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大多伦多地区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9
转发:0
评论:0
概览大多地区是由多伦多市及以下各区组成:“GTA”一词首见于一份在1980年代中期就区内地方行政架构重组问题而发表的报告中,其后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并被省政府定为一个正式的规划范围。虽然哈密尔顿市与多伦多市及其近郊城镇关系密切,但大多伦多地区公认的覆盖范围多年来一直没有包括该市。然而,随着城市带不断发展,大多地区和哈密尔顿市从2000年代起在区域规划和公共政策等范畴内被一并研究,多个政府机构亦开始使用大多伦多暨哈密尔顿地区(GreaterTorontoandHamiltonArea,简称GTHA)一词来表达大多伦多地区和哈密尔顿市(包括前温特沃斯县)所覆盖的范围;此区域于2008年约有6,539,700名居民。“GTHA”一词目前尚未被民众广泛使用。另外,“大金马蹄地区”(GreaterGoldenHorseshoe)从2006年起亦开始应用在地方规划的范畴中;此词亦涵盖巴里市、贵湖市和尼亚...

概览

大多地区是由多伦多市及以下各区组成:

“GTA”一词首见于一份在1980年代中期就区内地方行政架构重组问题而发表的报告中,其后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并被省政府定为一个正式的规划范围。虽然哈密尔顿市与多伦多市及其近郊城镇关系密切,但大多伦多地区公认的覆盖范围多年来一直没有包括该市。然而,随着城市带不断发展,大多地区和哈密尔顿市从2000年代起在区域规划和公共政策等范畴内被一并研究,多个政府机构亦开始使用 大多伦多暨哈密尔顿地区 (Greater Toronto and Hamilton Area,简称GTHA) 一词来表达大多伦多地区和哈密尔顿市(包括前温特沃斯县)所覆盖的范围;此区域于2008年约有6,539,700名居民。 “GTHA”一词目前尚未被民众广泛使用。

另外,“大金马蹄地区”(Greater Golden Horseshoe)从2006年起亦开始应用在地方规划的范畴中 ;此词亦涵盖巴里市、贵湖市和尼亚加拉区等地。然而,安省政府其它部门(如财政厅)仍然使用“GTA”一词。

历史

大多伦多地区

  1880年代约克县地图

在欧洲人抵达现大多伦多地区前,该带是多个原住民族的聚居地:中立原住民族 、塞尼卡族、莫霍克族和休伦族曾于不同年代定居于此。 密西沙加族则于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抵达该带,并赶走原居于此的易洛魁人。 欧洲人亦于17世纪抵达现多伦多一带。

连接安大略湖、锡姆科湖和大湖区上游处的一条水陆联运路线由此而过,叫做多伦多运输线, 令此处成为法裔皮草商人进行交易的要点。 法国于1720年代在此处建立皇家仓库(于数年间被遗弃),再于1750年代建立一个要塞,却于七年战争期间被英军毁掉, 战争过后此处亦归英国所有。

美国独立战争过后,大批忠于英国的十三州殖民地居民迁居此处,为现大多伦多地区带来第一波欧洲裔移民潮。 英国政府于1787年从密西沙加族购入超过25万英亩(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史称多伦多购地。 约克县随后于1792年成立,范围一度覆盖现多伦多市、荷顿区、皮尔区、约克区、以及杜林区小部分地区。 约克镇(现多伦多市)于1812年战争中被美军破坏。

温特沃斯县和荷顿县于1816年脱离约克县,自组地方行政架构。 上加拿大叛乱其后在约克县爆发,由威廉·莱昂·麦肯齐带领民众反抗英国殖民政府。 安大略县和皮尔县于1851年脱离约克县, 而约克县位于士刁士大道以南的地段(即多伦多市及其内圈近郊城镇)则于1953年脱离约克县,并改组成大多伦多市。 大多伦多市成立后,约克县的县治从多伦多迁往纽马克。大多伦多市政府亦有权操控邻近城镇(如旺市、万锦和皮克灵等)的规划事务,但那些城市却不在大多市的正式管辖范围以内。

