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腊总统列表
第一希腊共和国,1828-1832年希腊临时政府(1822–1827)希腊政府(1827–1832)奥古斯丁·卡波季斯第亚斯辞职后,成立了几届管理委员会,属于名义上的政府。希腊王国,1833-1924维特尔斯巴赫王朝(1832–1862)奥托一世(OttoI,Όθων)(1815–1867)——1832年5月27日-1862年10月23日格吕克斯堡王朝(1863–1924)乔治一世(GeorgeI,ΓεώργιοςA΄)(1845–1913)——1863年3月30日-1913年3月18日康斯坦丁一世(ConstantineI,ΚωνσταντίνοςA΄)(1868–1923)——1913年3月18日-1917年6月11日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I,Αλέξανδρος)(1893–1920)——1917年6月11日-1920年10月25日康斯坦丁一世(ConstantineI,Κ...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天德军
历史唐天德军天德军最初治所在北城(内蒙古乌梁素海土城子),749年张齐丘于可敦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温根镇南狼山山区)置横寨军,同年,自中受降城迁安北都护府治所于此城,可敦城乃可贺敦城之误,为突厥语皇后城之意。753年安思顺与郭子仪奏弃横塞军,请于大同川以西筑一城置军为朔方根本,并拟以中受降、东受降城连振武军为左翼,以西受降城连天德军、定远军为右臂,作为东西一线的河套防御体系,755年筑毕置军,唐玄宗赐名大安军,为其军镇治所,即故天德军城。不久因安史之乱,郭子仪奉调征讨,只留老弱守此城,为燕将宋星星攻破,纵火焚毁,故将天德军都防御使迁驻西受降城,改名天德军,临时安置军马于永清栅(一作永济栅,今内蒙古乌梁素海南岸),北城遂废弃。813年由于河套泛滥,西受降城城南被黄河河水冲毁。天德军都防御使周怀义上表请修筑,修费为21万贯。围绕着修城还是迁徙,官臣们发生了争执。814年在李吉甫的建议下,因迁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李起鹏
生平首尔特别市出生。曾入读延喜专门学校(现延世大学),中途退学。后到美国半工半读,爱荷华州的大学毕业。1934年归国,1945年担任李承晩的秘书,进入政界,1948年担任总统秘书室长,1949年担任汉城市长。1951年的国民防卫军事件中,申性模国防部部长被解职,李起鹏继任部长。同年参与创建自由党,1954年6月9日当选第3届国会议长,主导四舍五入改宪,被视为李承晚总统的接班人,其宅邸被揶揄为“西大门景武台”(青瓦台前身)。1956年参加副总统竞选失败,1960年再次参加副总统选举并当选,后因不正当选举被曝光辞职。当年4月28日凌晨李起鹏与夫人朴玛丽娅、次子李康旭被长子李康石(陆军少尉、李承晩的养子)用手枪杀害,自己也随后自杀。李起鹏的家宅被政府收回,建为“4·19革命纪念图书馆”。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欣
名字“南纳”之名的原意并不清楚。从乌尔和乌鲁克城发现的最早拼写是LAK-32.NA”(其中“NA”可理解成声旁)。乌尔城的名称拼写是:“LAK-32.UNUG=URIM2”,它是从神名导出的,意指“南纳(LAK-32)的住所(UNUG),其中“UNUG”是“乌努克”,乌鲁克城的别称”。早期苏美尔时期的标记“LAK-32”后缩写为“ŠEŠ”(“兄弟”的表意文字),古典苏美尔语的拼写是”ŠEŠ.KI“,读音为“na-an-na”(纳-安-纳)。“新月”的术词U4.SAKAR”也可能指该神。后来,该名字按读音拼写为“NANNA”(南纳)。闪族月神“苏因/欣”是起源于苏美尔“南纳”一位的神,但在阿卡德帝国时期二者已产生融合和混同。偶尔,亚述语:“NANNA-arSu"en-e”的写法是由于与阿卡德语“na-an-na-ru”(照明、灯)的关联,反映了月神的特质。亚述月神“苏因/欣”常被拼写为“DE...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天智天皇
简介天智天皇是日本第38代天皇,生于公元626年(推古天皇34年),卒于公元672年1月7日(天智天皇10年12月3日)。天智天皇在公元645年发动乙巳之变,公元661年开始摄政,公元668年在近江大津宫正式即天皇位。天智天皇推行大化改新,并颁布了《近江令》,使日本开始走向法制化道路,在日本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天智天皇生平645年(大化元年),中大兄皇子与中臣镰足计划讨平苏我氏。继而以孝德、齐明两天皇之皇太子身份(孝德为其堂兄、齐明为其生母),从事对大化革新各项政策的拟定和实行。其间,依百济之请,派援军支援朝鲜,但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于唐朝与新罗的联军。660年,齐明天皇死后,从事内政的整顿,迁都于近江的大津京。662年奉皇令与中臣镰足制订《近江令》。668年即位。669年10月15日,派东宫皇太弟大海人皇子至内大臣中臣镰足府,赐姓藤原,次日藤原镰足卒。670年2月制成《庚午年籍》,...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椴树
