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潘濬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2
转发:0
评论:0
生平早年事绩潘濬二十岁时师事于宋忠,并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山阳人王粲赏识,因而知名,不到三十岁就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当时沙羡县长贪污腐败,被潘濬审查处死,使得全郡震惊恐惧。后来担任湘乡县令,治理颇有名声。刘备统治荆州后,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入蜀后又将潘濬留下管理荆州事务。潘濬与奉刘备命持节领荆州的关羽不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将领官员全都归附,而潘濬却称疾不见。孙权亲自登门拜访,潘濬仍涕泪交横,伏床不起,孙权以观丁父、彭仲爽等俘虏出身的楚地先贤为例安慰潘濬,又派人以手巾帮他擦脸,潘濬才下地拜谢,并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告诉孙权,被拜为辅军中郎将,之后又升迁至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奋武中郎将芮玄死后统领他的军队,屯夏口,之后主要与陆逊屯驻武昌,管理荆州事务。平定蛮夷武陵从事樊伷,企图煽动五溪蛮夷将武陵献给刘备,孙权询问潘濬,潘濬认为派五千人就够了,孙权问为何轻视...

生平

早年事绩

潘濬二十岁时师事于宋忠,并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山阳人王粲赏识,因而知名,不到三十岁就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当时沙羡县长贪污腐败,被潘濬审查处死,使得全郡震惊恐惧。后来担任湘乡县令,治理颇有名声。刘备统治荆州后,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入蜀后又将潘濬留下管理荆州事务。

潘濬与奉刘备命持节领荆州的关羽不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将领官员全都归附,而潘濬却称疾不见。孙权亲自登门拜访,潘濬仍涕泪交横,伏床不起,孙权以观丁父、彭仲爽等俘虏出身的楚地先贤为例安慰潘濬,又派人以手巾帮他擦脸,潘濬才下地拜谢,并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告诉孙权,被拜为辅军中郎将,之后又升迁至奋威将军,封 常迁亭侯 ,奋武中郎将芮玄死后统领他的军队,屯夏口,之后主要与陆逊屯驻武昌,管理荆州事务。

平定蛮夷

武陵从事樊伷,企图煽动五溪蛮夷将武陵献给刘备,孙权询问潘濬,潘濬认为派五千人就够了,孙权问为何轻视他,潘濬回答:“樊伷颇能卖弄唇舌,实际上却没有辩论之才,先前曾为州中人士准备宴会,但是到了中午都还没有东西吃,十几个人就自行离开了,这就如同只看到侏儒的一部分,就可以得知全貌一样。”孙权大笑,派遣潘濬统领五千人前往,果然斩杀平定樊伷。

孙权称帝后,官拜少府,进封 刘阳侯 ,随后又担任太常,黄龙二年,率领五万人平定五溪蛮夷的叛乱。潘濬治军严明,斩杀、俘虏的敌军数以万计,是以五溪蛮夷衰弱,一方宁静。当时骠骑将军步骘屯沤口,请求招募诸郡以增加兵力。孙权问潘濬的意见,潘濬说:“豪将在民间,耗乱为害,加上步骘有名有势,是被身边的人谄媚,因此不可同意。”于是孙权听从潘濬的建议。

为官正直

孙权喜欢射雉,潘濬劝谏,孙权说:“上次与你相别后,就没有像以前那么常射雉了。”潘濬说:“天下未定,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射雉又不是什么要紧事。弦和弓坏了都能造成伤害,请您为臣停止这种行为。”接着就亲手将用雉鸡羽毛做的车盖弄坏,于是孙权就戒了射雉的喜好。

潘濬奉行法律而不畏他人议论,如中郎将豫章人徐宗虽然是名士,但放纵部下,不奉节度,于是潘濬杀了他。潘濬亦观人于微,降臣隐蕃以辩才而令豪杰向他交好,潘濬之子潘翥也跟他结交,潘濬知道后,写信痛骂儿子一顿,当时的人都觉得潘濬莫名其妙,直到隐蕃图谋叛变被杀,众人才信服。

235年,潘濬的表哥蒋琬升任蜀汉大将军,有间谍谣传潘濬派遣密使联络蒋琬,打算投奔蜀汉。武陵太守卫旌上表告诉孙权,孙权说:“承明不会做这种事。”并且免除卫旌的官位。

孙权宠信校事吕壹,吕壹为人刻薄,用法严酷,又操弄权势,潘濬与陆逊对于他的作为感到忧虑,说到伤心处还以泪洗面,甚至感到不安与恐惧。吕壹门客犯法,被建安太守郑胄收押并且考问至死,吕壹怀恨在心,于是诽谤郑胄,孙权大怒,因而召回郑胄,有赖潘濬、陈表为之请命才得以释放。

