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托洛茨基揭秘:同志称斯大林“成吉思汗”

2014-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8
转发:0
评论:0
托洛茨基揭秘:党内同志称斯大林“成吉思汗”,文章摘自《斯大林评传》作者:列夫·托洛茨基【苏】出版:上海三联书店如果我没有弄错

文章摘自《斯大林评传》 作者:列夫·托洛茨基【苏】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如果我没有弄错,第一个把斯大林叫做“亚细亚人”的,是已经去世的列昂尼德·克拉辛。克拉辛是老革命家、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苏联外交家,不过他首先是一个有理性的人。当克拉辛把斯大林叫做“亚细亚人”时,他想到的不是有争议的种族属性,而是亚洲政治家通常拥有的剽悍果敢、精明干练、诡计多端和残酷无情的糅合。布哈林后来简化了这个名称,把斯大林叫做“成吉思汗”,这显然是为了使人注意到他近乎野蛮的残忍。斯大林本人在和一个日本记者谈话时,一度把自己称为“亚细亚人”。他使用的不是这个名词的旧义,而是赋予了新的含义:他想用这种个人托喻来暗示苏联和日本在反对帝国主义西方问题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从科学的观点考虑这个名词,我们必须承认,“亚细亚人”用在这里只能算部分正确。高加索,特别是外高加索,地理上无疑是亚洲的延续,但是格鲁吉亚人和蒙古族的阿塞拜疆人截然不同,他们属于地中海的欧洲种族。因此,斯大林把自己叫做亚细亚人是不确切的。不过,问题并不完全决定于地理、人种分布和人类学,历史的因素似乎更为重要。

数百年来,从亚洲注入欧洲的人类的血液有几滴溅在高加索的高山深谷里固定下来。互不相关的部落和群体在发展过程中似乎冻结在这个地方,把高加索变成一个巨大的人种分布博物馆。许多世纪以来,这些人的命运一直同波斯和土耳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还处在古老的亚洲文化的范围之内。尽管战争和暴乱的冲击连绵不绝,这种文化却仍然设法保持着静止状态。

如果在任何其他地方,处在来往比较频繁的位置,人类的这个为数很小的格鲁吉亚旁支——目前共约250万人——无疑会在历史的坩埚中熔解得无影无踪。在高加索山脉的保护下,格鲁吉亚人保持了比较纯粹的种族特征和语言。直到今天,语言学似乎还很难为他们的语言定位。早在公元4世纪,在基督教侵入的同时,格鲁吉亚就出现了文字,比基辅罗斯要早600年。公元10世纪、11世纪、12世纪和13世纪被认为是格鲁吉亚武功显赫和文艺鼎盛的时代,后来几个世纪是停滞和衰微时期。成吉思汗和帖木儿对高加索频繁而的入侵在格鲁吉亚口头流传的民族史诗中留下了痕迹。如果可以相信倒霉的布哈林的话,这些入侵也在斯大林的性格中留下了痕迹。

按照一般的看法,格鲁吉亚人的民族性是对人深信不疑,多情善感,性情急躁,同时又缺乏活力和主动精神。雷克吕首先注意到的是他们的愉快、和蔼和直爽。这的确是和格鲁吉亚人进行个人交往时首先就会注意到的最突出的属性。但是斯大林的性格和这些属性很少有共同之处。住在巴黎的格鲁吉亚侨民曾经十分肯定地对法文《斯大林传》的作者苏瓦里纳说,约瑟夫·朱加施维里的母亲不是格鲁吉亚人,而是奥谢梯亚人,斯大林的血管中掺杂着蒙古人的血液。但是有一位名叫伊雷马什维利的人(我们以后还有机会提到他的)断言,斯大林的母亲是纯粹的格鲁吉亚血统,而他的父亲是奥谢梯亚人,“粗俗鄙猥,和住在高加索的崇山峻岭里的所有奥谢梯亚人一样”。要想核实这些说法是很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为了说明斯大林的道德品质也没有核实这些说法的必要。在地中海各国、巴尔干、意大利和西班牙,除开既懒惰无能又烈如火的所谓南方型性格,还可以碰到淡漠中糅杂着倔强和诡谲的冷酷性格。第一种类型是主要的,第二种类型是极少,起着烘托作用。看来每个民族集团似乎都拥有自己应得的一份基本性格因素,可是在南方的阳光下,这些因素却不如在北方的阳光下分布得那么理想。话说回来,我们还是不要在民族这个形而上学无法得出结果的领域里冒险跑得太远吧。

杂乱无章的街道,稀稀落落的房舍和果树园——这一切使哥里看起来像一座散乱的村落。至少可以这么说:城市贫民的住宅和农民的房舍几乎毫无区别。朱加施维里一家住的是一座古老的泥舍,只有壁角是砖砌的,顶上盖着沙土,风雨通行无阻。约瑟夫过去的同班同学德·戈戈希亚在描写朱加施维里家的房子时是这样写的:“他们的房间不过八尺见方,隔壁就是厨房。门直接从院落通到房里,连一坎台阶也没有。地上铺着砖。一扇小窗几乎完全不透光。房间的摆设是一张小桌子、一条凳子,还有一张上面铺着‘契洛皮亚’——草垫子——的有点像木板床的宽大的睡榻。”此外,后来又增加了他母亲的一部陈旧的、声音嘈杂的缝纫机。

