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姚市
历史余姚境内曾发掘出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2004年在三七市又发现同属于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以奉禹祠,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石明。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武德七年废)。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元贞元年(12...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约翰·冯诺依曼奖
得奖者1992年:C.GordonBell1993年:佛瑞德·布鲁克斯1994年:约翰·科克1995年:高德纳1996年:卡弗·米德1997年:莫里斯&mid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朱升
子朱升有两个儿子,长子名为朱异。次子名为朱同。朱升在石门隐居时,在临河程氏家中教书。学生程大不堪继母虐待,自经而死。朱升妻子生子时,突然梦见程大来到家中,就将儿子起名为朱同,字大同,他善于卜筮,就起了一课,占卜儿子长大后必遭妇人之祸。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领军路过石门,他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采纳,朱元璋亲自为他的书楼赐写“梅花初月楼”。临行又为子朱同求全尸。朱同自幼蒙朱升教授,善于诗词文章,官至礼部侍郎,很是得朱元璋宠遇,皇宫中的画壁上题有很多他的诗词作品。有次朱元璋令他题诗赐宫人,不久宫中御沟中有尸体流出,朱元璋怀疑到朱同身上,将其处死。念及朱升以前的全尸请求,就令朱同上吊自尽。参考文献^《明史》(卷136):“硃升,字允升,休宁人。元末举乡荐,为池州学正,讲授有法。蕲、黄盗起,弃官隐石门。数避兵逋窜,卒未尝一日废学。太祖下徽州,以邓愈荐,召问时务。对曰:“高筑墙,...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绥靖天皇
历史与传说根据记载,绥靖天皇为神武天皇与在大和国之妻-媛蹈鞴五十铃媛命所生之次子。在此之前,神武天皇与其在日向国之妻吾平津媛已生有一子(《古事记》则说生有两子),名为手研耳命(《古事记》作当艺志美美命),并随其东征而来。神武死后,手研耳命娶其后母,也就是神渟名川耳的母亲媛蹈鞴五十铃媛命为妻,并意图透过此婚姻取得皇位。弑兄夺位为了确保获得皇位,手研耳命打算杀掉两位皇子。于是皇后媛蹈鞴五十铃媛命作歌曰:“狭井河上云涌扩散,亩傍山中木叶剧响,是于此时劲风将吹!亩傍山周乌云昼浮,至于夕时劲风将起,木叶是以沙沙作响!”提醒两位皇子躲过危险。为了保命,绥靖天皇与其同母兄神八井耳命打算先下手强。他们先找人做好弓箭,然后利用手研耳命在独自躺在地窖大床上时两人进行暗杀计划;绥靖天皇推开地窖大门,神八井耳命拿举弓瞄准。可是神八井耳命却手脚颤抖,迟迟不敢射箭。绥靖天皇见其不妙,连忙撞开其兄,将弓箭一把夺过,随之...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蝾螈科
生活习性无论是陆栖蝾螈还是水栖蝾螈,它们都喜欢潮湿的生存环境,以便保持皮肤的温润,利于水和空气的流通。蝾螈还具有休眠的习性。在寒冷地区,蝾螈在冬天冬眠;在温暖地区,如果气候干旱燥热,它们就进行夏眠。在遭遇敌害时,蝾螈和水蜥有好几种防卫方法。有此种类呈弯曲防卫姿势,举起尾巴,直立下颌,显示出它们色彩艳丽的腹面,以恐吓敌人;有的蝾螈皮肤有毒,体表呈现警戒色;还有些蝾螈在遭到攻击时能自动脱落尾巴迷惑敌人,趁机逃生。变态生长水栖蝾螈和水蜥在水中产卵,卵孵化成形似蝌蚪的幼体;幼体用鳃患呼吸,在成长中鳃逐渐消失,体态特征逐渐趋向成体。形态最大种的欧非肋突螈(Pleurodeleswaltl)全长可达30公分。没有肋骨间沟,身体的全部或部分具有鲜明的警戒色,皮肤可分泌河豚毒素(TTX)。生态栖息于森林、河川、溪流、池沼等地。有完全生活于陆地的陆栖种,也有完全生活于水中的水栖种。肉食性,以昆虫、节肢动物、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扬三世·索别斯基
早年扬·别索斯基出身于波兰贵族索别斯基家族。1648年,在扬赫梅尔尼茨基起义期间自愿参加军队。因军功被擢升为将军。其后,国王波兰扬·卡齐米日派遣扬·别索斯基至伊斯坦布尔为大使。波兰当展示进入大洪水时代,瑞典出兵波兰,扬·索别斯基指挥鞑靼军队迎战。扬·索别斯基忠诚地为国王作战,并在1665年新婚的妻子玛丽亚·卡齐米日(为法国王室的分支,汲引法国的力量帮衬其夫)的帮助下,于同年被擢升为大元帅。隔年,他又被升为“副王”的等级盖特曼(相当于首相,波立联邦一般同时有四位盖特曼)。1667年,他在波兰-哥萨克-鞑靼战争(1666-1671年)取得中的伟大胜利当时波兰正与哥萨克酋长国及其盟友克里米亚汗国发生大范围的边境冲突,盖特曼约翰率领波军,于1667年的波海赤战役(BattleofPodhajce)大败哥萨克-克里米亚联军,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及停战协定。1668年2月5日,已成为知名人物及受人尊敬指挥...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刘大夏
