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刘备病故曹操驾崩 孙权为这一天等了30年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9
转发:0
评论:0
刘备病故曹操驾崩孙权为这一天等了30年,核心提示:孙权熬死了曹操,熬死了刘备,天下的威胁已经解除,于是他才堂而皇之地

  核心提示:孙权熬死了曹操,熬死了刘备,天下的威胁已经解除,于是他才堂而皇之地“顺应天命” ,宣布称帝。

blob.png

网络配图

  一

  曹丕于 220 年代汉称帝,刘备于次年宣布称帝。而孙权从 211 年起, 一直以曹氏所封吴王的身份统治江东,直到 229 年, 孙权方才称帝。及其称帝时,刘备已死 6 年, 曹丕也死了 3 年。为什么孙权能够耐住性子,迟迟才称帝呢?

  二

  第一、担心蜀汉报复, 称臣曹魏减轻军事压力——刘备为夺回荆州,于(221年 7月, 不惜倾举国之精兵,与孙权交战。八月,孙权向魏称臣,刘晔建议乘机进攻孙权,曹丕未予采纳, 只想得渔翁之利, 遣封孙权为吴王。让孙权宽心的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的大权,迅速更变了与吴交恶的外交策略。建兴元年( 223) , 诸葛亮主动派邓芝为使节,与吴修好。直到此时,孙权方与魏绝交

  三

  第二、“称王” 与“称帝” 在名义上有很大的区别: 王者, 地方之霸主; 帝者,天下之共主。如果立即称帝, 天无二日, 孙权就要对全国进行宣传: 曹魏、 蜀汉的皇帝,均当为非法的皇帝, 而只有他孙权, 是合法的皇帝。唯有如此, 方才有“顺天应民” 的合法地位。若如此,就明摆着要与曹魏、 蜀汉对立。而只称王,没有关闭与魏进行外交斡旋的大门, 因而消解了来自中原曹魏的战争压力

blob.png

网络配图

  四

  第三、孙权虽然号为一代英主, 但他对自己的能力估计, 比较保守。孙策评价他说: “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 我不如卿。” 说明在孙策眼中,孙权不具备争夺天下的能力,而只具备保有江东的能力。而且,孙权本人只想划江而治, 成为偏霸之主。这与刘备兴复汉室,的理想截然有别。孙权没有统一天下之志。在与鲁肃的东吴版“隆中对”中,孙权从没提过统一天下的口号,也没有统一天下的计划和行动,可见孙权的政治理想,远非魏蜀皇帝可比。

  五

  第四、陈寿以勾践比拟孙权, 甚有理。因为勾践有过卧薪尝胆的行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屈膝事敌。孙权在夺回荆州后,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就屈膝降魏,与勾践屈膝事吴十分相似。陈寿评以勾践比权,诚非虚语”。可见孙权政治性格中存在可屈可伸的复杂性

  六

  孙权迟迟不称皇帝, 不仅与当时天下的政治形势有关,而且也与他的个人能力、 以及性格有关。事实上,孙权称王或称帝,与其统治的区域大小没有区别,与其统治的民众多少也没有区别,有区别的只是政治上的名声。因此, 孙权以务实的态度,来对待称帝问题。

