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自古以来为什么夸明君为尧舜?尧舜是明君代名词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39
转发:0
评论:0
自古以来,明君的典范莫过于尧舜,如果哪个封建君王被夸可比尧舜,那么一般这个君王就是有大作为的。那么尧舜值得后世君王学习的地方有哪些呢?首先我们了解下尧和舜的经历:我们现在称的尧是不“尧”这个人的名字(是不是觉得绕口啊,别急,往下看。)因为尧是一个谥号(后人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而尧是对一个人什么样的评价呢?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辅助善行并且禅位于品德最高尚的人的君主死后谥为”尧“。)尧是帝喾的儿子,姓伊祁氏,名放勋!当时放勋的母亲在祁地伊长孺家生下的他,因此他也就姓祁了。放勋这个人,史记上说他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翻译过来意思就是,尧这个人,有昊天一样的涵养品行,有神灵一样微妙的智慧,接近他就如同得到了太阳般的温暖,也如在云朵底下,能得到滋润。由此看来,尧的品行是相当高的,而且尧的威望也相当高。那么尧在执政的时候,都做了哪些贡献呢?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以亲九族...

自古以来,明君的典范莫过于尧舜,如果哪个封建君王被夸可比尧舜,那么一般这个君王就是有大作为的。那么尧舜值得后世君王学习的地方有哪些呢?首先我们了解下尧和舜的经历:我们现在称的尧是不“尧”这个人的名字(是不是觉得绕口啊,别急,往下看。)因为尧是一个谥号(后人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而尧是对一个人什么样的评价呢?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辅助善行并且禅位于品德最高尚的人的君主死后谥为”尧“。)尧是帝喾的儿子,姓伊祁氏,名放勋!当时放勋的母亲在祁地伊长孺家生下的他,因此他也就姓祁了。

放勋这个人,史记上说他是:”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翻译过来意思就是,尧这个人,有昊天一样的涵养品行,有神灵一样微妙的智慧,接近他就如同得到了太阳般的温暖,也如在云朵底下,能得到滋润。由此看来,尧的品行是相当高的,而且尧的威望也相当高。那么尧在执政的时候,都做了哪些贡献呢?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意思就是尧在执政的时候,施行仁政,团结族人,而且使各个邦族之间亲和的像一家人一样。然后尧又命羲、和两个官员去全国各地检测数据,制订历法,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这在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创举,深深影响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因此从历史记载来看,尧(放勋)是个仁义有大作为的君主,而尧在历史上留下最浓重的一笔却是他开辟了禅让制度的先河!



历史记载,尧在86岁的时候(尧16岁登基,在位70年的时候。),四岳向他举荐了舜,据史记记载,当时举荐舜的理由是:“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大家可能看不懂,在这里就要细说下舜的家世了;首先舜的父亲是个盲人(舜的先人是颛顼一脉的,经历七世,都成为了庶人!)而舜的亲生母亲去世的比较早,舜的父亲又娶了个老婆,生了个孩子叫象。于是问题就出来了,舜的父亲很偏心自己的这个第二位妻子和儿子,竟然动了要杀掉舜的念头,而且只要看舜不顺眼,那么舜就会遭到惩罚。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舜出生于一个离异家庭,而且在这个离异家庭,根本得不到关心和爱,完全失去了父爱和母爱,而且生命都有危险。像一般来分析,如果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一般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会有极大限度的扭曲和不健康,有可能一辈子都留下阴影,然而舜却根本不在乎他父亲和他后母怎么对他,而还是对他父父亲和后母恭敬和孝顺至极(这得遭受多大的罪啊!)

更加对舜不幸的是,直到舜30岁的时候,他家里人还没有给他成亲(在现代30岁或许单身不是事,在古代这个岁数就被称为”鰥“了,鰥的意思是失去妻子或无妻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老光棍~),然而舜十几年因为坚持自己的孝道却声名远播,所以当时的四岳把他推荐给了尧,而尧决定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来试探下舜的人品和才能!30岁的舜,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娶了当时君主的两位女儿,而舜也就是”驸马了“,然而舜的这两位妻子却在嫁给舜后,从来没有摆过架子,史记上记载是”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舜不仅娶了妻,而且舜也越来越出名,史记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几句话就不细翻译了,总结一句话就是,舜的人品人缘极好,人们喜欢追随他。由于舜的出色表现,尧给他奖励了絺衣(细葛布衣,可能在当时,这种布衣比较珍贵吧!)给他赐了把古筝,粮仓,牛羊。


按理来说,如果子女有出息,父母应该更高兴才对啊,舜现在也算光宗耀祖了吧,然而舜越出色,舜的父亲和后母越想杀了他。舜的父亲首先执行了这样一个杀子计划,先让舜上去粮仓上面维修粮仓的顶棚,等舜上去后,舜的父亲放了一把火,接着就是熊熊烈火,往下跳嘛,那个高度应该下去就能摔个粉碎性的骨折,如果不跳嘛,那么就只能坐等被火烤了,但是聪明的舜还是逃生了,史记中是这么记载这段逃生经历的:”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的情形,舜两只手举起自己的帽子(或者是个斗篷一样的东西),往下跳了下去,因为这应该和跳伞的原理差不多,所以舜下去没事。舜的父亲第一次下手失败后,和自己的老婆密谋第二次谋杀, 舜的父亲又让舜打井,舜在打井的时候修了条出去的密道,当舜的父母看见舜下去井的时候,就往里面填泥土,而舜早就从密道跑了。舜的父母终于觉得他们成功杀了舜,准备将舜的两位老婆和琴分给象,牛羊分给他们。象就搬进了舜的房子,在弹琴的时候,舜回来了,对象说,我的东西也就是你的啊!经历这件事后,舜对他父亲和后母还有兄弟伺候的更加恭敬谨慎!

