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
历史

1959年的北京站

1959年9月,新建成北京站的夜景

刚建成的北京站

1959年,卫星型0001号机车牵引列车从北京车站出发

2012年4月,已经完成电气化改造后的北京站

2008年8月,已经加上英文站名的北京站夜景
规划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1958年决定在首都北京规划建设10个大型项目,为“北京十大建筑”,以展示国家焕然一新的面貌,北京火车站是为其中一项。1958年10月下旬,根据1950年代初的北京市政建设规划开始了新车站的设计安排,站场设计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今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站房大楼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陈登鏊主持,国家建工部第一建筑设计院和南京工学院合作承担设计。车站设计进度迅速,同年12月上旬完成全部设计方案,12月10日中央批准设计方案。
建设
1959年1月20日,新站建设工程正式动工。施工人员最多时达2万余人,工程投资5782万元人民币,苏联专家也给予了现场技术指导。在仅仅7个多月以后的1959年9月10日,工程竣工。新的北京站总占地面积达250000平方米,站舍大楼建筑面积46700平方米,广场面积40000平方米。
建成初期
新北京站建成使用后,运输能力比以前的前门东火车站大大提高,开始担负越来越繁重的运输任务,并一直是北京市内最重要的铁路客运站,也是全中国客流量最大的车站。开行列车对数和客流量逐年增加,1959年开行列车33对;1966年开行列车40对;1978年开行列车61对;1985年开行列车78对;1993年已达到82对。运送旅客人数由1950年代末的每年600多万人、1960年代末的800多万人、1970年代末的1500万人,到改革开放后猛增到3000万人以上 。为缓解北京站的运输压力,铁道部在1980年代末开始规划建设北京第二个铁路客运站,至1996年北京西站(西客站)建成,为北京站分担了京广线及同年9月1日新开的京九线等线路的运输压力,北京站的年客流量才回落至2000万人以下 。
多次改建
1976年以来,北京站开始对客运服务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相继建立电脑制票、电视监控、无线通信、自动广播等系统,并历次进行站台延长施工,站台有效长分别增至497米至603米,以适应列车编组扩大的需要。1988年,由上海电钟厂生产的中国第一块大屏幕显示系统安装在北京站广场 。
1996年暑运期间,北京站更一度试行磁卡自动售票,但效果并不理想。
1998年5月至1999年9月,铁道部和北京市实施北京站抗震加固大修改造工程,实现“风格依旧、面貌一新、功能齐全、科技领先”的构想,引进使用中央空调系统、客运引导揭示系统、客运多功能广播系统等功能 。2003年6月18日,北京站开始进行扩能技术改造,北京站新建了两个站台(七站台、八站台)、三股列车到发线、一个面积20,513平方米、专门存放行李包裹的大型行包库 ,并拆除原有混凝土雨棚,改建为中国第一个钢结构无站台柱大跨度连续拱式雨棚,同时改建原有1至6站台并抬高到1.2米,向西延长两条到发线,向南延长高架候车通廊等 。2004年7月12日,北京站扩能改造主体工程通过了初步验收并交付使用 。
2008年6月,为迎接北京奥运会的来临,北京火车站全面增加双语标志以方便外国游客出行,除了首次挂上英文站名“Beijing Railway Station”,同时在出站口、售票厅等引导标志牌也加上英文对照 。2008年7月改建完成的北京南站成为京津城际铁路的始发站,继续分担了北京站始发城际列车的运输压力。
2005年12月,连接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的北京地下直径线动工,2013年7月顺利贯通 。开通运营后,北京站将由尽头式车站转成通过式车站,北京站与北京西站同时具备京哈、京广等多方向的干线旅客列车接发能力。
2012年,“北京站”被列为北京市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
建筑特色

北京站中庭装有电梯
北京站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铁路车站,也是第一个现代化大型铁路客运站。车站在建成之时拥有12条股道和6个带雨棚的站台。站房大楼坐南朝北,建筑雄伟壮丽,同时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风格。12个旅客候车室总面积达1400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14000名旅客候车。大楼内旅客候车室、母子候车室、电影厅、游艺厅、旅客餐厅、邮局、医务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车站站房楼顶装设了两座大理石钟面的四面大钟,会在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9点的正点时分敲响钟声并播放乐曲“东方红”,成为北京站的一大特色。
北京站内的设备也相当先进,进站大厅内安装了4台自动扶梯(AC2-59型),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电梯厂联合设计生产,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批自动扶梯 。这4台扶梯先后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两次更换,第一代的电梯已经被上海电梯厂收藏,最近的一次的更换是在2005年初,现在使用的电梯是奥的斯产品 。另一方面,北京火车站也在旅客候车室、贵宾室等地方安装了当时少见的空调设备。
车站结构
北京站的候车室全部在站场北侧(站房内),且两层均有候车室,站场上方的通廊则设为中央检票厅。
使用情况
始发列车

K19次国际列车停靠在北京站6站台

K27次国际列车的车底回送至北京站

K7771次列车停靠在北京站14站台

D5次列车在北京站3站台

6451次列车驶出北京站

DF11Z牵引Y510次列车进入北京站

Z139次列车在北京站待发,左侧股道为D1次列车
北京站的始发列车主要是京沪、京哈、京承线方向的列车,也有一部分丰沙、京原线方向的列车。开往东北方向的列车基本在该站始发,而开往华东地区的列车大部分亦在该站始发;同时也始发极少数经由京广铁路、京九铁路运行的列车。此外,K3/4次列车、K19/20次列车、K27/28次列车等须在边境车站出境的国际列车也在北京站始发。
动车组列车
北京站始发的动车组列车均为往东北地区方向的列车。
普速列车
过路列车

Z622次列车进入北京站进行技术停车
北京站的过路列车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进北京站折角运行或是经由北京地下直径线运行。另外,沈阳铁路局由Z21/22次列车套跑的Z621/622、Z721/722次列车(隔日)虽经由北京地下直径线,但在北京站只是技术停车,不办理客运业务。
周边交通
北京站也是北京的一个交通枢纽,站前街有诸多公交车的经停站与起点站,另外,还有长途汽车开往北京周边地区;北京地铁2号线途经北京站。
友好车站

韩国:首尔站
相邻车站
参见
北京站 (地铁)
北京西站
北京北站
北京南站
北京东站
北京地铁
北京铁路局
中国铁路总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