形态椴树是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1米;单叶互生,常有星状毛或单毛,有锯齿或缺齿,通常基部斜歪;两性花,复聚伞花序;明显的特征是在总柄之基部与膜质、舌状的苞片合生;坚果或浆果。分布椴树只分布在北半球;分布范围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东部,而以亚洲的品种最多。疾病与虫害城市里生长在路边的椴树会经常被椴叶螨(Eotetranychustiliarum)侵袭。严重的话椴树树叶会早在七月份就全部脱落。这些路边的椴树也会经常被小椴树叶蜂(Caliroaannulipes)侵扰。文化椴树被日耳曼人尊奉为爱情与幸运女神弗蕾亚。以前中欧的很多地方每个村落中心都有一棵椴树,椴树下经常是聚会、信息交流或者是举行婚礼的地点。五月初大部分的舞蹈节都在椴树下举行。由于日耳曼人在椴树下举行集会(Thing)的传统,这里也经常成为村庄法院,所以椴树也常被称作“法院树”或者“法院椴树”。与欧洲橡木相对,椴树常被认为是...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沙玛什
历史无论是在早期,还是晚期的铭文中,沙玛什都被认为是月神“南纳/欣的后代”,因为,在神殿排位中,欣一般要先于沙玛什,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据说太阳神的显现是源于月神的力量。这种假设符合月亮在历法和占星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月亮崇拜产生于游牧民族及早期文明的事实,而太阳神则是到后来的农耕文明时期才升至重要的地位。巴比伦的两个主要太阳崇拜中心是:以“阿布哈巴”(AbuHabba)土丘为代表的西帕尔(Sippar)和以现代“辛科腊”(Senkerah)为代表的拉尔萨。这两地的主要圣所上均刻有“E-barra”或“E-babbara”(闪光之屋)之名-直接暗示太阳神的光辉。二所神庙中,西帕尔的神庙更为出名,但在所有大的城邦中,如巴比伦、乌尔、马里、尼普尔和尼尼微都建有沙玛什的神庙。在神殿的地位沙玛什的古式星辰/太阳符号亚述“飞行的太阳”徽章中的男性人物(可能是沙玛什或阿舒尔),尼姆鲁德宫西北,公元前九...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左冯翊
建置沿革汉代左冯翊西汉故秦内史,高帝元年(前206年)属塞国,二年(前205年)更名河上郡,九年(前198年)罢,复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内史置左内史,太初元年更名左冯翊。东汉东汉初左冯翊迁治高陵县(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南),领县有高陵、郃阳、祋祤、粟邑、池阳、云阳、频阳、万年、莲勺、重泉、临晋、夏阳、衙县、长陵、阳陵、栎阳、翟道、谷口、鄜县、武城、沈阳、征县、云陵、怀德24县。建武六年(30年)废郃阳、祋祤、粟邑、栎阳、翟道、谷口、鄜县、武城、沈阳、征县、云陵、怀德12县。建武十五年(39年),长陵、阳陵2县移属京兆尹;永平二年(59年)复置郃阳县,永元九年(66年)复置祋祤、粟邑2县建安初,分左冯翊西数县置左内史郡,左冯翊迁治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朝邑镇)。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前省左内史郡,并回左冯翊。东汉末,左冯翊领高陵、池阳、云阳、频阳、万年、莲勺、重泉、临晋、夏阳、衙、郃阳、祋祤...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右扶风
汉代右扶风秦汉时期在两汉时期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是西汉时期的政治中心。负责管理当时京城附近地方行政事务,类似于郡太守。右扶风始由汉武帝改主爵都尉所置,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按《汉书》载所辖:十五城,户万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九万三千九十一。葛剑雄计算,汉代右扶风总面积为24,15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密度每平方公里大约为33.77人。东汉时移治槐里县,建武六年(30年)废除郃阳、祋祤、粟邑、栎阳、翟道、谷口、鄜县、武城、沈阳、征县、云陵、怀德12县。永平八年(65年)复置武功县,永元二年(90年)复置杜阳县。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永和五年(140年)时,右扶风户口有17,352,人口93,091。中平六年(189年)分右扶风雍县、渝麋、杜阳、陈仓、汧县5县设置汉安郡。兴平元年(194年),漆县移属新平郡。东汉末年,右扶风领有槐里、安陵、平陵、茂陵、鄠县、郿县、栒邑、美阳、好畤...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奥斯曼帝国
简介奥斯曼土耳其语名称为“دولتعالیهعثمانیه”,拉丁化转写为“Devlet-iʿAliyye-iʿOs̠māniyye”;土耳其语名称为“Osmanlıİmparatorluğu”;英语名称为“OttomanTurks”或“TurkishEmpire”;阿拉伯语名称为“دَوْلَتِعَلِيّهٔعُثمَانِیّهالدولةالعليّةالعثمانية”。汉语译名方面,有依照英语名称为“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简称“鄂图曼帝国”或“鄂国”;我国则依照奥斯曼语称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简称“奥斯曼帝国”或“奥斯曼”。国名由来为后人以开国苏丹奥斯曼一世的名字为国号。“奥斯曼”(奥斯曼土耳其语:عثمان;现代土耳其语:Osman;国际音标:/osman/),注意奥斯曼土耳其语原使用阿拉伯-波斯文字书写,/s/音出现在元音后的词中时以ث/θa:/标示。由于奥斯曼土耳其语...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