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曹操实施屯田制还有百万粮草 为何他在对战中还是缺粮呢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04
转发:0
评论:0
曹操实施屯田制还有百万粮草为何他在对战中还是缺粮呢,还不知道:曹操很早屯田为何还是缺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

  还不知道:曹操很早屯田为何还是缺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00年正月,袁绍让陈琳书写缴文并发表,就此开始了对曹操的征讨。当时袁绍大军进驻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的机会。为此,袁绍派出颜良率领大军进攻据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焉,打算以此为夺取黄河南岸的要点,好让大军渡河。但曹操为了争取主动,挫败袁绍大军,他奇袭了颜良的军队,其麾下将领关羽在万军之中斩杀颜良,就此解了白马之围。随后,袁绍又让文丑与刘备追击曹军,但却被曹操设计击败文丑,初战告捷。而在与袁绍进行了几个月的对峙后,曹操败多胜少,不得不退守。当时曹操的处境很是困难,毕竟前方兵少粮缺,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以至于曹操有一天看到一个运粮兵疲于奔命时心中不忍,几乎要放弃与袁绍对抗。

  按理说,曹操不应该在官渡之战时这么缺粮,毕竟曹操从公元196年开始就采纳了部下枣祇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军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就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当时曹操大举兴办屯田,就此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草问题。不仅如此,曹操还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多项举措保证农业生产。既然曹操后方实施屯田制,而且他还有粮草百万斛,为何在官渡之战时,曹操缺粮,反而是没有屯田的袁绍却并不缺粮?

  从过程来看,曹操在公元198年已经灭了吕布,在199年又让刘备在徐州阻击袁术,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曹操屯田的时间已经够长,按理说军粮已经积攒足够了,如果说此时曹操的军粮不足是不太可信的,毕竟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就派出部队度过黄河,打算偷袭邺城,只不过当时这个行动被袁绍发现了,这才没有成功,如果曹操的粮草不足,他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而曹操当时之所以敢偷袭袁绍的邺城,自然是做好了交战的准备,因此当时曹操储存的粮草是足够的。

  当时曹操之所以缺粮,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就是曹操后方背叛不断,他难以将粮草搜集起来。在《李通传》中曾有提及,称李通虽然有报效曹操之心,但由于多郡都有背叛曹操的情况,因此碍于百姓和豪强都不愿意出资相助,后来为了阳安郡不背叛,李通连绵绢都发回去了,可见后方的动荡让曹操根本没办法收集到粮草。

  另一方面是,袁绍虽然在军事能力上不及曹操,但他的外交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当时袁绍虽然与乌丸等少数民族的领土有所接壤,但袁绍身为北方第一诸侯,他却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外交能力,使乌丸等少数民族与自己的关系十分融洽。正因如此,后来袁绍兵败身死,他的儿子们为了瓜分袁绍的权力而四分五裂,就此被曹操各个击破时,袁绍的两个儿子还不远万里的投靠了乌丸,这也让曹操十分头疼,若非郭嘉坚定了曹操的信心,只怕曹操也不愿意千里奔袭去诛杀这两人,如此一来,袁绍的后方自然没有什么顾虑。而曹操当时的周边势力,入刘表、孙策与刘备都与袁绍亲近,因此曹操不得不花费了极大的代价来后方,就此在粮草上一直处于劣势。

