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海
概况
从1960年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咸海在1960年曾为世界第四大湖,面积达68,000平方公里、总水量1,100立方公里,然而,到1998年,咸海面积下降至28,687平方公里,世界第八大湖,丢失的水量相当于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总和。与此同时,它的含盐量从10g/L上升至45g/L。时至2004年,咸海的面积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17,160平方公里,总水量193立方公里,世界第十五大湖,而且还在继续萎缩,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南咸海的含盐量上升至100g/L,而一般海水的含盐量为35g/L,死海的含盐量介于300到350g/L之间。2009年开始,由于积雪融化,南咸海东部干涸后形成的盆地再度被水淹没,湖的面积也慢慢增加。
地理
沿岸城市:
阿拉尔斯克 (哈萨克)
比金(哈萨克)
库兰德(哈萨克)
木伊那克(乌兹别克)
生态问题
历史

因咸海干涸而被遗弃的船只
1918年,苏维埃俄国政府决定将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分流至附近的沙漠地区,用以灌溉和种植稻米、棉花和谷物等农作物。此举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大为减少。从1960年到1970年,咸海的水位便以每年下降20厘米的速度减少;从1970年至1980年,下降的速度激增至每年50-60厘米。1980年,水位的下降暴增至每年80-90厘米。然而,与此同时棉花的种植量大大增加。
现状

哈萨克建筑的堤坝完工前(下图)和完工后(上图)的咸海状况比较。该堤坝于2005年竣工。
1987年,咸海分成南、北两部分,称为 南咸海 和 北咸海 。其后,曾经有人使用人工渠道将两个湖泊重新连接,但最终因它们继续萎缩而在1999年再度分开。
2003年,北咸海分为东、西两边。同年10月,哈萨克宣布耗资2.6亿美元的拯救计划,建造一个人工堤坝将东西两湖完全分离,并于2005年竣工。此举成功将北咸海的海域面积由2003年的2,55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3,300平方公里,增加了30%。而海水深度也从原来的30米增加到42米,也挽救了当地的渔业,让将近一百名渔夫重返生计。另外,由于湖泊增大,地区的降雨量亦慢慢回复。并计划在干枯的海床种植当地的灌木种saxaul加速植被的覆盖,预计将会加速自然恢复的速度,吸引其他植物和动物。
另一方面,南咸海由于乌兹别克政府财政紧缩,至今水位仍在不断下降。暴露出来的河床有大量盐沙,大大增加了沙暴的吹袭。2014年,南咸海东岸600年来首次干涸,预计2020年咸海彻底从地球上消失。
鱼获种类

咸海干涸地图
(2007年秋季,以渔获量多寡排列)
鲤鱼
咸海鲷
咸海拟鲤(Aral roach)
暗斑梭鲈(pike perch)
比目鱼
咸海赤梢鱼(Aral asp)
咸海白眼鲷
黑鲫(crucian carp)
带鱼
狗鱼
鲈鱼
红眼鱼(rudd)
阿拉油白鱼(Aral shemaya)
欧鲶(silurus glanis)
鳢鱼
土库曼雅罗鱼(Turkestan ide)
"> 播放媒体 卫星图像显示,从2000年到2011年,咸海的水位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关于我们

APP下载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