大多市原先由旧多伦多市、五个乡(东约克、怡陶碧谷、北约克、士嘉堡和约克)以及另外七个村和镇组成;那七个村镇于1967年并入旧多伦多市和上列五乡。 约克县的余分则于1971年改组成约克区。 北约克、约克、怡陶碧谷和士嘉堡于1980年代先后改设市,而此四市联同旧多伦多市、东约克和大多市的行政架构于1998年合并成新的多伦多市。

多伦多人口普查都会区

大多伦多地区

  多伦多人口普查都会区(红色为多伦多市)

大多伦多地区与由加拿大统计局界定的多伦多人口普查都会区(TorontoCensus Metropolitan Area)有所重叠,但部分在大多伦多地区覆盖范围内的城镇则不被归入普查区之内,两者的定义因此并不一致。据2006年人口普查所示,普查区的面积有5,904平方公里,人口则有5,113,149人 ,两项数据皆较大多伦多地区为少。奥沙华和布灵顿皆属大多伦多地区,但前者构成一个独立的普查区,而后者则属哈密尔顿普查区。 其他多伦多普查区内的城镇(如锡姆科县的新特坎瑟斯和德芙灵县的芒挪乡)则不属大多伦多地区。

其它邻近的地区(如哈密尔顿、巴里、圣凯瑟琳-尼亚加拉和基秦拿-滑铁卢)不属大多伦多地区或多伦多普查区,而各自构成独立的普查区。 上列各地区联同大多伦多地区构成北美第七大都会区-金马蹄地区。哈密尔顿、奥沙华和多伦多三个普查区再加上布洛克和史乔各的总人口在2006年达6,170,072人。

 

经济

大多伦多地区

 福特汽车位于奥克维尔的厂房

大多地区是北美第三大金融中心。 区内的劳动人口约有290万人,并有超过10万间公司提供就业机会。 大多地区的本地生产总值(GDP)达3230亿加元,占全国GDP约20%;而区内GDP从1992年至2002年间平均上升4.0%,较全国平均的3%为高。 加拿大众公司总部中40%是位于大多地区以内。 现时大多地区内51%雇员从事服务性行业;19%从事制造业;17%从事零售及批发业;8%从事运输、通讯和公用事业;5%从事建筑业。

此外,服务性行业占区内GDP逾72%。 当中,金融业占区内GDP约25%,是区内的最大行业。 加拿大五大银行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以及其母公司TMX集团)的总部均设于多伦多的金融区,而总部位于卡加利的TSX创业交易所亦于多伦多设有办公室。

大多地区是北美继底特律后第二大汽车业中心。通用汽车、福特和佳士拿的加拿大分公司一共在区内营运六间生产工场,而本田和豊田的加拿大分公司亦在GTA外围设厂。此外,大多地区也是多间汽车公司的加拿大总部所在。 汽车业占区内GDP约10%。

此外,万锦也是加拿大的高科技重镇之一。

电话地区编号

直到1993年为止,整个大多地区都是使用“416”电话区号。随着以“416”为首的电话号码日渐不敷应用,大多地区也在1993年被一分为二:多伦多市继续使用416电话区号,而大多地区的其他城镇则转用905电话区号。使用905区号的城镇主要都是多伦多市的卫星城镇,且发展密度较多市低,与使用416区号的多市形成强烈对比。而“416地区”和“905地区”亦渐渐引伸成“多市以内”和“多市以外/卫星城镇”的代名词,被大多地区内的媒体和居民广泛应用。905区号的覆盖范围其实比大多地区为广;部分使用905区号的城镇(如尼亚加拉区和合普港)并不是大多地区的一部分。此外,约克区和杜林区有一部分是使用705区号,而皮尔区和荷顿区也有一部分是使用519区号。

随着对新电话号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大多地区也于2001年新增了两个区号:647区号与416区号重叠,而289区号则与905区号重叠。另外,从2006年起,226区号也与519区号重叠,249区号也将于2011年3月开通,与705地区重叠。而2013年3月开始,现有的416/647区域将新增437区号 ,905/289区域将新增365区号,此区域将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同时拥有三个区号的地区,造成共有十个区号覆盖大多地区的情形。

