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闻一多朱自清研究证明屈原是同性恋 原为楚王弄臣

2014-07-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794
转发:0
评论:0
闻一多朱自清研究证明屈原是同性恋原为楚王弄臣,刚过去的端午节似乎绕不开一个“腐”字:一边是“基情”似火的欧洲杯,一众帅哥在

  刚过去的端午节似乎绕不开一个“腐”字:一边是“基情”似火的欧洲杯,一众帅哥在场上纠缠,连举办国之一乌克兰的首都名称都似乎饱含深意:基辅基辅,又基又腐;另一边是假期微博热门话题之一,有同性恋平权运动者倡议将端午节命名为“同性恋情人节”,理由为屈原也是同性恋。而后者更引发广泛争议。

  腐女:“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腐女”意指对男男同性之爱充满欣赏的女性,是一种有自嘲意味的自称。

  屈原是同性恋者?——六十多年前一次学术讨论引出的疑问

  6月14日,一位叫喜力的网友在微博上公开倡议“将端午节作为同志情人节”,并列举出了端午节的历史、将其作为“同志情人节”的意义等,而其理由则是“屈原是同性恋者”,“屈原之死是一段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性社会学家方刚随即转发了这一微博,称“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屈原是一位同性恋者,并且因失恋自杀”,呼吁更多同性恋平权运动者参与到“为这一节日的‘正名’中来”。

  有学者指出,“用这类的眼光解读经典文本很早就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他们所言“屈原是同性恋者”的理由,来自六十多年前民国学界关于屈原的一次学术讨论。1944年,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在《中央日报》发表文章《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指出“屈原为同性恋者”,引起当时学术界一片哗然,并遭到多人质疑。孙次舟随后又撰文《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坚持自己的观点。

  当时,作家朱自清非常认同孙次舟的观点,并请出著名诗人、楚辞专家闻一多教授参与讨论。闻一多于次年在《中原》杂志发表《屈原问题》,文中肯定了孙次舟对屈原的发疑是楚辞研究的重大发现,“孙次舟以屈原为弄臣,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历史事实”。闻一多还进一步阐明了“断袖”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在科举尚未施行的战国时代,文学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他们只有依附于当时的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即成为“文学弄臣”。

  从文学“基情”到“化”的华丽转身

  然而,这场争辩最终没有在学界达成公论。民国先生们大概怎么也料不到自己严肃讨论的学术问题,在半个世纪后,成了一个公共话题。同样让他们意料不到的是,从文学经典中读出“基情”,竟成为今天年轻人中的一种潮流。而这些追随者,自命为“腐女”。

  对于不少人来说,“腐女”早不是新鲜事物,这个来自日本的亚文化舶来词,最初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意指对男男同性之爱充满欣赏的女性。诚然,“腐女”群体也有其自身的严格定义,但简而言之,她们的乐趣就是看到两位男性“站在一起”,就自行联想他们“在一起”。

  “腐”产生于动漫。“当时我在看漫画,开始的时候以为主人公是女生,后来情节进入高潮以后,猛然发现‘她’居然是男的!当时感觉非常震惊,但也有所顿悟,觉得情也能接受。”一位名叫“mizuki”的资深腐女说。其实据Record Japan新闻网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女性表示自己是看漫画、动漫以后成为腐女的。漫画在“化”的发展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载体和催化剂的角色,并通过日本的“同人志展销会”,逐步发展出一批“腐漫画”和漫画家。

