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嬴虔是什么下场?商鞅为什么要对他施以劓刑?

2016-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5
转发:0
评论:0
嬴虔是什么下场?商鞅为什么要对他施以劓刑?,对商鞅为何非要对秦孝公的大哥嬴虔施以劓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

  对商鞅为何非要对秦孝公的大哥嬴虔施以劓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商鞅的第一波法令刚刚颁布,就有数以千计的老百姓在国都说新法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在秦黑眼中,敢这么诋毁秦法,商鞅还不得把他们全都抓起来严厉审问?可商鞅真是聪明绝顶,他看穿了,这些人,极有可能是被贵族煽动的,如果收拾了他们,正中自己那些的下怀,一下子处罚上千人,那些很可能借此向商鞅发难,趁着商鞅根基还不稳,直接就把他给赶下台。于是乎,干脆躲起来不理他们,来个冷处理。这上千老百姓来请愿,结果商鞅居然躲起来了,犹如千钧重拳一下子打在了空处,见也见不到商鞅,而新法带来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这件事情很快就不了了之。

image.png

  这一关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可随后不久,商鞅又迎来了一个大难题:太子犯法了。具体犯的是什么法,史书中没有记载,不过,太子犯法的时候,秦孝公才24岁,24岁的人能有多大的孩子?也就四五岁罢了!四五岁的小孩子,就是打心眼里想犯法,他又能犯什么法?还不是老师教唆的?就算不是老师教唆的,也是老师管教不严,这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太子是国家的未来,你不教育好太子,本来就该处罚。于是,商鞅处罚了太子的两个老师,处公孙贾黥刑,公子虔受了什么刑,史书中没有记载,不过考虑到十几年后,公子虔再度犯法,那时候商鞅才判了他劓刑(割掉鼻子),所以,在太子犯法的时候,公子虔受的刑罚肯定比割鼻子轻得多,应该也比公孙贾的黥刑轻。

  由此可见,对于太子犯法的这个案件,商鞅处理得可以说是十分公平,但商鞅自己可能也没料到,现在的这个太子,以后继位成为秦惠文王之后,立刻联合公子虔,对自己举起了屠刀,这是后话了。

image.png

  小说《大秦帝国》中,因为主题是阳谋精神,所以,孙皓晖老师对太子犯法的这个事件进行了很巧妙的改编,首先就是增大了秦孝公的年龄,使得太子的年龄也可以增大,变成了十几岁的孩子,太子犯的罪,给设置成了受人蒙蔽,滥杀无辜。公子虔也并不是历史中的阴险小人,而是因为在太子犯法的这件事情上躺枪,这才开始痛恨商鞅。(小说中改编得是比较合理的,但电视剧中,却加入了公子虔申请用砍手砍脚来代替,商鞅不同意,还有一旦商鞅先死去,公子虔会杀掉秦孝公的这个设置,这两个地方处理得不好。商鞅绝不是那么迂腐的人,不同意用砍手来代替割鼻子,公子虔在小说中的复仇只针对商鞅,却不会动摇秦帝国的根基,电视剧中把公子虔的境界拉低了不少。)

