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拉布宗
历史特拉布宗过去曾于1204年建立特拉布宗帝国,是为土耳其版图上的独立国家,以拜占庭人为主。但1461年,帝国被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亲手所灭。人口经济由于气候适于农业发展,因此耕作、畜牧业以及渔业都十分昌盛。气候特拉布宗属典型的黑海气候,每年均有大量雨水。在柯本气候分类法之下,特拉布宗属副热带湿润气候(Cfa)夏天温暖、湿润,八月的平均温度为26.7°C。冬天清凉、潮湿,1月最低的平均温度为5°C。夏天现时有干燥的趋势,因此形成了一定的地中海型气候。特拉布宗的雨季集中在秋季及冬季,夏季的降水则较少。12月至3月期间会下雪,下一次雪通常会持续一至两星期。水温方面,则与其他黑海地区相若,全年的水温也十分清凉,普遍维持于8°C至20°C。姊妹城市参考文献坐标:41°00′N39°44′E/41.000°N39.733°E/41.000;39.733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人类单地起源说
理论历史更多资料:人类演化历程恩斯特·海克尔所绘制的脊椎动物的古生物学树状图(约在1879年)。物种的演化历史被描写成一株系统发生树,从一支单一的树干往上分出许多树枝。虽然海克尔的树状图有点过时,但是它清楚显示在现代重新建构的更复杂树状图的原则。随着十九世纪早期人类学的发展,学者就激辩着人类发展的不同理论。诸如布卢门巴赫(JohannFriedrichBlumenbach)与普里查德(JamesCowlesPritchard)抱持着自从创世神话以来,各种不同的人类种族就已发展出来,他们共享一个祖先源头(单一起源说,monogenism)。他们的对手,例如阿格西(LouisAgassiz)与诺特(JosiahC.Nott)支持多重起源说(polygenism),或者说人类种族如同分别的物种而各自发展,或是人类种族来自猿类的的物种变化,而发展成为分别的物种,并不具共同的祖先。查尔斯·达尔文是率...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奥利振
生平公元185年前后,俄利根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出生。他受过良好教育,通晓希腊文学。可是,他的父亲莱昂尼德斯还嫌不够,要他用功学习圣经。俄利根17岁的时候,罗马皇帝颁布法令,禁止人改变宗教信仰,违者依法惩处。俄利根的父亲因改信基督教而锒铛入狱。年轻的俄利根有一股锐气,誓要跟父亲共患难,宁可把生命豁出去,也不低头。他的母亲为免儿子离家出事,把他的衣服藏起来。俄利根写信恳求父亲说:“千万不要为我们放弃信仰。”莱昂尼德斯站稳立场,英勇就义。幸好俄利根学识丰富,他教授希腊文学,挣钱养活母亲和六个弟弟。据早期教会历史学家Eusebius记载,俄利根依据马太福音19章12节而阉割了自己.许多著名历史学家,比如PeterBrown和WilliamPlacher也认为Eusebius的记载难以驳倒.罗马皇帝一心要制止基督教传播开去。法令的矛头不仅指向学生,也对准导师。基督教导师为了保全性命,无不逃离亚历山大。...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伊南娜
起源伊南娜的名字在苏美语中,通常读为nin-anna,可以拆解成nin(“小姐”)-an(“天”、“天堂”或“安努神”)-a(k)(属格结尾),所以全名就是“天女”或“女的安努神”,与苏美语中的月神南纳非常接近,有可能在口耳传说上是同源的,而这个女神的西台名字叫做汉娜汉娜(Hannahanna),Hahhah在赫梯语是“母亲”的意思。某些传说中,伊南娜是创造神纳木(Nammu/Namma)的孙女。形象伊南娜的形象始终是个少女,虽然是掌管战争的女神,但和平的时刻里也不会休息,每天在路上找年轻的男子交合。苏美系统的艺术中,伊南娜经常和狮子(力量的象征)一起出现,代表伊南娜的狮子常常站在两头母狮子的背上,赫梯神话中的库柏勒也是以狮子为象征。伊南娜在楔形文字里的代号是打结的勾状芦苇。祭祀伊南娜的神庙称做伊安娜神庙(英语:TempleofEanna,苏美语:e-anna,楔形文字:??E2.AN),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灭绝模式虽然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造成许多物种灭绝,但不同的演化支,或是各个演化支内部,呈现出明显差异的灭绝程度。由于大气层中的微粒遮辟了阳光,减少抵达地表的太阳能,依赖光合作用的生物衰退或灭绝。在白垩纪晚期,食物链底层是由依赖光合作用的生物构成,例如浮游植物与陆地植物,如同现今的状况。证据显示,草食性动物因所依赖的植物衰退,而数量减少;同样地,顶级掠食者(例如暴龙)也接连受到影响。颗石藻与软体动物(包含菊石亚纲、厚壳蛤、水生蜗牛、蚌),还有以上述硬壳动物维生的动物,在这次灭绝事件中灭亡,或遭受严重打击。例如,沧龙类被认为以菊石为食,这群海生爬行动物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亡。杂食性、食虫性、以及食腐动物在这次灭绝事件中存活,可能因为它们的食性较多变化。白垩纪末期似乎没有完全的草食性或肉食性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与鸟类借由以昆虫、蚯蚓、蜗牛等动物为食,而在K-T事件中存活,而这些动物则以死...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肋骨