交通

公共交通

大多伦多地区

  GO通勤铁路湖滨西线

GO运输系统为大多地区提供通勤铁路和公车服务,连接多伦多市中心及其卫星城镇。此外,大多地区内也有多个市营和区营公交系统,为各城镇提供内部公交服务 :

宾顿公车局(Brampton Transit)

布灵顿公车局(Burlington Transit)

杜林区公车局(Durham Region Transit)

苗顿公车局(Milton Transit)

密西沙加公车局(Mississauga Transit)

奥克维尔公车局(Oakville Transit)

多倫多公车局(Toronto Transit Commission)

约克区公车局(York Region Transit)

上列机构皆各自为政,但随着大多伦多暨哈密尔顿地区的区域性交通规划机构Metrolinx投入运作,各公车局日后可望在Metrolinx的架构下加强彼此间的合作。 此外,Metrolinx亦推出了Presto智能卡,现时已试行于区内部分公车局,将来可望于大多伦多地区各公交系统之间通行。

高速公路

大多伦多地区

  401号省道是大多伦多地区的主要干线之一。

大多地区亦拥有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高速公路网,由多条省级和市级高速公路构成,如下:

400号省道 (约克区、多伦多市)

401号省道 (杜林区、多伦多市、皮尔区、荷顿区)

403号省道 (皮尔区、荷顿区)

404号省道 (约克区、多伦多市)

407号省道 (杜林区、约克区、皮尔区、荷顿区)

409号省道 (多伦多市)

410号省道 (皮尔区)

427号省道 (约克区、多伦多市)

伊利沙伯皇后道(皮尔区、荷顿区)

嘉甸拿高速公路(多伦多市)

当河谷园林公路(多伦多市)

亚伦大道(多伦多市)

当中401号省道不但是区内要道之一,更是安省最长和世上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 .

航空

大多伦多地区

  位于密西沙加市的皮尔逊国际机场是大多地区的主要机场。

坐落密西沙加市的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不但是大多伦多地区的主要机场,更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机场; 此机场由大多伦多机场管理局营运。哈密尔顿的约翰·C·蒙罗国际机场也提供少数国际航线以及廉价航线和包机服务,并且是皮尔逊机场的替补机场。 位于多伦多群岛的多伦多市中心机场主要用于短途航线和小型民航。 机场代码“YTO”覆盖了皮尔逊机场、市中心机场和位于万锦的巴顿维尔市立机场。除此之外,大多地区亦拥有其它小型机场。

