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王安石与司马光比较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介绍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61
转发:0
评论:0
王安石与司马光比较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介绍,王安石与司马光比较说起王安石与司马光,这两人都是北宋时期的明星人物,王安

  王安石与司马光比较

  说起王安石与司马光,这两人都是北宋时期的明星人物,王安石发动了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在成就上两人在各个领域各有春秋,有说法认为两人曾是好友,且很多方面都有共通点,可谓是知己范畴的。两人的学识,性格等多有相似之处。但在治国领域的见解及理念却截然相反。

  


  王安石江西临川人氏,是一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1069年主持变法,但是此次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最终失败告终。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有作为,其在文学上更是独树一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歌,散文等有着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为后人所称颂

  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任并不郎中,是个四品大官。司马光入仕的时候受朝廷要员的提拔,平步青云。

  王安石从小就很聪慧,记忆力超群,文采出众,作品颇丰,有很多的作品流传于世;司马光编著出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王安石通过考取功名入仕,入仕后,多年任地方官吏,实打实的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此后面对朝廷的征召,屡次拒绝,极富盛名。司马光从小就很聪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对后人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

  生活作风也类似,两人不喜欢奢华生活,一生崇尚简朴。在对待私生活的做法也类似,两人的妻子都瞒着他们为其纳妾,最终两人双双拒绝。

  但是他们最大的分歧是在政治上,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拥护者,司马光是保守派的反对者,最终司马光被王安石党同伐异出了京城。

  王安石的晚号是什么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是半山,人称王荆公。但是对于古人的字号都不是很了解,对于其最精辟的解释就是“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明志,斋室寄情”这是对于古人的名字号最简单最干练的概述了。

  


  王安石的名是安石,这是毋庸置疑的,其父母出生的时候就为其取了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大名,在官府登记户口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名。

  介普是王安石的字,字的出现是古人成年时取的一种称谓,通常是父母或者长辈为其取的第二种称谓,又称为小名。

  而号是成年后是自己为自己取的,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王安石号半山,是否有点似曾相识之感,没错,王安石晚安时期隐居于金陵,住在半山园中,于是取号为半山,自称为半山居士。在半山园中王安石与文人逸士谈佛对诗,度过了他安详的晚年,在这段期间王安石顿悟人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北宋是一个以文人为重的朝代,喜欢文学的人都会为自己取号来明志或者来代表自己的某种情怀,这就是一个时代的魅力。

  在古代,人们通常不直接称呼其名,而多以称呼其字,这样比较庄重,以对此人的敬重,而这个习俗也一直流传至民国期间。

  王安石晚号也清楚明了了,这和古人的名字习俗有关,现代人通常以名字相称,古人用字号相称,这是一个时代的文明与标志。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介绍

  王安石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其一生作品颇丰,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一千五百多篇,更有名句被人们所传诵,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千古名句。我们不能否认王安石的作品对于后世的影响。其作品《泊船瓜洲》就是其作品中的传世佳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七言绝句,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京口和瓜洲这两个地方中间只隔了一条长江,我曾经居住的钟山也只隔了几座山。春风吹来,江南两岸一片生机,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能照耀我把我带回老家呢?

  其中以第二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最为经典,千百年来成为名句口口传诵。整部作品看似是一篇描写乡愁的作品,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恨不得坐着快船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但是细看全文,却发现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诗中寄于了诗人伟大的理想,他想要回到政治的舞台,推新法,创出一番新天地。

  《泊船瓜洲》的创作背景和时间颇受争议,存在着3种说法,一种是认为创作于1068年,王安石上京任翰林学士一职,经过瓜洲写下了这部作品表明自己的鸿鹄大志。第二种创作于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政治路坎坷,被贬时经过瓜洲创作。第三种创作于1075年,王安石再任宰相时,上京任职途径瓜洲时所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挚友,王安石变法图强,司马光如何变态?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安石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司马光和王安石是不是挚友,这个是有存疑的。但是作为在人格道德上都有很高修养的人,他们之间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但是又都是君子之争,他们之间并没有斗到人身攻击的地步。他们是政见不同的两个人,他们之间的斗争,也纯粹是治国理政的理念的不同。王安石死的早,据说是司马光上台之后,把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掉,在南京隐居的王安石,听到后万念俱灰,据说他一声长叹,说把其他的废掉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把保甲法等改革措施废掉呢!在这之后,王安石郁郁而终。但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是很高的,起码在人品上,认为王安石是个道德文章都很高尚的人。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缺点就是执拗,就是偏激。司马光说,“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司马光总是维护着王安石的形象,“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而苏东坡更是赞叹王安石“不知几百年方有...
· 王安石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的缺陷和变法中的种种弊端是主要原因。成效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的作战。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结果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告诉皇上说旱灾是王...
· 王安石与司马光变法者与守旧者的深刻思考
中国古代变法改革者,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吴起,比如商鞅。这个很好理解,枪打出头鸟嘛,况且那些变法者,不光是出头那么简单,他们还想从既得利益者碗中抢食——哪怕是一条狗都不会同意,何况是心眼比蜂窝煤上的窟窿还多的人!在很多国人的印象中,王安石给人最初的感觉是一个文人。这可能是因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写得超赞,诗歌更是雅丽精绝,意境高妙。但是,对于王安石另一个身份——政治家的身份,后世却是褒贬不一。赞赏他的人,视其为贤明宰相,“一代圣人”;而反对他的人,则称他是“元凶极恶”,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王安石与司马光事实究竟如何,显然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好在也不是毫无头绪,人都说性格决定成败,接下来我就先对王安石的性格进行立体化描绘,至于他在你眼中呈现的形象是妖魔鬼怪还是仙道神灵,就看你如何理解了。一、拗相公的倔脾气王安石有个外号在历史上很有名,叫“拗相公”,翻译成大家都能理解的词,就...
·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半山居士王荆公王安石介绍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庆历二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签书淮南东路(治所在今江苏扬州)节度判官公事、鄞...
· 司马光和王安石到底谁是好的谁是坏的?司马光与他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两人都曾经做过北宋朝的宰相,是北宋当时中流砥柱般的人物。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虽然两人之间并不是意气相争,但是在政治立场上的不同,仍然让两人处于对立面,并且有生之年也一直在为自己的政治理念而战斗。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人,都是历史名人,放在现代也都是让后人敬仰的先辈。但是围绕着两个人之间的政治斗争,却一直有人表示疑问。这两个人到底谁是对的,谁是坏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怎么准确!说实话,司马光和王安石虽然政治理念不同,但是小编可以负责任的讲。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为百姓为国家着想的好官,不管是论功还是论私,两个人都是值得大家敬仰的正人君子。两个人之所以会站在不同的对立面,完全在于政治理念的不同。北宋宋神宗时期,虽然国家实力还算比较强,但是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北方草原民族连年的侵扰,不仅给宋朝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对北宋的统治也造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