blob.png

网络配图

  七

  那么,孙权为何要在吴黄龙二年( 229) 称帝呢?,因为曹魏第一代皇帝已死,而少有政治实践经验的新皇帝刚刚即位;蜀汉要北伐, 而蜀汉实力很弱, 根本不可能与吴为敌了。相反, 蜀汉北伐, 还需要得到吴的大力支持。当孙权已感觉蜀的威胁已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称帝,再无危险,于是才堂而皇之地“顺应天命” ,宣布称帝。由此可见, 孙权在称帝一事上,极为小心,非常稳重, 表现出隐忍可屈的性格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曹操驾崩刘备病故:孙权为这一天已等了30年
孙权熬死了曹操,熬死了刘备,天下的威胁已经解除,于是他才堂而皇之地“顺应天命”,宣布称帝。网络配图一曹丕于220年代汉称帝,刘备于次年宣布称帝。而孙权从211年起,一直以曹氏所封吴王的身份统治江东,直到229年,孙权方才称帝。及其称帝时,刘备已死6年,曹丕也死了3年。为什么孙权能够耐住性子,迟迟才称帝呢?二第一、担心蜀汉报复,称臣曹魏减轻军事压力——刘备为夺回荆州,于(221年7月,不惜倾举国之精兵,与孙权交战。八月,孙权向魏称臣,刘晔建议乘机进攻孙权,曹丕未予采纳,只想得渔翁之利,遣封孙权为吴王。让孙权宽心的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的大权,迅速更变了与吴交恶的外交策略。建兴元年(223),诸葛亮主动派邓芝为使节,与吴修好。直到此时,孙权方与魏绝交。三第二、“称王”与“称帝”在名义上有很大的区别:王者,地方之霸主;帝者,天下之共主。如果立即称帝,天无二日,孙权就要对全国进行宣传:曹魏...
· 曹操刘备去世,孙权为何还是没能统一三国?
曹操刘备去世,孙权为何还是没能统一三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众所周知,三国时代英雄辈出风起云涌。自从黄巾起义之后,天下群雄逐鹿,目的无非就是一个,夺取天下,成为天下共主,成就一番霸业。而在这其中,最后脱颖而出的,毫无疑问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大家都知道,这三个人可以说是三国时代的枭雄。孙权占据江东,刘备占领西蜀,曹操一统北方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都是十分的强势,三分天下的格局也由此而确立。从此来看这三个人可以说是非常的强悍了,毕竟在那种乱世的情况下。这三个人打出了各自的基业,成就了一番事业。而在这其中,曹操因为头风病英年早逝。而刘备因为征讨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最后死在了白帝城。而最后一位,东吴大帝孙权却是活得长久,在二者去世三十年之后才驾鹤西去。可以说是最长寿的诸侯了,前文已经说过,曹操刘备早逝,为什么东吴孙权三十年无法呢?其实原因有三:其一,东吴自身实力较弱。其...
· 三国雄主曹操和刘备死后孙权为何不能
赤壁之战后,曹操步伐终止,天下三分鼎立,曹操和刘备,以及孙权乃当世雄主,开创三国时代,不过,曹操和刘备,并没有孙权寿命长,分别在公元220年、公元223年,相继离世。然而孙权却活70岁,为什么孙权在曹操和刘备都不在的情况下,不能?网络配图孙权作为一代雄主,连曹操都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加上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孙权可以说实力强劲,为什么就不能在执政的数十年里一统三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孙权综合实力不强,缺乏进取心东吴政权的人才以及综合实力相对曹魏而已,比较薄弱,大部分的贤才都是孙坚和孙权的旧部,江北流亡人士。但是在孙权称帝之际的时候,孙权麾下的大将周瑜、吕蒙、程普、甘宁等都已经去世,加上江东士族和山越的牵制,导致东吴的进取心不足,勉强自保。加上,三国时代,华夏的政治中心仍旧是以洛阳京畿为主,而长江流域的发展不够普及,在持久的对抗之中,东吴的势力越来...
· 孙权的简介孙权为何要放走刘备?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建立了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赤壁大战之前,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暂时依附了东吴的孙权。赤壁大战胜利后,周瑜率领军队攻打江陵,夺取荆州江北之地。曹操由于战船被烧,陆上兵士又大部分染上了瘟疫,基本上处于守势。刘备为了有一块自己的立足之地,只好亲自去见孙权,向他讨一个荆州刺史。周瑜认为,刘备是天下枭雄,再加上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一定不...
· 刘备迎娶孙尚香,孙权为何不诛之?
三国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说白了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台戏。在这三个人中孙权的出身最高,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周瑜本来是给孙权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这孙权才把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那为何刘备来江东迎娶孙尚香的时候孙权不乘机杀了他?孙权不杀刘备主要有一下三点原因:1、诸葛亮识破周瑜的计谋后,安排赵云随同刘备前去江东迎娶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赵云在长坂坡一战中单骑救幼主阿斗之后,赵云的威名远播,连曹操账下能人甚多都拿赵云没有办法,所以孙权对此还是有所顾忌的;2、诸葛亮设妙让刘备得以拜会周瑜的岳父乔玄,又通过乔玄提前与孙权的母亲吴国太见面,博得吴国太的欢心,吴国太见到刘备,大为欢喜,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3、在自己的妹妹孙尚香与刘备成亲后,孙权不得不有所顾忌,毕竟如今妹妹的遭遇是自己造成的,所以孙权为自己妹妹的幸福,也不得不让刘备回去。综合以上三点,所以说孙权到最后只能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不得不放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