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代蹴鞠用于军事练兵:系正规军后备军必备技艺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7
转发:0
评论:0
汉代蹴鞠用于军事练兵:系正规军后备军必备技艺,汉朝初年,周边并不安定,特别是北方匈奴的威胁,让汉王朝一直不敢放松战备。到边

  汉朝初年,周边并不安定,特别是北方匈奴的威胁,让汉王朝一直不敢放松战备。到边塞作战需要长途跋涉,因此军队训练体力是重点,身体素质特别出色的人被晋升是很正常的事。《汉书》中记载有个叫甘延寿的人,就是通过投掷和跳高两项测试被提拔为羽林郎(皇家禁卫军),后来又凭借徒手搏斗测试提升为期门(皇帝侍从)。蹴鞠能培养士兵的奔跑、摔跤能力,又讲究规则,培养士兵遵守纪律,还能选拔人才,即刘向在《别录》中所说“练武士知有材也”,所以,蹴鞠在汉代军事练兵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不仅是正规军,在后备军中蹴鞠也是必备技艺。汉代的普通男子到了服兵役的年龄,都要接受两年的军事训练,学习“射御骑驰战阵”,回家以后随时等待应征入伍。等待期间,骑马射箭等功课是没条件复习的,踢球就成了保持体力和技能的最佳方式。直至汉末三国鼎立时期,《太平御览》中仍记载,在会稽郡“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这当然不会是会稽郡才有的情况。所以,在汉朝,如果你球踢得好绝对不用像高俅一样憋到碰见宋徽宗那天才出人头地。东汉末年,曹操的干儿子、南阳知名写手何晏在许昌皇宫内新落成的景福殿参观后,写下了《景福殿赋》,无意间留下了应该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描述有明确地址的足球场的文字。那么,汉代的球场到底什么样呢?

  首先肯定是大,不然不会称为鞠城。西晋陆机曾在诗文中说,东汉开国重臣马援的儿子马防家中建的鞠城“弥于街路”,也就是跟街道一样长。其次,鞠城是方形的,周围有围墙,鞠城中有十分华丽、势如鸟翼的附属建筑――鞠室,即“员鞠方墙”、“殿翼相当”。此外,如何晏所述,鞠城中有一个“左 右平”的检阅台,这个高台是供皇帝和大臣欣赏比赛的地方,左边有九级台阶供群臣步行,右边则是平的斜坡,供皇帝的辇车上下。汉朝每队的球员有12人,一半都是守门员。有人会觉得,设置6个球门太多了,但汉朝人讲究效法自然,其场地和人数是和天圆地方及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改了反而不伦不类。