关于朱加施维里一家和约瑟夫的童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表任何确凿的文件,即使有也不可能很多。他们的环境文化水平极为原始,没有生活方面的记载。随着时光的流逝,生活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直到斯大林本人已经50多岁以后,才开始出现追叙他父亲家庭情况的材料,通常都是第二手材料。作者不是满怀仇恨或一贯严肃认真的敌人,而是按照官方党史委员会的建议——差不多可以说是命令——写作的十分勉强的“朋友”,因此大部分都是命题作文,照本宣科。要想从这两种歪曲之间用折中的办法找到真理当然过分简单化。但是,如果把两种材料加以排列对比,既考虑到它们故意沉默掩饰之处,也考虑到它们夸大之处,借助于后来的发展情况,用批判性眼光来衡量叙述本身内在的脉络,就有可能接近真理。我并不想牵强附会地描绘出完整的画面,在写作过程中,我将努力为读者提供我的推测或结论所根据的原始材料的基本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同志酒吧
参见同志村同志偶像
· 同志社大学
历史沿革创办人新岛襄同志社创办人新岛襄是第一位取得欧美高等教育学位的日本人。为了实现接受西方教育的梦想,他于21岁时偷渡到美国,并于菲利普斯学院学习。当时,日本人到海外是违法的。若万一被捕,将要付出丧命的代价。新岛襄回到日本时,已经坚信了基于西方理想及基督教的论理教义,并意识到设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必要性,并创办了同志社英学校。同志社英学校时期1875年,新岛襄在京都寺町开办官许的同志社英学校,临时校舍中只有2名老师、8名学生。1876年,校舍迁往现在的今出川校地(旧萨摩藩邸迹),同时并设预科。这个时候,熊本结盟的35人入学。1882年,开设同志社神学校。1887年,作为医学校(医学院)构想的一个部分,创立了同志社医院・京都护士学校。同时开设同志社预备校。1888年,合并同志社英学校和同志社预备校为同志社学院(预备学部、普通学部、神学部)。在报纸杂志发表“同志社大学设立の旨意(同志社大学设立意...
·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托洛茨基简介托洛茨基之死
托洛茨基是俄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物,他与列宁领导了对俄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十月革命,缔造了第三、第四国际,托洛茨基简介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从最开始的重要领导人物,到后来被开除苏联国籍党籍,直至最后被暗杀致死。托洛茨基简介提到他出生于一八七九年,祖籍显示是犹太人,关于他的本名历史上知之甚少,托洛茨基是他用于一次偷渡时冒用的假名字,后来这个假名字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原名被人遗忘。托洛茨基十七岁时就在尼古拉夫组建了南俄工人同盟,十九岁时被捕入狱,并在狱中读到列宁作品,这是第一次二人思想的碰撞。一九一七年同列宁共同指导了十月革命,再一次完成了俄国政权的更替。一九一八年成为俄国最高军事领导人,完成军队的正规组建。后来列宁去世,由于担心托洛茨基的政治威望,斯大林联合其余革命领导人对他进行排挤。一九二七年被斯大林等人开除党籍,之后开始了流亡生涯。从此时起,托洛茨基着手于...
· 9月9日,缅怀伟人毛泽东同志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如同歌曲里唱的一样,毛主席对中国的影响是几千年里无可比拟的。9月9日,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在48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日新月异,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已经全面步入现代化。如同方志敏“可爱的中国”里面写的那样,这盛世如你所愿。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缅怀毛泽东,人们忘不了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崇高的精神和品质。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他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在建国后,他又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理论家和教育家,诗人。他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观点,如毛泽东思想等,...
· 斯大林长子惨死之谜:斯大林的长子是怎么死的?
1904年,斯大林与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结婚,她是一个像他母亲一样虔诚的格鲁吉亚姑娘,以做裁缝为生。他们的儿子雅可夫于次年3月23日来到人间。当时两人都太穷,叶卡捷琳娜病倒后,斯大林没钱为妻子看病,1907年她死于肺病。安葬完妻子,斯大林很快就为革命四处奔走,把儿子留给祖父母养。斯大林几乎整整15年没怎么关心过他,这也导致雅可夫一直与父亲感情淡漠。斯大林1919年再婚,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对继子还比较关心。她给过他这样的评价:虽然很胆小,但惹恼了他,也会暴跳如雷的。雅可夫22岁毕业于莫斯科工程技术学院,成为一名电子工程师。第一次婚姻随着刚出生便夭折的女儿而,后来在一次招待会上雅可夫看上了美丽的舞蹈演员朱丽亚。朱丽亚当时已是有夫之妇,但雅可夫拆散了他们的婚姻,1935年娶得美人归。朱丽亚的前夫后来被秘密警察逮捕并枪决。1936年,女儿加林娜出生。叶卡捷琳娜芳年早逝,或许也是一种幸运,几十年后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