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悟空传》揭示西游只是一场卑劣的骗局?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0
转发:0
评论:0
《悟空传》揭示西游只是一场卑劣的骗局?,在《悟空传》中,如来为了真正杀死不死之身的孙悟空,亲手导演了一场“救赎”之战

  在《悟空传》中,如来为了真正杀死不死之身的孙悟空,亲手导演了一场“救赎”之战,用紧箍咒束缚孙悟空的真与善,逼出他的仇恨与恶,那就是所谓的“六耳猕猴”。他希望借此让孙悟空自己跟自己争斗,让悟空不得不求助于他来分辨,这样他就可以给悟空盖棺定论,想怎样就怎样了。可以说,悟空的悲剧在西游开始时就已经注定了,而整个西游,也不过是一场算计好的精致的骗局。看着悟空上天入地,为护送唐僧奔波劳累,最终在西游中失去了大圣的风骨,也失去了自由,而众神在天上俯首观望,笑而不语。这就是他们想看到的。

网络配图

  (一)神佛是骗局

  《西游记》这部作品的本意,就是要讽刺满天神佛,也就是当时的统治阶级。而人间朝廷的化身,自然是天庭。那些腐朽无能的天官,就是人间官员。那神圣的西方乐土,同样充斥着令人厌恶的气息。至于一路上的妖魔鬼怪,那正是对社会黑暗的最好体现。

  当年唐太宗派玄奘西天取经,为的是什么?是观音对他说,你们国家的小乘佛经不能度人,而有了大乘佛经,便可保江山永固,惠泽万民。玄奘也正是因此千里迢迢取回了真经。可结果呢?唐朝的动荡还少吗?唐朝真的江山永固吗?并没有。所以说,这些神佛说的,都是骗人的。根本没有这种神奇的佛经。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当师徒四人最终到达西方灵山,准备取回真经时,却被要求贿赂,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文中说道“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连如来都对这种事情放任自如甚至当面鼓励,这个西方极乐世界会是怎样?“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这是多么真实龌龊的世俗世界,一点也不比凡间高尚,凡间所拥有的鄙薄庸俗虚伪狡诈,在这个号称极乐净土的世界内同样拥有。这样的一个荒谬世界里的佛法教义,难道就真的可以拯救芸芸众生?

网络配图

  再看西天取经路上出现的妖怪,从神佛世界里下凡化为妖魔的就不计其数。有从天宫中来的,如金角大王、银角大王、龙王的外甥等,也有神佛的坐骑、亲戚、邻居,如大鹏、大象……这些妖怪在被收服后居然没有丝毫惩罚,哪怕他们在人间是多么的残暴。孙悟空刚开始还想着打死这些妖怪,后来被制止了就再也没动过这种心思。这就是特权啊,领导子弟下民间闹点事情,也有人会为他摆平,这正是对社会黑暗的真实反映。

  (二)悟空的悲剧性

  而悟空的悲剧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纵有七十二般变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他,最终还是被压在五行山下,他只剩了护送唐僧取经来“赎罪”这条路。一路上他多次接住了天庭的力量来收服妖怪,这是他自动将自己归为天庭佛祖这一边的证明。他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了他曾不屑的天庭,再桀骜不驯的反抗者,最终还是要臣服于等级秩序之下。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说到悟空,其实有一个更可怕的事实。当年东方信仰尽归道教,也就是天庭。而佛祖想要染指东方的信仰,就必须要削弱天庭的威信。因此,他们必须要找个人来充当这一角色。他们自己不好出面,所以悟空,这个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就成了最佳人选。佛祖暗中引导他去菩提祖师门下学艺,悟空得到一身本事后,遇到前来勾他魂魄的冥府之人,觉得自己受了欺负,就去冥界大闹了一番,就此与天庭结下梁子。后来打退十万天兵,打到玉帝的灵霄宝殿外,都是他对天庭权威的极大削弱,后来玉帝不得不求助于如来,此时这两教的地位顿时就不一样了。而后来,如来甚至还要利用悟空将真经取至东方,再宣传自己的佛教,真是一石二鸟。悟空从始至终都不过是如来佛祖的一枚棋子罢了。

网络配图

  (三)终点是牢笼

  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当师徒四人最终站在雷音寺面前时,可能他们都不是原来那个自己了。悟空摆脱了紧箍咒,却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了自己原本最想要打倒的体系之中,成了他们的一员。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孙悟空,多了一个斗战胜佛。悟空在西游中已经迷失了本心,成为了他最不想成为的人。

