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生平童年时代马克西米利安于1459年3月22日出生在维也纳新城。他的父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将他命名为一个不起眼的圣人,腓特烈认为曾经警告过他在梦中即将面临危险。在他的初期,他和他的父母被奥地利的阿尔伯特围困在维也纳。一个消息来源说,在围困最惨淡的日子里,年轻的王子会在城堡守卫附近徘徊,向仆人和男人乞讨一些面包。年轻的王子是一个出色的猎人,他最喜欢的爱好是猎鸟作为马弓箭手。当时,法国皇室的军校学生勃艮第公爵凭借其高雅的贵族和宫廷文化,成为现代法国东部和北部边界的重要领土的统治者。勃艮第的公爵,查尔斯大胆的公爵,是马克西米利安的父亲腓特烈三世的主要政治对手。腓特烈担心勃艮第在他的神圣罗马帝国西部边界的广泛倾向,并且为了防止军事冲突,他试图确保查尔斯唯一的女儿勃艮第的玛丽与他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结婚。在诺伊斯围攻(1474-75)之后,他获得了成功。马克西米利安和玛丽之间的婚礼于1477...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闽北语
历史福建古为百越的七闽地。战国末期,越国为楚国所灭,其王族率部众迁来福建,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形成闽越族,建立闽越国。这些福建原住民所操的语言是闽越语。根据现代语言学家的语言比较可知,古代闽越语与现代壮侗语系存在一定血缘关系。今日各闽语都存在大量“有音无字”的词汇,不少是从壮侗语系语言中保留下来的词汇底层。历史上,闽越国曾一度是中原政权东南方最强大的一支势力,而闽越文明的发祥地正位于闽北的武夷山脚下。今武夷山市兴田镇的城村汉城遗址,是闽越历史上第一个都城的遗迹,由此可以证明闽北地区是福建最早被开发的一块区域。前110年,汉武帝派兵灭亡闽越国,将闽越人举国迁徙到江淮流域一带。在迁徙路途中,不少闽越人成群结队的逃匿于山间深处,形成后来的山越民族。此后,汉朝驻军在这片土地上定居,成为来福建的第一批汉人。这些汉军多为江东的吴人和江西的楚人,他们将自己的母语——古吴语和古楚语(古湘语)带入了福建。此后...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蜂须贺正胜
生平在蜂须贺正胜的出生地(蜂须贺城迹)的“蜂须贺正胜公碑”(爱知县海部市蜂须贺莲华寺前)蜂须贺氏是以尾张国海东郡蜂须贺乡(现今爱知县海部市蜂须贺)为根据地的国人领主,正胜在大永6年(1526年)作为蜂须贺正利的长男在蜂须贺城出生。父亲死后,移住至母亲的故乡丹羽郡宫后村(现今爱知县江南市宫后町)。在年轻时期就率领川并众在木曾川进行水运业而获得利益。而且以地理知识和人脉关系来一时间仕于美浓国的斋藤道三、尾张国的岩仓城城主织田信贤、同国的犬山城城主织田信清,但是以独立势力的形式存在。还有在讲谈和‘太阁记’中是野盗的头领。与丰臣秀吉的相遇有诸种说法,特别是与还是浪人的秀吉在矢矧川的桥上(矢作桥)相遇的逸话相当有名,但是当时的矢矧川上还未有架桥,因此后世创作的可能性相当高。另一说法指秀吉在仕于织田氏以前就仕于正胜,在小和田哲男的‘丰臣秀吉’一书中指出,秀吉因为父亲木下弥右卫门是蜂须贺正利的部下而仕于...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藩镇割据
起源唐代藩镇设立之前,唐朝政府在边地上设置有守捉、城、镇、军,总体称为道。711年,贺拔延嗣被任命为凉州(治今甘肃省武威市)都督,为防范吐蕃的入侵,河西藩镇成为唐朝第一个藩镇。唐玄宗时,开始置有大量的藩镇。例如713年始置幽州藩镇(驻今北京市)节度使与朔方藩镇(驻今宁夏灵武市)节度使。717年置剑南藩镇(驻今四川省成都市)节度使。718年始设置安西四镇节度经略使。至天宝年间,已增至10个节度使(天宝十节度):河西、范阳、陇右、剑南、安西、朔方、河东、北庭、平卢、岭南节度使。伴随着边地藩镇的设立,府兵制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边地置有大量的精兵,共计49万士卒和8万匹战马屯驻边地。天宝年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与部将史思明起兵反唐,连陷洛阳及长安,唐玄宗奔蜀。而太子李亨得朔方将士的拥立而登基为唐肃宗。期间安氏节节败退,原本降唐的史思明又再次起兵反叛。经过多次的动乱后,唐朝接受一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巴芬湾
地理巴芬湾的位置以戴维斯海峡(DavisStrait)到内尔斯海峡(NaresStrait)计算,巴芬湾南北长1,450公里,面积为689,000平方公里。巴芬湾中央部分有一巴芬凹地,深度达2,100米;巴芬凹地以外,北部水深240米;南部水深700米。海底四周被格陵兰大陆棚和加拿大大陆棚包围。海底多陆源沉积,例如灰棕色的淤泥、石子、石砾和沙砾等。巴芬湾有很多冰山,大部分冰山都是因为冰川冲入海中断裂而成。依记录,最大的冰山水上部分有70米高,水下有400米深。北方水道巴芬湾中央覆盖着一厚冰层,难以通航,而北部由于受暖流的影响,长年不封冻,形成“北方水道”。气候气候寒冷,1月份平均温度,巴芬湾南部-20℃,北部-28℃,1月最低气温有记录为-43℃。7月份海岸平均温度7℃。夏天表层水温5℃,冬天-2℃。格陵兰沿海年降水量250毫米,另外巴芬岛沿海年降水量较高,达500毫米。夏天多南风和西北风...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通志
