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腓特烈·威廉四世
生平腓特烈·威廉少年时曾在1814年参加解放战争,对抗拿破仑的军队。他对建筑学及风景园林颇有兴趣,是当时著名建筑家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的老主顾。他在1823年与表妹巴伐利亚公主伊丽莎白·卢多维卡(ElisabethLudovikavonBayern)结婚。二人没有子女。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1848年3月,1848年革命爆发。这位国王想以军队镇压革命,但在3月19日就决定撤军,并自任政府元首。他马上投入德国统一的事业,组成了一个自由主义政府,并召开国民议会和下令草拟普鲁士王国宪法。但是,腓特烈·威廉在后来确定自己的地位稳固后,就马上命令军队包围柏林并在12月解散议会。虽然如此,他仍然支持统一运动。于是,在1849年4月3日,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邀请他出任统一德国的皇帝,却被他拒绝。腓特烈·威廉认为自己不能接受“拾取在沟渠上的皇冠”,结果令议会被迫解散。他尝试成立爱尔福特联盟议会(Erf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希伯来福音书
背景在耶稣升天后,耶路撒冷教会由公义者雅各领导,马太被认为也是其中一员。耶路撒冷教会的特色是保守而尊重犹太律法,现代学者认为《希伯来福音书》,与拿撒勒人福音书(英语:GospeloftheNazarenes)一样,皆是来自耶路撒冷教会的著作。教父爱任纽说:“在彼得及保罗到达罗马宣教,并且在那边建立了教会的根基时,马太以自己的语言写作了《希伯来福音书》”。内容教父耶柔米指出,许多拿撒勒教派信徒,认为他们所拥有的《希伯来福音书》才是真正具有权威的马太福音书。根据教父爱任纽的著作指出,部分伊便尼派信徒,采用由《希伯来福音书》编辑成的福音书,处女生子的部分遭删除。但这个版本的福音书已经失传。根据优西比乌的著作,教父潘代诺至印度传教时,曾与印度当地的基督教社区接触,发现当地有以希伯来文写成的《马太福音》,据说是由使徒巴多罗买传至印度。后世相信此书应是《希伯来福音书》,但这个版本已经失传。参考文献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长孙皇后
早年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是清河王高岳之孙女,乐安王高敬德之女,高士廉的妹妹。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长孙无忌兄妹与高氏被异母兄长长孙安业赶出家门,得舅父高士廉收容。大业九年(613年),在高士廉安排下,时年十三的长孙氏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被立为秦王,长孙氏则为秦王妃。武德末年,她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她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皇后生涯公元626年发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为帝。其后长孙氏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喜图传,即便是梳妆打扮时也手不释卷。善借古喻今,经常与丈夫一起地共执书卷,谈古论今,与唐太宗感情极好。依据现存史料,在唐太宗所有后妃中,长孙皇后所生子女人数是最多的,生下三子四女,共七人。唐太宗的第一个儿子(即太子承乾)和最后一个女儿(即新城公主)都是她所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嵇康与音乐
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释弘论》),还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遭到礼法之士的忌恨,被当权者司马氏所杀害。临刑前从容弹奏《广陵散》,叹息说:“《广陵散》于今绝矣!”以后人们多认为这首乐曲表述了他愤恨不平的情绪。他的《声无哀乐论》针对儒家音乐思想,强调对音乐的领略因人而异,虽有其片面性,但深人探讨了音乐美学的各种问题,不失为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理论专著。他的《琴赋》生动地描述了琴曲艺术的多种表现,并评论了当时的一些琴曲,具有可贵的史料价值。此外,他还作有琴曲《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即嵇氏四弄,与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另外还有《玄默》、《风入松》、《孤馆遇神》等琴曲也传为他的作品。嵇康生活在封建社会秩序经过农民战争而遭到一度破坏之后,他的一生又与魏晋之间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所以,他的思想,在清谈思想中成为一种突出的典范。嵇康的音乐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声无哀...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菩提流支