结构人的肋骨,仰视每条肋由肋骨(Oscostale)和肋软骨(Cartilagocostalis)组成。两条肋骨之间的间隙被称为肋间隙(Spatiumintercostale)。间隙有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肋与脊柱通过关节相连。每条肋和上下相接的两椎骨接触。第一肋位于最后一节颈椎和第一胸椎之间。肋与椎骨相接处为肋头(Caputcostae),关节面被称为肋头关节面(Faciesarticulariscapitiscostae)。肋头后变细,被称为肋颈(Collumcostae)。肋颈处有肋结节(Tuberculumcostae),其上的关节面被称为肋骨结节关节面(Faciesarticularistuberculicostae),与同数的胸椎形成关节。朝胸骨方向行走的部分被称为肋骨体(Corpuscostae)。内侧有一沟,肋沟(Sulcuscostae),肋间神经和血管行于其中。肋骨体通过...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犬齿
概述犬齿的外形一般呈尖锥形,其牙根比门齿长而粗大,深入牙槽骨中。犬齿因其形状,犬齿更适用于穿刺和撕裂食物而不是咀嚼。人类犬齿人类的乳齿和恒齿各有4颗犬齿,位于左右、上下的侧门齿和前臼齿之间。考古证明现代人类的犬齿(以及其他牙齿)比早期人类有所退化,这可能是火的使用导致肉类和其他食物更加容易咀嚼的缘故。动物犬齿肉食动物(尤其是食肉目)一般都有强大而锐利的犬齿,甚至突出口外形成獠牙,被动物来用作武器,如野猪的獠牙是下颚犬齿,海象是上颚犬齿。草食动物例如奇蹄目的犬齿则大多小而退化。大象的象牙并非犬齿,而是发达的门齿。兔形目、啮齿目等一些动物则缺乏犬齿。文化意义人类犬齿可能因齿列空间不足或生长位置异常,因此造成比左右的牙还要突出明显,外形尖锐的牙,某些地区称之为虎牙。。有些人认为虎牙有碍观瞻,但也有人把虎牙当作可爱的标志。医学上认为虎牙是牙齿不正常萌出的一种情况,可以进行人为矫正,虎牙本身因其在咀...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科幻小说黄金时代
概述虽然经历了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的硝烟,但习惯购买“通俗”科幻小说杂志的美国年轻人已经成了数目可观的忠实读者。科幻小说借此保持了旺盛的文学生命力和商业上的活力。战争期间大量研发或想象中的新科技甚至是科幻最新鲜的灵感源泉。二战后,美国迎来了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科幻史一般公认,约翰·坎贝尔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领导者。一切源于一本杂志的变革。坎贝尔在1937年将他主编的《新奇故事》AstoundingStories更名为《新奇科幻》AstoundingScienceFiction。不过,变革的不只是名字。坎贝尔对作者要求极高,他们必须首先是素质良好的作家。而坎贝尔麾下也真的聚集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美国科幻大家:以撒·艾西莫夫、斯普雷格·杜冈、罗伯特·海因莱茵、雷·布莱伯利、范·沃格特。阿西莫夫后来在《危险的幻想》(1967年出版)一书前言中强调了坎贝尔的重要贡献:“他(...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恭亲王
恭亲王(常宁)1671年—1703年:恭亲王常宁1703年—1712年:已革贝勒海善常宁三子,降爵为贝勒,1712年革爵1712年—1731年:奉恩镇国公满都护常宁二子,初封贝勒,1726年降贝子,同年降奉恩镇国公1731年—1762年:贝勒斐苏海善孙,禄穆布一子1763年—1787年:贝子明韶斐苏二子,降爵为贝子1788年—1803年、1817年—1828年:奉恩辅国公晋昌明韶一子,降爵为奉恩镇国公,1803年革爵,1817年复袭奉恩辅国公1803年—1817年:已革奉恩辅国公晋隆明韶二子,降爵为奉恩辅国公,1817年革爵1828年—1834年:不入八分镇国公祥林晋昌二子,降爵为不入八分镇国公,1834年告退1834年—1891年:不入八分镇国公承熙祥林一子1892年—1894年:不入八分镇国公崇略承熙一子1894年—1895年:不入八分镇国公德荫崇略一子1895年—?:不入八分镇国公德...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平行六面体
性质平行六面体可由正方体经线性变换而成。用相同的平行六面体,可以镶嵌整个空间。体积基本公式平行六面体的体积是底面A{displaystyleA}与高h{displaystyleh}的乘积,即这里的高是底面与对面的垂直距离。以向量计算用向量来定义平行六面体。另外一个方法是用向量a=(a1,a2,a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