  笔者认为,曹操境内不缺粮草,但由于他对这些领域的控制力度远逊色于袁绍,加上外交能力不如袁绍,粮草搜集不起来,这才会在官渡之战时缺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先秦各国打仗的时候都会缺粮草为什么秦国打仗不缺粮草呢
还不知道:秦国打仗为何不缺粮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先秦各国战时都缺粮草,为何唯秦国不缺?只因这2点!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一直都是战乱纷纷,各国之间你争我夺,为了国土和人口征战不休,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是统一天下的那一个,每个国家的君主都希望自己成为天下共主,所以战国时期一直持续了200多年,在这期间,群雄争霸,各国英豪轮番上场,但是最终,秦国在这些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战争的最终胜利者。秦国战士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国的粮草供应很充足,而其他各国多多少少都会有粮草供应不足的问题。那么为何唯独秦国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呢?要知道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都是相当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生产力上特别突出,秦国也不例外,那么秦国在粮草供应上的能力自然也就出于其他方面了。秦国士兵剧照第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运输,秦国在战国后期的运输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这是他们在粮草供应上不必担心时效。这与他们...
· 古代打仗粮草很重要吗为什么战国时期从来不缺粮草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粮草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打仗,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者的重要性。粮食是一个军队能打赢胜仗最基本的保障,即使你的战略再牛,士气再强盛,没有粮草都免谈,因为很多战争都可以证明,敌人不用动兵,就可以把城内的人饿死。三国后期的时候,诸葛亮曾多次率领蜀军攻打魏国,尽管他有着无人能及的军事才能,但是对于粮草的计划都过于理想化,所以,尽管士气高昂,但都因耗尽粮草而撤军,无法成功,由此可见,连武侯这样著名的谋士都因粮草问题而败北。清朝时期,乾隆皇帝想要平定准噶尔的时候,他总共出兵两次,耗费了三年时间。第一次出兵,之所以失败还是因为粮草的问题,首次出征,他并没有准备粮草,采取边打边抢的策略,但这解决不了根本,所以最后只能撤军。第二次,他并没有吸取教训,依旧和第一次相同,但是这回将草原各部都惹恼了,抢了一次又来一次,因此联合起来和清军对抗,乾隆这才意识到错误,...
· 曹操的屯田制
屯田制自古有之,并非曹操首创。但曹魏屯田的规模和作用之大却是空前绝后的。关于曹魏兴办屯田,史书皆有记载:是岁(建安元年),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三国志》)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魏书》)起初招募人民屯田时,人民一怕得不到实惠,二怕军事编制的束缚,因此多有逃亡之举。于是曹操采纳了袁涣的建议,即变强迫为自由应募,新政策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屯田得以顺利进行。近代史家把曹魏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二者都是战争时期的产物,为供应军粮而兴办,必要时参加民屯的劳力同样需执戈对敌。不同之处在于,屯田民主要从事农垦生产,而军士以攻防为主。从时间来看,民屯始于建安元年(196年),军屯始于建安之末,所以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民屯。一.民屯组织曹操时代,屯田事物主要由各郡国典农官主持。大的郡国设...
· 明朝在南方还有百万大军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迁呢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阳历4月25日),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对于上述这段历史,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那就是在崇祯帝殉国前,明朝在南方还有百万大军,在陪都南京还有一套完整的备用中央机构。崇祯为什么不选择南迁呢?其实这个问题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了。当时明朝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凶险,北方的满清步步逼近山海关,而南方的农民起义军又成烽火燎原之势,官兵在各路战场上节节败退。朝廷中有官员建议崇祯皇帝在此时应该前往山东祭孔,然后南巡至南京。当然,祭孔和南巡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的直白点就是北京快顶不住了,皇帝赶紧逃到陪都南京吧!当时明朝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崇祯皇帝自己心里大致也有数,所以对于这个南巡的提议,他也是很感兴趣的。可是,朝廷上一群东林党大臣却坚决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自然是...
· 帝王墓中机关重重为何最后还是被盗了呢
帝王墓中机关重重为何还是被盗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皇帝的地位都是非常的尊贵的,他们不仅掌管着天下的权力,而且还拥有着无尽的财富。他们在生前的时候享受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但是人都是有生老病死的,谁也逃不掉。因为皇帝也是人,所以也不例外。古代许多皇帝生前拥有着最珍贵的东西,因此他们想在自己死后也让这些东西陪葬。这不得不说皇帝们的占有欲都是非常强烈的,就连死了也要把这些东西一并带到地下。因此考虑到这点,他们在生前就为自己建立了庞大的陵墓,陵墓里面会有很多价值连城的陪葬品。这些东西随便一件都值好多钱,所以在后来有很多人选择了去盗墓,因为盗墓这个行业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本万利。但是无论做什么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盗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高回报就意味着高风险。因为帝王墓里面一般都会有很多的机关,但是对于盗墓者来说,在钱是最重要的。即使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