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妻拜将:文武双全道德扫地的名将吴起
战国时期,有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他既因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受后世尊崇,又因其复杂的性格和行为而被道德家所批判,他,就是名将吴起。他穷毕生军事思想所著的兵法四十八篇,与《孙子》一起,被后人并称《孙吴兵法》。
都是自尊惹的祸
据说吴起出生在卫国一个富贾之家,自小衣食无忧。他本可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小康生活,可他偏偏是个天生的军事发烧友,从小就喜欢研究御兵之术,又对做官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把家产都用在了四处游访求官上了。
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求官多年,吴起不仅一无所获,反而将家产统统花光,成了被邻里乡人嘲笑的“败家子”。
每个能成就大事业的人物,都要经历几番命运的捉弄和打击,也要阅尽世间的人情冷暖,只是每个人选择面对的方式不同罢了。有人宅心仁厚,有人睚眦必报,吴起选择了后者。
一个天气昏暗的日子,吴起放下手中的刀,慌惚间,他突然明白,一阵腥风血雨刚刚过去,他已经杀死了三十多个讥笑过自己的人。
这时,他意识到,无论是为了逃命还是雪耻,他都不能再在卫国待下去了。与老母诀别之时,他咬着自己的胳膊发誓:“不作卿相,此生不再回到卫国。”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一走,他真的再没回来过。
这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成功,而是因为离开卫国没多久,老母亲就去世了。
这时的吴起,已经是大学者曾子的弟子了。
曾子是孔子的亲传弟子,他是将孝道思想发扬光大的一代大儒,作为曾子弟子的吴起,闻知母亲的噩耗,理应遵守恩师的训示回乡尽孝才是。可吴起没有回去,他宁愿不顾道德评判,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誓言。
此事过后,曾子因鄙视而与吴起绝交。读不了圣贤书的吴起,只好一边系统学习兵法,一边为鲁国国君做事。
一心要做卿相的他在鲁国积蓄着力量,只等机会的召唤。
杀妻拜将换功名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
周威烈王十四年,即公元前412年,齐国率军攻打鲁国,鲁君想起了擅长兵法的吴起,准备命吴起为将军。二十九岁的吴起觉得终于得到了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的机会,实现自己的誓言的时机也指日可待了。谁知,命运此时又跟他开了个玩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