经历了重重考验的舜,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开辟了禅让制度的先河,而舜继位后,革新了吏治,修正了历法,派大禹治理了水患!并在礼仪,音乐,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尧和舜其实也就是仁义礼智信的综合代表,因此尧舜也成为了封建王朝帝王的楷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他本可成为一代明君,为什么最后却沦为暴君
帝辛,子姓,名受(一曰受德),商朝最后一位君主,谥号‘纣王’。三千余年来,一向被视作暴君的代名词,口诛笔伐,言其过非,牢牢地将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历史上,真实的帝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残暴无德,荒淫无道的商纣王吗?他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暴君的代名词的?首先,我们要肯定的一点是,帝辛并非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亡国之君。与之相反,帝辛可谓是‘文武双全’的史上第一人。而其对于后世的功业,在历朝历代的君王之中,也少有人能与之媲美。其文,‘资辩捷疾,闻见甚敏,知足拒谏,言足饰非’;其武‘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江淮一带纳入我国的版图,最早正是得力于帝辛的数次征伐。如果说,帝辛不是有着极其严重的性格缺陷,商王朝绝不会只有四百九十六年。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多出一个‘帝辛盛世’,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阻碍帝辛成为一代明君的性格缺陷究竟是什么?答案其实非常的简单,...
· 尧舜传位之迷
有传说称,当时正值帝尧的中原华夏酋邦国家发生危机、统治即将瓦解之世,以舜和益为首的东夷与其他氏族部落,正欲篡夺尧的帝位。于是,东夷族的舜便在尧的面前诽谤丹朱,挑拨其父子关系。舜并设法说动帝尧,把丹朱派到离尧较远的南边丹水流域做诸侯。有说是流放,故《竹书》有“后稷放帝朱于丹水”的记载。舜代理尧执政后,囚禁了尧,为了不让尧的儿子丹朱知道事情真相,阻止丹朱看望尧,《竹书》有“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舜并逼迫尧禅位于他,丹朱知道后,率三苗之兵伐舜,双方在丹浦展开大战。郭濮在注《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说:“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和“舜伐三苗”的记载。巨人部落首领夸父是丹朱的得力大将,“逐日”误入大泽而死,以射箭闻名的后羿部落助阵帝舜,因此丹朱在失去夸父这一重要助力的情况下,在与帝舜争夺帝位的战争中失败。丹朱战败后,其后裔向河南、湖南、河北、山东等地迁移。由于...
· 上古贤君尧舜禹: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楷模
人们都说,上古贤君尧舜禹,指的就是唐尧、虞舜、夏禹这三个人物。但是尧舜禹是什么时期的人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尧舜禹不是什么时期的人,因为当时属于上古时期,还没有明确的朝代的概念,所以只能用一个比较大的部落的名称,或者部落首领的名称来指代一个时代。所以准确地说,尧舜禹他们既指的一个人物,同时也指代了一个时代。和他们类似的,中华民族神话中,最起先的盘古开天辟地。所以那个时代也被称为“盘古开天时代”;又比如,炎帝和黄帝逐鹿中原的时候,所以我们就称他们为“炎黄时代”。在他们之前,伏羲、女娲、神农相继成为部落的领袖,所以并称为“三皇”时代,而皇帝之后,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被称为“五帝”时代。其次,从文化角度来划分尧舜禹的时代的话,他们基本上主要活动于龙山文化的晚期。那是一个铜器和石器并用的时代,并且已经开始使用陶瓷等,文化较之前的先进。从黄帝开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一代,在考...
· 明征君碑
明征君碑,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东北20公里处栖霞寺山门外侧。简介明僧绍,字承烈,山东人。刘宋时历任征直郎、参军、正员外郎等,人皆称其为“征君”。南齐时隐居,后舍宅为寺,称栖霞寺。碑为唐上元三年(676年)所立,全名“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文是高宗李治所撰,唐代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王知敬篆额。碑阴面刻有高宗亲笔“栖霞”二字,笔势雄健,神采奕奕。碑文33行,行74字,全文2376字,书体为行书,通篇四六韵文,后用10首铭词结束。碑高2.74米,宽1.31米,厚0.36米。经地质专家确认,碑材采自栖霞山,是栖霞组灰岩石,又系动物化石。碑表面梅花状斑纹均是2.8亿年前生长于浅海中的动物海百合茎化石与中国孔珊瑚化石,有22000多个。明征君碑是南京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唐碑,作为化石标本也是全国罕见。碑文节录永明元年,又徵为国子博士。徵君隐居求志,义越于由光;不降凝心,迹高...
· 尧舜让位传说
尧舜让位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尧年纪老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兜(音huāudō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