  在雷音寺圣光的背后,似乎能窥视到神佛们阴谋得逞的奸笑。

  在这看似圆满的结局里,我们只能为悟空唱一曲悲歌。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世民纵死囚只是一场政治骗局!为了给自己赢得好名声
除了夜不闭户的和谐局面外,李世民最为后世推崇的,还有两桩事,便是白居易在《新乐府》诗里所歌颂的“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的民本精神。“怨女三千出后宫”,事在武德九年(626年)。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载,是年八月初九日,太宗以皇太子的身份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十八日,太宗即颁诏:“宫女众多,幽閟可愍,宜简出之,各归亲戚,任其适人。”网络配图这事儿言之凿凿,好像假不了,仔细一论,似乎又不尽然。要知道那时大内的主人还是退位为太上皇的高祖李渊,李世民还不是大内的真正主人,直到李世民登基三年之后的贞观三年(629年)四月,李渊才迁出大内,移居大安宫,李世民当月才开始在太极殿听政。所以,李世民所放者乃是他老子的宫人,并不是他自己的宫人,太宗的行为不过是慷他老子之慨,拿他老子的宫人来为自己收揽人心。再说,放宫人出宫,亦非太宗首倡。汉文帝生前,就曾“出孝惠皇帝后宫美人,令得嫁”,这是连孝惠...
· 《西游记》骗局:沙僧为何要戴九颗骷髅​项链​?
在大家的印象里,沙和尚是一位朴实忠厚、不辞劳苦的人。然而,沙和尚在《西游记》中的第一次亮相,却是一个十足的恶魔:“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他胸前的骷髅项链。关于这个项链的来历,沙和尚曾对观音菩萨解释道:“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网络配图在《西游记》成书之前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沙和尚的原型深沙神,也曾对三藏法师说:“项下是和尚两度被我吃你,袋得枯骨在此。”元代《西游记》杂剧中,沙和尚也道:“有一僧人,发愿要去西天取经,你怎么能够过得我这沙河去?那厮九世为僧,被我吃他九遭,九个...
·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何不是其他动物?
导读:西游记是我们从小看到大的著作,不管是动画片还是电视剧,我们都会被其中勇往直前,不畏艰辛的师徒五人打动。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孙悟空为什么是只猴子,而不是其它的动物呢?这其中大有渊源,小编给大家解释一下。网络配图孙悟空为什么不是龙,不是虎,不是豺狼牛羊,而是只猴子呢?在这个看似幼稚的问题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宋高僧传》卷第三写释悟空是京兆云阳人,原姓车,名奉朝,是后魏拓跋的远裔。他从小天资聪颖、孝顺父母,出家之前官拜左卫泾州四门别将。他奉命护送罽宾国(汉西域国名,今克什米尔一带)使臣回国,在罽宾国都城突患疾病。他病中发愿,痊愈之后就出家为僧,号达摩驮都(法界的意思)。唐肃宗至德二年,悟空二十九岁,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研究根本律仪,并在各地流浪,遍访名寺名塔。学成之后,悟空在龟兹的莲华寺,潜心翻译,将《梵本十地回向轮十力三经》翻译成中文。在西域逗留了近四十年后,贞...
·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无性"?
《西游记》写孙悟空是不是公猴?似乎不成问题。因为一面是小猴们都称他为“大圣爷爷”(第二十八回),一面是他自己也说:“常言道,男不与女斗,我这般一个汉子,打杀这几个丫头,着实不济。”(第七十八回)所以他是只公猴,应该没问题。但是,仍有可疑之处。原来《西游记》一书,虽然主要是写和尚的事,但风流亦复不少。在那些多是“女惑男”的故事中,猪八戒天生好色,最容易着魔,是不必说的;唐僧虽坚守僧规,是个好和尚,但他肉体凡胎,未到西天之前,尘缘未断,因此遭遇女魔挑逗,有时仍不免“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第五十四回),要“咬定牙关”(第五十五回),才撑熬得过去,也有些“男人的弱点”;沙僧人物平常,在这方面的表现也不足为典要;唯有孙悟空美色当前,视如无物,战女妖也最决绝。我曾经想,这是《西游记》作者写孙悟空生硬不够细致处,若不然,就应该如《三国演义》写关云长,为不至于非礼乱性而“秉烛达旦”。有了类似这样的一...
· 西游记未解之谜孙悟空是怎么死的?
明白了孙悟空的出生含义,其以后的所作所为就不难理解了。孙悟空在做美猴王时期,曾经说:“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由此,他去西牛贺洲拜访菩提老祖学艺,以及大闹阴曹地府,完全是为了摆脱死对他的约束;闹上天宫,请官拜职并不是贪图名利富贵,而是因为上天有个天皇老子管着,就是不服,因此才要挣“齐天大圣”的名头,与天等高,与地同岁,这才是孙悟空真正的追求。而且孙悟空所追求的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全民的自由,首先,他在阎罗殿生死薄上把所有猴类一笔勾销;其次,他要打破原始的统治秩序,要赶走玉帝,轮流坐庄。这是绝对自由的表现,也正是这些引起了当时统治力量的巨大恐慌,由此道家、佛家各路神仙佛祖齐齐出动,一定要把孙悟空弄死在绝对自由的摇篮里。如来消灭孙悟空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用五百年的束缚消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