236年,吕壹弹劾丞相顾雍和左将军朱据,二人下狱。黄门侍郎谢厷问吕壹:“顾公的事如何?”吕壹回答:“情况不太可能好。”谢厷又问:“那么顾公被免职的话,谁会代替他?”吕壹没有回答,谢厷说:“会不会是潘太常?”吕壹过了良久才说:“你说的很有可能。”谢厷说:“潘太常恨你切齿,只是路远没机会而已。今天他一但接替顾公,恐怕明天就打击你。”吕壹大为害怕,于是顾雍的事便不了了之。之后潘濬请求朝见孙权,想要极力劝谏,到了之后听说太子孙登早就说过很多次但都不被接受,于是大规模宴请百官,打算在宴会中亲手杀死吕壹,可惜事迹败露,吕壹借口生病不去。潘濬只好趁著每次近见孙权的时候,大力陈述吕壹的奸险,因此吕壹受到的宠幸逐渐衰微,最后被诛杀。潘濬为人刚正不阿,甚至连有名声的人后代亦不予宽恕,重安县长陈留人舒燮因罪而下狱,潘濬想将他依法处置,经孙权堂侄孙邻劝解,潘濬才打消念头。

潘濬于赤乌二年(239年)逝世,由儿子潘翥继承爵位。

子女

潘翥,潘濬之子,骑都尉,后代领兵。

潘秘,潘翥之弟,官至尚书仆射,荆州大公平。娶孙权甥女陈氏。

潘氏,潘濬之女,嫁给建昌侯孙虑。

评价

陈寿:“潘濬公清割断,陆凯忠壮质直,皆节概梗梗,有大丈夫格业。”

步骘:“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宜各委任,不使他官监其所司,责其成效,课其负殿。此三臣者,思虑不到则已,岂敢专擅威福欺负所天乎?”

陆机:“政事则顾雍、潘濬、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

杨戏:“古之奔臣,礼有来逼,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自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

参考资料

《三国志‧吴书‧潘濬陆凯传》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三国志‧吴书‧张昭等传》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三国志‧蜀书‧邓芝等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梁濬
梁濬(1703—1742),字文川,小字照庆,号南原,一号秋谷,自号秋谷居士。援例捐国子生,夙承家学,幼即负诗名。性喜交游,屡应乡试不第,遂归葺一亩园,与诸友结味外小社。诗酒相娱,虽病不废。工书法,间作小词,古文谨严有度。著《言志山房诗稿》、《南原文钞》、《秋谷尺牍》、《漱芳诗余》、《秋谷诗话》等。
· 张濬
晚唐左仆射、宰相张濬简介,张濬是个怎么样的人?张濬,河间人(实为宿州符离人,郡望河间)。祖仲素,位至中书舍人。父镣,官卑,家寓州。濬倜傥不羁,涉猎文史,好大言,为士友之所摈弃。初从乡赋随计,咸薄其为人。濬愤愤不得志,乃田衣野服,隐于金凤山,学鬼谷纵横之术,欲以捭阖取贵仕。僖宗时拜平章事、判度支。后杨复恭当权时被罢免。昭宗时复用为宰相、判度支。乾宁三年,授左仆射致仕,乃还洛阳,居于长水县别墅。天复三年十二月晦夜,被朱全忠密令劫杀于住所。生平乾符中,枢密使杨复恭因使遇之,自处士荐为太常博士,累转度支员外郎。黄巢将逼关辅,濬托疾请告,侍其母,挈族避乱商州。贼犯京师,僖宗出幸,途无供顿,卫军不得食。汉阴令李康献糗饵数百骡纲,军士始得食。僖宗召康问曰:“卿为县令,安操心及此?”康对曰:“臣为尘吏,敢有此进献?张濬员外教臣也。”帝异之,急召至行在,拜兵部郎中。未几,拜谏议大夫。其年冬,宰相王铎至滑台,...
· 丘濬
生平早年聪敏却丧父,其母李氏教之读书,过目成诵。因家贫无书,曾走数百里借书。正统九年(1444年)广东乡试中举第一(解元),三年后,入国子监。景泰五年(1454年),等甲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参与《寰宇通志》的编纂。后进翰林院侍讲,参与编写《明英宗实录》,之后进侍讲学士。《续通鉴纲目》成,擢学士,迁国子监祭酒,后进礼部右侍郎,掌祭酒事。明孝宗时期,其上书《大学衍义补》,后进礼部尚书,掌管詹事府事。后参修《宪宗实录》,充副总裁。弘治四年,书成,加封太子太保,后命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弘治六年,因目疾免朝参。之后因事被言官弹劾,明孝宗不问。之后加少保。弘治八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赠太傅,谥文庄。丘浚葬于海南琼山郊水头村,丘浚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作丘濬推崇理学,撰有《伍伦全备记》,写伍伦全、伍伦备一家满门忠孝事,宣扬封建教化,徐复祚批评此剧“全是措大书袋子语,陈臭腐烂,令人呕秽...
· 杜濬
生平明崇祯时太学生;明亡后,寓居于江宁(今南京)四十余年,入清不仕,一生穷困潦倒,家贫至不能举火;有人欲代申请免征“房号银”,因耻居官绅之列,坚决拒绝。钱谦益与杜有交情,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三联书店版,页1106)云:钱杜往来唱酬,必非止寻常文酒之交际。杜濬诗学杜甫,五言律诗尤佳,吴伟业曾说:"“吾五言律得茶村《焦山》诗而始进。”,部分作品流露出眷恋明室的感情;著有《变雅堂集》等。
· 韩濬
韩濬,唐朝诗人。生卒年月,籍贯生平不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