简介菩提流支于北魏永平元年(508年)携带大量梵本佛经,经葱岭来到北魏首都洛阳。当时宣武帝招待,并请入永宁寺。后随东魏迁到邺城继续译经。经二十余年,翻译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弥勒菩萨所问经》、《胜思惟梵天所问经》、《深密解脱经》、《入楞伽经》、《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弥勒菩萨所问经论》、《究竟一乘宝性论》、《法华经论》、《宝积经论》等共三十余部。其翻译偏重大乘瑜伽行派思想。此外,他还与勒那摩提等共译《十地经论》。此外,他授《观无量寿经》于昙鸾,并译《无量寿经论》,对于净土宗确立有重要影响。参考文献^《高僧传》(卷一):“菩提流支,魏言道希,北天竺人也。”^《十地经》序:“三藏法师菩提留支,魏言觉希。”^《唯识述记》上:“菩提鹘露支,此云觉爱,先云觉喜,即魏时菩提流支法师。”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空城计
中国历史的空城计正史中最早出现的空城计为春秋时代楚国令尹子元以兵车六百乘进攻郑国,兵临郑都城下,郑国大夫叔詹便大胆使用空城计,楚国军队见郑都内城的闸门都没有放下,议论了一阵后撤退。(《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较著名的例子有:三国时代的汉水之战,曹操在北山下运粮,黄忠出兵夺取,但过期不还。赵云便率数十骑出营寻找,正好遇上曹操大军,被包围,赵云突围冲阵,一面战斗、一面退却。曹兵再次集合,追到赵云军营,赵云入营后便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怕有伏兵便退却,忽然赵云军雷鼓震天,用劲弩从后射杀曹兵。曹兵慌张害怕,自相践踏,堕进汉水而死的人甚多。而曹操自身也有用过空城计,公元195年,当时吕布派兵约万余人进攻曹操,武帝本纪写“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而裴松之注引之魏书更明确记载:“于是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莫霍克人
名称由来莫霍克人在本族语言中自称Kanien"kehá:ka,即“燧石之地的人们”。欧洲人通过不同方式尝试将之引入自己的语音体系,一些人认为他们可能最后采用了来自阿尔冈昆语的称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王龙溪
王畿字汝中,号龙溪,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通称王龙溪。生平嘉靖二年(1523年),王畿拜王阳明为师。《明史》记载:“后受业王守仁,闻其言,无底滞,守仁大喜。”嘉靖五年(1526年),王畿与同学钱德洪(王阳明学生,与王龙溪齐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同赴会试,中试,不就殿试归。嘉靖七年(1528年)王阳明逝世,之后王畿守丧三年。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畿赴殿试,与钱德洪同登进士。授郎中,不久称病归。之后讲学四十余年,致力传播研习发展王学,足迹跨越中国的东南各省,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地都设有讲舍。其善于言辞并能打动观众,所到之处听者云集。他的演讲均混有禅机,并不忌讳。学者都称他为“龙溪先生”。在他以后,很多荒诞不逞的士大夫们都纷纷自称是“龙溪弟子”。著作王畿著有《龙溪全集》二十卷。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妮娜
名字语源妮娜(Nienna)一名是昆雅语,辛达林语版本是Ninir。这名字有两种意思,分别是“啜泣的她”Shewhoweeps和“泪水礼物”Giftoftears。早期版本里,她也被称为Qalm&eu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环氧合酶
生理学COX转化花生四烯酸(AA,一种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前列腺素H2(PGH2),后者是前列腺系列-2的合成前体。此酶包含两个活性位点:一个联接血红素,它拥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负责将PGG2还原为PGH2。另一个活性位点,如花生四烯酸转化为氢过氧化内过氧化物前列腺素G2(PGG2)。这个反应的进行,是通过由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部位所产生的酪氨酸自由基从花生四烯酸夺取H原子。两分子O2与花生四烯酸自由基发生反应,产生PGG2。目前已知的有三个COX同功酶:COX-1、COX-2和COX-3。COX-3是一个COX-1的遗传变异,它保留内含子(原有因子)和突变因子,因此,亦称为COX-1B或COX-1变异(COX-1V)。不同的生物组织含有不同程度的COX-1和COX-2。虽然这两个酶的作用,基本上以同样的方式运作,选择性抑制可以得出不同的副作用。COX-1被认为是有益的酶,存在于大多数哺乳...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