  同时,“”文学也是“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派。后来这个词被日本的漫画界用于BL(boy's love)漫画上,并引申为代指一切美型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最后更发展为男同性恋漫画的代称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初,“腐漫画”开始进入。1999年,中国第一本“漫画”月刊“季节”出版。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大量“腐向”的网站应运而生。许多著名文学网站如晋江、盛大都有专栏,培养了大量的文学写手,更是促进了“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屈原被流放到哪里屈原为什么被楚王流放
一生经历了两次流亡,这是要多不讨国君喜欢才会遭到国君的如此对待呢?到底屈原在朝为官的时候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被楚王流放,而他的两次流放都去了哪里?这些问题历史趣闻网将一一讲解清楚。屈原被流放图片屈原被流放到哪里?屈原一生经历了两次流放,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04年,这一次他被流放到汉北,汉北就是汉水的上游,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境内。这次屈原在外流放了五年,五年之后又被楚怀王重新任用返回都城。可是回到都城之后三年,屈原又被流放了,这是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屈原第二次流放的地点是江南的荒僻之地,据记载,他流放的路线是从楚国都城郢都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今湖北沙市东南地区)、郢都的东门,再经过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今安徽青阳县)。比起第一流放,第二次被流放的时间更加长,而途径的路线也更加艰辛,前前后后共历时18年。屈原被流放就是因为不被国君重用,可是...
· 屈原是同性恋吗:春申君黄歇与屈原是什么关系
说起屈原,大家首先可能会想到他报国投江的故事。其实还他有另外一个故事同样动人心魄,那是关于爱情的一个故事。公元前325年,屈原15岁,正是青春年少,情愫懵懂的年纪。图片来源于网络屈原每天早起读书,读累了就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田地里散步。连续三天了,每天他都能看到一个小姑娘背着一个大大的竹篓,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小姑娘右手持着镰刀飞快地划过野草,左手迅速接住,然后头也不抬,顺势扔到背后的竹篓里。整个动作成熟老练,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可是小姑娘的面容却一点也不成熟,眼睛不大,嘴巴也不大,看起来小巧精致,大约有十三四岁的样子。屈原看着小姑娘背着满满的竹篓消失在田野里时,心里总会升起一阵莫名的失落感。好几次,他都想走上去问个好,但都没鼓起勇气。又是一个清晨,这天天气并不好,阴得很重。屈原刚走出门口就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小姑娘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割着草。屈原在远处静静得看着,他忽然觉得这默默地关注着也挺好的。...
· 屈原是哪个国家的人屈原为何会被发配流放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人。生于公元前339年,于公元前278年去世。名平,字原,出生在楚国丹阳,丹阳今天属于湖北秭归,屈原还是是屈暇的后人。战国末期,秦国一家独大,正逐渐吞并六国,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即将形成。当时的主要政治基调是合纵连横,如果合纵成功,楚国将成为王者,如果连横成功,秦国就会傲视天下。屈原是楚国的贵族,才华横溢,口才极好,能够辅佐君王治国万邦,早期,楚怀王很宠信他,封他为三闾大夫。受到重用的屈原很快就展现他杰出的政治才能,他不但积极辅佐楚怀王,同时在外交上还联合齐国共同抵抗秦国。在他受到重任的期间,楚国曾出现过国富民强的局面,并震慑住了其他诸侯国。然而,屈原的这一系列举动却触动了楚国腐朽贵族的利益。他们嫉妒他,并在朝廷上排斥他,并且不断地在朝廷上污蔑屈原。由于这群小人不断地诬陷与诽谤,楚怀王逐渐起了疑心,对屈原失去信任,渐渐地冷落了他。张仪用计瓦解齐楚联盟,屈原被流放,郁郁...
· 屈原是同性恋吗:春申君黄歇与屈原的关系
说起屈原,大家首先可能会想到他报国投江的故事。其实还他有另外一个故事同样动人心魄,那是关于爱情的一个故事。公元前325年,屈原15岁,正是青春年少,情愫懵懂的年纪。屈原每天早起读书,读累了就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田地里散步。连续三天了,每天他都能看到一个小姑娘背着一个大大的竹篓,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小姑娘右手持着镰刀飞快地划过野草,左手迅速接住,然后头也不抬,顺势扔到背后的竹篓里。整个动作成熟老练,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可是小姑娘的面容却一点也不成熟,眼睛不大,嘴巴也不大,看起来小巧精致,大约有十三四岁的样子。屈原看着小姑娘背着满满的竹篓消失在田野里时,心里总会升起一阵莫名的失落感。好几次,他都想走上去问个好,但都没鼓起勇气。又是一个清晨,这天天气并不好,阴得很重。屈原刚走出门口就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小姑娘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割着草。屈原在远处静静得看着,他忽然觉得这默默地关注着也挺好的。乌云很快越积越...
· 屈原为何两次被流放?屈原怎么死的?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但是他始终得不到掌权者的信赖,他的政治主张自然也无法实行,甚至还被两次流放。在屡屡受挫,心如死灰之后,屈原最终投江而亡。屈原为什么会被流放公元前304年,屈原第一次被流放。当时,秦楚在经历了矛盾重重和剑拔弩张之后,又重新复合了,这与屈原的的谋划是完全相反的。网络配图而屈原因实行变法改革,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与贵族的矛盾不断激化。屈原知道必然会有人在楚怀王的面前陷害他,无奈之下,他为了避祸,流亡于汉北。公元前299年,那时屈原已从流放地回到了京都,知道了楚怀王要赴秦国之约时,力劝楚怀王不要亲信秦国,亲赴险地。奈何楚怀王幼子惧怕秦王之威严,怂恿楚王前去。果然,秦军以楚王为人质,要楚国以城换人。楚国另立新君,不愿割地。这就惹怒了秦王,发兵攻楚,楚军大败,赔城十六。公元前296年,屈原被第二次流放,此次他被流放到了南方偏僻地带。而这次流放时间长达十六年之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