生平父亲刘仁宅,由乡举知瑞昌县,有三子:刘大中、刘大夏、刘大奇。天顺三年(1459年),刘大夏高中中湖广乡试解元。天顺八年(1464年)成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宪宗成化初年馆试,大夏本可留任翰林官,但他自请改部职,被任命为职方司主事,升兵部车驾司郎中。成化十九年(1483),升福建右参政,有政绩。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担任过广东省布政使,主管广东省行政和财政公务。弘治三年(1490年)十月,广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反叛,刘大夏前往平息。弘治十五年(1502年)官至兵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上疏请求归隐。正德三年,九月,以岑猛事,入北镇抚狱,刘瑾欲置之死地。幸赖左都御史屠滽和宰相李东阳相救,改判处充军肃州(今甘肃酒泉)。在肃州的官吏怕得罪刘瑾,不敢供给膳宿,只有三名学生供养他。正德五年(1510)夏,遇赦归。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卒。赠太保,谥忠宣。葬于华容县胜峰乡话岗...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王太后
东亚中国中国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王太后存在,如赵国的趙威后、秦国的宣太后、夏太后等等,都是王的母亲,因而得称王太后。汉朝延续了战国时期王母称王太后的制度,后宫妃嫔若生子、且其子有封国,可在皇帝崩后出宫前往其子的封国,成为该国的王太后,又称王国太后,如代太后薄姬、中山太后冯媛等等。汉武帝时,齐王刘闳之母王夫人深受宠爱。王夫人死后,武帝赐她为“齐王太后”。东汉以后,王母降称王太妃,或称王国太妃,如唐朝赵国太妃杨氏,而王太后一号在中国自汉朝以后,仅于部分君主只称王的政权所使用,如五胡十六国的前凉,张重华登基以后,生母马氏、嫡母严氏并尊为王太后,同时为有所区别,生母马氏称王太后、嫡母严氏称大王太后。日本日本在推古天皇以前,使用“大王”、“大君”、“皇尊”等作为君主称号,因此在推古天皇以前的诸天皇,严格而言是国王,而非皇帝。虽然日本书纪记载,开国天皇神武天皇皇后媛蹈鞴五十铃媛命,在绥靖天皇登基后...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边让
生平年少时,博学善辩,又能写文章,曾作《章华赋》,因此名噪一时。汉灵帝时,大将军何进以军事征召为令史。官至九江郡太守。有外孙虞松。三国演义边让与陶谦交厚,知徐州有难,引兵来救,曹操知道后大怒,后为夏侯惇截杀。边让殁年之疑但是关于边让殁年在史料上却记为“建安年中”,而兖州事变年份为194年(兴平元年),而边让为曹操杀害的说法,源自袁绍属臣陈琳所编撰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内文,若依“建安年中”说法,边让殁年时间应该在196年至200年间。《后汉书》记载边让在言辞上得罪曹操,但是曹操并未因此立即杀他,直到建安年间因故得罪同郡乡人而向郡守诬陷告发他的罪名,曹操才立即交付郡守将其处死。《资治通鉴》则记载曹操听闻边让尝讥议操因此杀了他,并其妻子。边让素有才名,曹操此举让兖州士大夫皆恐惧。而兖州事变的起因是因为边让之死的说法,可能是来自演义小说原创捏造之说的成分居多。弟子杨俊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文雅丽
成长背景文雅丽1964年6月30日于香港出生。她的父亲理查德·曼利(RichardNigelManley,1924~2010)于上海出生,是中英混血儿:他的祖母是广东人MaryHoLi(1863~1918);母亲克里斯塔·玛丽亚·曼利(ChristaMariaManley)有波兰和奥地利血统,1933年于奥地利出生。她于家里三姐妹中排行最长。文雅丽于1969年至1971年在鲗鱼涌英童小学就读,1971年至1974年在己连拿小学就读,1974年至1982年在港岛英童学校就读。中学毕业后她于1983年至1984年离港赴奥地利维也纳的Wirtschaftsuniversität攻读国际商贸。1984年至1986年她于日本东京就学,1989年至1990年于英国伦敦进修。文雅丽于1986年至1989年先后于花旗银行及怡富集团香港分部任职证券经纪人。1990年至1995年于GT管理(亚洲)有限公司任职...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