image.png

  《大秦帝国》小说和第一部电视剧都是少见的,但有人却因为孙老师的改编,认定商鞅刻薄寡恩,冷酷无情,迂腐不堪。孙老师自己知道了,恐怕也只有苦笑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劓刑
受刑人士魏美人,楚怀王的一位宠妃。秦国公子虔拜占庭帝国皇帝赫拉克洛纳斯
· 赢驷为什么要对商鞅处以车裂之刑商鞅之死是必然吗
大批能臣造就了秦国在惠文王时代的辉煌,也反映了秦惠文王的识人驭人的本领。秦惠文王即位后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商鞅变法后,秦国有了一个比较严格规范的法治系统,这个强大的法制系统只求法不讲理,对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不论因何触法,只要违反秦国法规就得受罪,没有任何理由,一时间之间多少人因此饱受皮肉之苦或是亡命天涯,而对统治者的约束是最触痛他们的,太子不留神犯法,商鞅竟刑其大夫,黥其师,此举不可不说是大胆之举,不懂得变通的商鞅为自己的死设了个死套,换句话说商鞅的死是必然的。一登上王位的秦惠王赢驷就处决了商鞅,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商鞅已成为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贵族们不敢对王权发出不满,但要把这种不满发泄在商鞅身上,所以秦惠文王刚刚即位,商鞅就被诬告谋反,为了处理好王权和贵族的关系,秦惠王赢驷不得不让商鞅死,以此安抚阶级的情绪。商鞅变法一开始就引起大量秦国老贵族的利益...
· 赢驷为什么要对商鞅处以车裂之刑商鞅之死是必然吗
大批能臣造就了秦国在惠文王时代的辉煌,也反映了秦惠文王的识人驭人的本领。秦惠文王即位后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商鞅。商鞅变法后,秦国有了一个比较严格规范的法治系统,这个强大的法制系统只求法不讲理,对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不论因何触法,只要违反秦国法规就得受罪,没有任何理由,一时间之间多少人因此饱受皮肉之苦或是亡命天涯,而对统治者的约束是最触痛他们的,太子不留神犯法,商鞅竟刑其大夫,黥其师,此举不可不说是大胆之举,不懂得变通的商鞅为自己的死设了个死套,换句话说商鞅的死是必然的。顾全大局一登上王位的秦惠王赢驷就处决了商鞅,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商鞅已成为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贵族们不敢对王权发出不满,但要把这种不满发泄在商鞅身上,所以秦惠文王刚刚即位,商鞅就被诬告谋反,为了处理好王权和贵族的关系,秦惠王赢驷不得不让商鞅死,以此安抚阶级的情绪。商鞅变法一开始就引起大量秦国老贵...
· 司马迁为什么被施以宫刑?太史公这刑受得不冤!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迁。电视剧《汉武大帝》第一集中老迈的司马迁去叩见汉武帝,而亮点在于镜头里的司马迁居然留了一撮山羊胡子,感觉有哪里怪怪的……众所周知,太史公,又因囊中羞涩没钱赎罪,然“草创未就,不甘赴死”,所以在死刑和宫刑中选择了后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了完成父亲遗愿而忍辱负重,和一些人的印象不同,宫刑大辱其实是太史公自己的选择,而且细细研读史书,司马迁遭此劫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作的。此事还要从汉将李陵投降匈奴说起。李陵——此人倒也是将门之后,祖父是“飞将军”李广,因作战不力自裁于大汉边疆,父辈三人尽是早死、病死、冤死,是以家道中落,李家到李陵这一辈并无甚建功立业之人,这也给李陵后来的急公进取埋下了伏笔。年少失怙、心高气傲的李陵很受汉武帝宠幸,年少时即是御前侍卫,还曾多次领命带轻骑深入匈奴腹地执行侦察任务,而后更是率五千精兵驻防张掖、酒泉。年纪轻轻便...
· 公子虔是害死商鞅的凶手吗?真相是什么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商鞅之死的主谋是谁?不是公子虔和秦惠文王,他才是。公元前338年,全力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了,太子嬴驷继位,是为秦惠文王。秦孝公一死,常年杜门不出的公子虔马上跳将出来,污蔑商鞅反叛,而秦惠文王也不辨真假,立即就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离了秦国,然后被抓回来,处以车裂之刑,商鞅就这样死了。一切来得如此突然,却又行云流水般的进行着。仿佛,一切早已被设计好,秦孝公的死就是计划开始执行的信号一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针对商鞅,早已设计好的局。至于谁是设局者?真相或许出乎你的意料。车裂商鞅是否真的反叛了呢?事实上,商鞅并没有反叛。在秦国与魏国河西的河西大决战中,商鞅手握兵权,秦国在商鞅的带领下成功的打败了魏国。商鞅在此战中居首功,因此被秦孝公封在商地,看似商鞅得到了封赏,事迹上秦孝公借此收回了商鞅的兵权。从此之后,商鞅手里无兵权。既然商鞅无兵权,诬告商鞅反叛就纯属无稽之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