  汉朝比赛已有裁判和副裁判,也有完备的规则。裁判要公正执法,不能吹黑哨,“不以亲疏,不有阿私”,让双方心服口服。当时比赛的具体规则现在已经无从可知,但以进球为目的、对抗激烈却是肯定的,双方都在找对方漏洞,跟打仗没什么区别。古代足球研究者、江苏师范大学的赵明奇教授考证资料认为,当时两名敌对球员相遇,在身体接触时可以相僻来摆脱。“僻”是汉代摔跤的方法,把对方摔倒后就有了进攻的机会,当然,下手轻重也要看裁判的脸色。由此,想象,当时球场上的招牌动作一定是擒敌拳式的抓腕砸肘、插裆扛摔甚至掏裆砍脖,当然也不会有人假摔,倒地完全是一种耻辱,又没点球,摔倒了只能拍拍屁股起来继续战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蹴鞠迷太后
汉武帝刘彻出宫蹴鞠的事,早有人报与太皇太后窦氏。开始窦氏不以为意,时间一长,这老太太就不高兴了。太皇太后把汉武帝叫到后宫,对他作了严厉的训话:“彻儿,听说你常常出宫蹴鞠,是真的吗?”汉武帝知道是瞒不过耳目灵通的老太太的,便说:“回太皇太后,有此事。”窦氏严肃地说:“你身为一国之君,不以国事为重,却把精力用到游戏上,成何体统?让文武百官和百姓们看到,也有损皇家威严。今后,未经我同意不得随意出宫蹴鞠。”“知道了。”汉武帝说,“可是,我喜欢蹴鞠游戏,再说蹴鞠也没什么不好。”太皇太后说:“你要是喜欢,可以找一些少年,到宫里来蹴鞠,供你观赏。我也可以顺便看看,蹴鞠到底有什么好玩的?”汉武帝听了,满心欢喜,忙说:“太皇太后说得是,我照办就是了。”武帝让韩嫣挑选了20几个会蹴鞠的青少年进宫,统一制作了服装。每天散朝之后,等文臣武将们了,武帝就把这帮蹴鞠少年召到玄武殿前,观看他们蹴鞠。武帝虽然也想蹴上两脚...
· 古代的蹴鞠是足球吗?古代蹴鞠发源自哪里?
古代的蹴鞠是足球吗?古代蹴鞠发源自哪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蹴鞠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民间就已经十分流行蹴鞠这样的娱乐游戏。宋朝时期出现了专门的蹴鞠组织和艺人,将蹴鞠发展成了一种体育项目。很多人会把古代的蹴鞠和现代足球联系起来,不过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并不是中国而是英国,其实蹴鞠和足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蹴鞠就没能发展成为现代足球呢?当你了解蹴鞠的规则后,就会知道想踢好蹴鞠可比足球难多了,蹴鞠申遗类别可是杂技。欧冠今天落下帷幕,利物浦以2比0战胜热刺,第6次夺得欧冠冠军,成为今天的全球热点,不管你是不是球迷,都会或多或少了解到这件事,足球无疑已是一项影响全球的竞技运动。对于球迷来说,你知道各大热门球队、足球明星,但是你了解过足球的前世今生吗?现代足球起源于14世纪的英格兰,而更早时期的足球前身是什么呢?国际足联认为足球的前身起源于中国的“蹴鞠”,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是无可厚非的。蹴鞠...
· 老臣现丑蹴鞠场
话说汉武帝听从太皇太后窦氏的懿旨,把那帮少年招进皇宫蹴鞠,惹得大家背后议论纷纷。但是,既然皇上、太皇太后喜欢看,谁也不敢当面反对,相反还得挑好听的话说。太尉田蚡说:“看蹴鞠让太皇太后变年轻了。”丞相窦婴说:“皇上以蹴鞠孝敬太皇太后,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位天子的孝心能过吾皇者。”汉武帝的宠臣董贤说:“蹴鞠乃古传技艺,理应发扬光大。”……汉武帝对这些话很是反感,他知道这班人是拍马屁,为的是讨好太皇太后,讨好自己。这董贤还仗着皇上宠着他,竟然派人搜罗了一帮会蹴鞠的人,养在自己府中,供自己观看。董贤这么做,主要目的是想显示自己。窦婴、田蚡知道后,很是看不过去。两人商量后,一起到汉武帝那里参上一本,一个说:“陛下,听说董贤招了一帮蹴鞠者养在府中。以臣看来,他这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另一个说:“陛下,这董贤一向好显示自己,他这样做,显然是向人们炫耀,皇上有的,他也要有。”汉武帝说:“朕喜欢看蹴鞠,难道就不...
· 清明节蹴鞠习俗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汉代蹴鞠游戏与中岳汉三阙
足球,是当今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一般人都知道现代足球发源于欧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可大家知道吗,足球实际上发源于中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踢球,中国古代社会叫做蹴鞠(cuju)。传说,蹴鞠起源于黄帝时期(距今四五千年)。汉代时,蹴鞠极为盛行。如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就非常喜欢踢球。此外,汉武帝以及大将卫青、霍去病等,不仅喜欢蹴鞠,而且把它列为军事训练项目之一。东汉中期,李尤写《鞠城铭》,讲述了汉代蹴鞠(足球)的场地、球具、队长、裁判、比赛规则、比赛道德等问题。据《鞠城铭》记载,汉代的蹴鞠,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球场两端各设一个同样的月状球门,竞赛双方各有6名队员,每队有队长、后卫、中锋和左右翼。双方努力争夺控球机会,将球踢向对方球门,进球多者为胜。这时的球,是在皮革内充毛发等物缝制而成。竞赛有一定的规章,有裁判员秉公执行。汉代蹴鞠(足球)盛行,尽管有文献记载,但人们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