随着皮尔逊机场的流量逐渐饱和,大多伦多机场管理局亦开始探讨在皮克灵兴建一个新机场;机管局亦表示新机场可以刺激大多地区东部的经济发展。

参见

南安大略

备注

^a - 使用“大多伦多暨哈密尔顿地区”的机构包括区域性交通规划机构Metrolinx 、安省能源及基础建设厅 以及荷顿区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多伦多
历史在欧洲人最初到达现在多伦多的位置时,附近有休伦部落居住。该部落在当时已经替代了从前1500年就在此居住的易洛魁族。“Toronto”可能是由易洛魁语系词汇tkaronto(表示“有生长在水中的大树的地方”)派生而来。这是指现时锡姆科湖的北端,休伦族人种植了树苗来包围鱼群的地方。从安大略湖到休伦湖的一条水陆联运的路线由此而过,叫做多伦多运输线,将这个名字广为传播。多伦多1894年地图1750年,法国商人在今日加拿大博览会(CNE)会场的位置建立了一个要塞(FortRouillé),但在1759年将它废弃了。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忠于帝国的殖民者逃亡到安大略湖北面的未开发地区定居。1787年,英国人同土著密西沙加人商定购买相当于现时多伦多市和约克区的地区,因此在多伦多地区得到了多于25万英亩(约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1793年,总督约翰·格雷夫·锡姆科在已有的定居点上建立了约克镇,以约克...
· 多伦多全科医院
历史这座医院刚成立时只是一个小棚,于1812年战争期间用作军事医院。该院于1829年正式成为一永久性机构-约克综合医院-并选址于西姆科街和国王街的交界处。该院于1913年迁至现址,并于往后多年陆续进行多项扩建及改善工程。医院的新大楼于2002年落成,而于1913年落成的旧大楼(前称书院街翼)则成为“MaRS发现区”医学研究机构的总部。图片多伦多全科医院急症室。1895年的多伦多全科医院。从书院街和大学路的东北角看前多伦多全科医院大楼。原多伦多全科医院大楼(1860年代)。多伦多全科医院多伦多全科医院多伦多全科医院多伦多全科医院位于发现区的MaRS标示,多伦多全科医院位于发现区的MaRS标示,多伦多全科医院对外连结多伦多综合医院网站坐标:43°39′32″N79°23′19″W/43.658977°N79.388505°W/43.658977;-79.388505
· 多伦多地铁
路线多伦多地铁路线地图历史央街线于联合车站前进行的央街地铁线工程(摄于1950年)告罗士打制的G系列列车是多伦多地铁的第一代列车。多伦多市于20世纪初叶开始认真考虑于市内南北交通要道央街地底兴建地下铁路,以取代接近饱和的央街路面电车线。然而,市民于1912年举行的公投中否决了兴建地铁,而兴建地铁的呼声其后亦逐渐消退。二战期间,多伦多市固有的道路网和路面电车系统开始无法应付从北部市郊往多伦多市中心上班的通勤客流量,而当局亦忧虑战后私家车使用率飙升将令市内交通瘫痪。有见及此,TTC成立了一个捷运部门,并于1942年至1946年间研究不同方案。当局最后决定于央街以明挖回填方式兴建地底隧道,连接市中心联合车站和艾灵顿路(EglintonAvenue),并派遣路面电车车辆行驶此隧道。方案并包括于皇后街和央街交界一带兴建一条短隧道让皇后街上的电车线行驶。市民于1946年1月1日举行的公投中以大比数通过...
· 多伦多蓝鸟
球队历史成长痛楚(1977年至1984年)在1976年,蓝鸟队经由美国联盟的球团老板投票后而成立的。蓝鸟队原先是拉巴特酿酒公司、帝国信托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所拥有。在1977年的4月7日,蓝鸟队的第1场比赛是遭遇到芝加哥白袜队。在这场比赛中,借由道格·奥特(DougAult)的两分打点本垒打以9比5获胜。蓝鸟队在1978年以及1979年战绩不佳,在这两个球季都分别输了超过100场比赛。在1979年,值得注意的是游击手阿弗雷多·葛利芬(AlfredoGriffin)共同获得美国联盟的年度最佳新人奖。在1980年,球队经理由第1任经理RoyHartsfield换成波比·麦惕克(BobbyMattick)。在1981年大联盟发生球员罢工,同时蓝鸟队逐渐改善球队胜率,但仍旧是在美国联盟东区垫底。蓝鸟队在1982年是首次表现较佳的球季,最终的成绩是78胜84败。投手群是以先发投手戴夫·史帖(Dave...
· 多伦多猛龙
球队历史猛龙队在1995-96赛季加入NBA联盟。文斯·卡特时期文斯·卡特在1998-99赛季的选秀会上通过交易得到了文斯·卡特,迎来第一个上升期,曾经连续3个赛季打进季后赛。成绩最好的一年在2000-01赛季。在当年的东岸半决赛上,卡特未能把握最后的投篮机会致使猛龙以3:4惜败费城76人。之后,球队成绩开始下滑并进入重整期。卡特也在这个时期内被交换到新泽西网。在交易进行之前,卡特的言论触怒了不少当地的球迷,也使他变成一个不太受多伦多球迷欢迎的球员。克里斯·波什时期克里斯·波什在卡特离去后,球队围绕克里斯·波什进行重建,并在2006-07赛季夺得队史上首个分区冠军,重回季后赛。这也是首支非美国本土球队夺得分区冠军。不过,在06-07赛季的季后赛,猛龙在第一轮以2:4不敌篮网。2007-08赛季,猛龙在波什的率领下以东区第6名的身份连续第二年杀入季后赛。不幸的是,他们首轮以1:4不敌奥兰多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