名称,他对答如流,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王爷很欣赏他。

从此,李诚甫做上了克勤郡王的古董买卖。他赚了钱买金石考古书看,自学不辍。王爷很欣赏他的好学,将自己的收藏给他观览。

克勤郡王是八家铁帽王之一。这里所说的八家铁帽王是指清初战功显赫,受封“世袭罔替”的六家亲王和两家郡王。第一代克勤郡王岳托,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代善的长子。道光、咸丰时的克勤郡王是第几代,老古董商则说不清了,只知他是位金石收藏家,收藏三代、秦汉青铜器,汉唐碑碣石刻拓本、古画、字帖和古玉、陶片最多,室内陈设都是文玩书画,克勤郡王的书法闻名于朝野。

克勤郡王还请李诚甫鉴别审定自己收藏的珍贵文物,并编目书写成册。李诚甫鉴赏金石碑碣石刻、古玉陶片的眼力从此锻炼出来了,在京师金石界有了名声。

道光末年,李诚甫回到山西襄汾县,家乡的士绅集资请他在北京琉璃厂开家古玩店。他在京城请克勤郡王书写匾额:“德宝斋古玩店”,在这条古老的文化街市上挂了出来,德宝斋正式开业。之后,王爷出面约咸丰新科状元翁同和书写门楹:“德比圭璋儒所贵,宝兹彝鼎古为徒”王爷写匾,状元写门楹,京师只此一家。这家古玩店开了94年。1945年才歇业。可惜后来匾额、门楹均不见了,令人叹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德宝斋的历史故事
道光年间,李诚甫带来几件陕西新出土的铜器,来北京做生意。一天,他走进宣武门来到石驸马大街(今北京新文化街),正巧赶上克勤郡王回府,路上行人要回避,李诚甫不知道有这套规矩。他觉得既新鲜又热闹。他只顾看热闹。没面墙而立。护卫们提鞭便去抽打他,他尖声喊叫“冤枉!”克勤郡王爷听见了,命令停轿,问:何人喊冤?把他给我带过来!李诚甫一看这阵势,吓傻了眼,急忙跪倒磕头。王爷问:你有何冤枉?他不敢说刚才护卫用鞭抽他,怕再挨打,便急中生智说:我有好古铜卖不出去,特来喊冤献宝。王爷笑了,喊声:起轿回府!把这人给我带回来!李诚甫被带到石驸马大街西头路北克勤郡王府,献上几件铜器,王爷没看上眼、反而让他看一看自己收藏的金石。克勤郡王问了李诚甫几件铜器的名称,他对答如流,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王爷很欣赏他。从此,李诚甫做上了克勤郡王的古董买卖。他赚了钱买金石考古书看,自学不辍。王爷很欣赏他的好学,将自己的收藏给他观览。...
· 王宝钏的真实历史,真实的历史上有王宝钏吗?
历史上没有薛平贵,只有薛仁贵,薛仁贵,山西绛州龙门人,出身于穷苦的农民家庭,武艺高强,尤善骑射,惯使方天画戟(和三国吕布的兵器一样)。唐贞观年间,李世民征伐辽东,仁贵应募投军。辽军二十万拒战,仁贵身着白袍,腰悬两弓,骑马持戟,冲入敌阵,与之鏖战,“所向披靡,敌遂奔溃。帝召见叹异,迁右领军中郎将,”仁贵自此发迹。一次,高宗驾临万年宫,山洪突发,汹涌奔腾,仁贵发觉后,冒着生命危险,“登门大呼,帝遽出,乘高获免。嘉其忠,赐以御马。”显庆中(约公元658年前后),四十多岁的薛仁贵“屡破高丽及契丹,拜左武卫将军,击突厥于天山……先令骁骑来挑战,仁贵发三矢。杀三人,虏气慑服,遂降定以归。”当时军中有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来他的儿子薛讷、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都是唐朝的大臣,薛楚玉的儿子薛嵩还被封为高平郡王。历史上李温是大唐皇帝,这千真万确,但是很很昏庸,完全没有治国才能。史...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翁梅斋墓的传说
在桑浦山将军峰东南腹地,也就是今揭东县地都镇铁场山上,人称“下山虎”地方,有一丘粤东最大古墓葬――翁梅斋墓,是明代中叶嘉靖年间成功卓著的边关重臣、兵部尚书翁万达之父翁玉的墓地。在这墓地的营造过程流传下许多风趣的民间传说故事。一、杨国师拣地明朝嘉靖年间,揭阳县地美都出了一名才子,名叫翁万达,文武双全,他多次带兵打败外族的侵略,为朝廷立了汗马功劳,得到嘉靖帝的赏识和重用,当上了兵部尚书。有一日在京都的翁万达接到家中老父派人报说,几月来,他老人家生病,很想念儿子,希望儿子能向皇上请假回来为他拣一好墓地。翁万达当即修了奏章,第二天早朝呈上嘉靖帝,求皇上给假回家探亲并为老父拣墓地。就在此时,边关告急鞑虏侵入大同,求皇上派员平定边夷。嘉靖帝正举目物色带兵出征元帅,翁万达未等皇上开口,出班要求带兵平乱。皇上见翁万达主动要求出兵,称赞他忠心为国,立即准奏,封他为平北大元帅,明天点将出师。并下旨,杨国师南下...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翁梅斋墓的传说
在桑浦山将军峰东南腹地,也就是今揭东县地都镇铁场山上,人称“下山虎”地方,有一丘粤东最大古墓葬——翁梅斋墓,是明代中叶嘉靖年间成功卓著的边关重臣、兵部尚书翁万达之父翁玉的墓地。在这墓地的营造过程流传下许多风趣的民间传说故事。一、杨国师拣地明朝嘉靖年间,揭阳县地美都出了一名才子,名叫翁万达,文武双全,他多次带兵打败外族的侵略,为朝廷立了汗马功劳,得到嘉靖帝的赏识和重用,当上了兵部尚书。有一日在京都的翁万达接到家中老父派人报说,几月来,他老人家生病,很想念儿子,希望儿子能向皇上请假回来为他拣一好墓地。翁万达当即修了奏章,第二天早朝呈上嘉靖帝,求皇上给假回家探亲并为老父拣墓地。就在此时,边关告急鞑虏侵入大同,求皇上派员平定边夷。嘉靖帝正举目物色带兵出征元帅,翁万达未等皇上开口,出班要求带兵平乱。皇上见翁万达主动要求出兵,称赞他忠心为国,立即准奏,封他为平北大元帅,明天点将出师。并下旨,杨国师南下...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传家宝碗的故事
古时候,地美都东坑廖有一恶妇刁嫂,待她婆婆很不好。婆婆瞎了眼,刁嫂对她百般刁难,盼她早死。后来刁嫂娶了媳妇,这个儿媳妇不但聪明勤快,还十分孝敬婆婆和祖婆。有一天,新媳妇看到婆婆虐待祖婆,见她用破猫碗盛饭给祖婆吃,心里不舒服。便琢磨着怎样改变婆婆的不孝心。有一次孙媳妇见祖婆吃完饭,就将碗拿去洗,并故意把这个破碗打碎。这时,刚好婆婆到来,新媳妇就对婆婆说:“婆婆,这传家宝碗被不慎打碎了,真该死!往后不知用什么碗盛饭孝敬你呢?”刁娘听后,不禁呆了,心里想:“幸好破猫碗被打碎了。不然,媳妇日后也用这个破碗盛饭给我吃,那就糟了!”从此,她改变了对婆母的态度,同儿媳妇一样孝敬起婆婆来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