内容《通志》全书共两百卷,附考证三卷,内容包括:《本纪》十八卷、《年谱》四卷、《二十略》五十二卷、《世家》三卷、《列传》一一五卷、《载记》八卷,其中以《二十略》最具价值。《通志》是郑樵毕生著作结晶,他云:“五十载总为一书”。其中,纪传部分主要抄自前代正史而稍加连缀,后妃、宗室、世家三部分,性质和列传相近,篇幅也不多,后人把它归入列传,这样,《通志》就成为纪、传、谱、略、载记五种体例构成的史书了。它实际上是继承《史记》的传统体裁,在改“表”为“谱”、易“志”为“略”,以及全书纲目体例的统一,史事的考订改编,《二十略》的创作等方面,都有他的独到见解,也有所创新,所以,章学诚称赞《通志》,是郑氏别识心裁的创作。“二十略”部分是郑樵独创的,“采抵既已浩博,议论亦多替辟”,像《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等略,为旧史所无,至于《礼》、《乐》、《职官》、《选举》、《食货》诸略与唐...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昌都市
地理位置境域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昌都位于东经93°6′-99°2′,北纬28°5′-32°6′之间,东与四川省的德格、白玉、石渠、巴塘四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的德钦县接壤,西南与林芝市毗邻,西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的玉树州交界。总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8.9%。地貌市境内地势西北部高,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低,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谷地由北向南逐步加深,岭谷栉比,河谷深切,仅有零星残存的高原面。高原主要颁布在他念他翁山北段和宁静山,海拔在4000~4500米以上,最高处是位于边坝县境内的念青唐古拉山脊,海拔高达6980米;在北纬30°以南,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河谷底海拔2500~3500米,最低处是芒康县的金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魏姓
来源远祖始于春秋时期,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为晋国大夫,后封于魏(今山西省芮城北),子孙遂以封地命氏。姓氏合一后,以魏为姓氏。后裔魏斯建魏国。郡望钜鹿,任城。名人古代魏犨:即魏武子,晋文公“五贤”之一。魏颗: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令狐氏开宗始祖。成语“结草衔环”中“结草”故事主人公,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曾“九合诸侯”,使晋国成为山戎之主。谥号昭子。魏舒:春秋时期晋国正卿,军事改革家。一次在太原与白狄的战争中,建议“毁车为行”,取得胜利,是中国古代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先声。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代替韩宣子执晋国政。谥号献子。魏驹:即魏宣子,又称魏桓子。春秋时期晋国魏氏领袖,与赵襄子、韩康子共灭智伯瑶,三分其地。魏斯:即魏文侯。魏击:即魏武侯。魏罃:即魏惠王。魏无忌: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冉:战国时秦国丞相。魏相:西汉宣帝时御史大夫,丞相。魏应...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雪女
来源雪女的起源相当古老,室町时代末期的连歌师・宗祇法师在《宗祇诸国物语》曾叙述他停留在越后国(现新潟县)的时候曾经看过雪女。而日本妖怪小说《怪谈》(作者为小泉八云)之中叙述日本的雪女传说,会因地方之不同,而有所差异,新潟县小千谷市、山形县、岩手县远野市都有不同的说法。当妖气过多时,她会把自己一部分的妖力变成“雪子”(也叫“雪童”),将它们放到村子里面玩耍,玩够了就回去山里变成雪。外表雪女会在下雪的夜晚以美丽的高挑女子的形象来现身。她的皮肤非常苍白,透明到可以与周遭的雪景合而为一。日本小说家小泉八云的作品《怪谈》对于雪女的描述最为著名。雪女有时候会穿着白色和服,不过有一些传说则描述雪女会裸身站在雪中。她有时会飘过雪上,而没有留下足迹(事实上,有一些传说则认为雪女没有脚,就跟许多幽灵一样)。当雪女受到威胁时,她也会变成云雾或雪。行为江户时代画家鸟山石燕《画图百鬼夜行》中的雪女雪女与冬天、暴风雪...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捷克语
历史12-16世纪,捷克语的词汇、语法发展很快,和“共同的”斯拉夫语言的差异算很大的,最早的捷克语文字记录,见于11、12世纪波希米亚地区拉丁文手抄本上的零星注释。14世纪开始有捷克文书写的历史、哲学、法学和文学著作。捷克语口语捷克语口语(obecnáčeština;“普通捷克语”)与捷克语书面语(spisovnáčeština)有很大的差异。它不是地方方言或口音,而是在波希米亚地方广泛使用的捷克语口语。部分在摩拉维亚的语言学家将此口语语言定义为跨地区方言(Interdialekt),因为捷克语口语是一个跨地区而不被地方的地理文化等因素所局限而在捷克存在的广泛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语言。此口语语言几乎没有书面文字的基础。另外,摩拉维亚语(Moravština)是一个对于在捷克境内的摩拉维亚地区方言的集合名词。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布尔诺口语(brněnský/brněnské]hantec)是...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