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
市名虽然一般写作“NewYorkCity”,“NYC”的简称也在市区随处可见,但“CityofNewYork”才是纽约的官方名称。纽约(NewYork)意为“新约克”——约克则是英国一处地名。来自英国约克县的新移民们为了纪念当时的约克公爵,也就是日后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故得此名。纽约市的市徽,则有纽约的拉丁语名称“NovumEboracum”,直译为“新艾伯拉肯”,“艾伯拉肯”就是约克在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语旧名。昵称纽约市的昵称“大苹果”源自20世纪20年代。当时《纽约晨递报》的记者约翰·J·菲茨杰拉德在撰写赛马专栏时将纽约称作“大苹果”,以喻示该城在赛马业中的显赫地位,人人都愿追逐之。这一名称逐渐变得不再流行,但在70年代时,纽约旅游局的宣传攻势重新将“大苹果”带回流行文化中。这一昵称便流行至今。纽约市的另一个昵称是“哥谭”,最初由华盛顿·欧文在他的作品中提出,后来这一名称在蝙蝠侠漫画...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滕国
历史早在夏商时期,滕国既已存在,《国语·晋语四》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索隐》记载“滕不知本封,该轩辕氏子有滕姓,是其祖也”,《路史·后纪五·黄帝上》中有黄帝“子二十五,别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苟、厘、结、儇、依及二纪也,余循姬姓”。周代滕国为周王朝的同姓国,侯爵,周武王所封,始封君主是周文王第十四子、周武王的异母弟错叔绣。滕国都城滕城在山东滕州西南7公里处,已发现的古滕城遗址及庄里西墓地均为周代滕国遗存。春秋初期,滕国和鲁国关系密切。从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在孔子所著的史书《春秋》上已经有记载了。战国初的前414年,滕国被越王朱勾灭亡,不久后复国。公元前296年,被宋王偃所灭。杂录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前326年左右,孟子在宋,曾与身份为滕国世子的滕...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庆亲王
庆亲王1789年—1820年:庆僖亲王永璘初封贝勒,1799年进郡王,1820年进亲王,谥号僖1820年—1836年:庆良郡王绵愍永璘三子,降爵为郡王,谥号良,无嗣1837年—1842年:已革庆郡王奕彩绵愍养子,1842年革爵归宗1842年—1849年:追封贝子绵悌永璘五子,初封不入八分镇国公,1842年降三等镇国将军,1852年追封贝子1850年—1917年:庆密亲王奕劻绵悌养子,初封辅国将军,1852年进贝子,1860年进贝勒,1872年加郡王衔,1884年进庆郡王,1894年进庆亲王,1908年准世袭罔替,谥号密1917年—1947年:庆贞亲王载振奕劻一子,谥号贞绵愍支系1802年—1820年:贝子绵愍永璘一子,初封奉恩辅国公,1819年进贝子,1820年袭庆郡王绵悌支系1831年—1849年:不入八分镇国公绵悌永璘五子,初封不入八分辅国公,1837年进不入八分镇国公,1842年以不...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南荷兰省
历史南荷兰省于1840年设立,当时的荷兰省被划分为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而现在的南荷兰省就是当时的荷兰省南部。之后南荷兰省的三个市镇奥德瓦特Oudewater(1970)、武尔登Woerden(1989)和菲亚嫩Vianen(2002)又先后被划归乌得勒支省管辖。2011年兰斯台德地区有合并建省的计划,位于南荷兰省的兰斯台德地区也有意加入此新的省份建置。1795年前今日南荷兰在古代长期都属于荷兰地区。9世纪到16世纪之间荷兰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并由其设置的荷兰县管辖,县治的范围因荷兰地区的实力而可以统治其他地区,之后这块地区被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到荷兰革命为止。16世纪到1795年一直是七省联盟和荷兰共和国的重要省份,作为国内最富有以及最有实力的省分,荷兰有效的主宰联盟,在这段期间荷兰已经出现南北之分,北方称作Noorderkwartier,而南方称作Zuiderkwartier,这块地区已经粗略...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只召太后
生涯只召太后是法兴王与保道王后金氏之女,嫁给法兴王的同胞弟弟立宗,生下儿子彡麦宗和肃讫宗(朝鲜语:숙흘종)。立宗在法兴王在位期间被任命为葛文王,后逝世。540年(建元五年),法兴王去世,彡麦宗继位,是为真兴王。当时真兴王年仅七岁,只召被尊为王太后。真兴王在位第一年,由保道夫人摄政。541年开始,由只召太后摄政,其摄政时间大体至551年(真兴王十二年)为止。只召摄政期间,以异斯夫、居柒夫辅佐来运营国政。545年,在异斯夫的建议下,她命令居柒夫编纂国史。又完成兴轮寺(朝鲜语:흥륜사)的建造,接纳佛舍利,中兴佛教。同时,与百济结盟,共伐高句丽,并取得战果。551年,真兴王亲政,改年号为开国。只召太后不再摄政。家族祖父:智证王金智大路祖母:延帝夫人外祖父:炤知麻立干外祖母:善兮夫人父:法兴王金原宗母:保道王后金氏影视作品里的息道夫人2016年:KBS《花郎》-金志秀参考文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四...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卞壸
生平卞壸成年时已有名誉,得司兖二州和齐王司马冏辟命,但卞壸都不应命。后父亲卞粹被长沙王司马乂所杀,卞壸回乡。永嘉年间,卞壸出任著作郎,并承袭父亲成阳公的爵位。后来征东将军周馥请卞壸为从事中郎,但不应命。及后于永嘉五年(311年)发生永嘉之乱,都城洛阳被前赵所攻破,晋怀帝被掳,卞壸于是投靠时任徐州刺史的裴盾(裴盾是卞壸妻子的哥哥)。裴盾于是让卞壸代理广陵相。当时司马睿在建邺建立基地,召卞壸为从事中郎,并将选举事交给他做,颇为亲近和倚重。后出任东中郎将司马绍(即后来的晋明帝)的长史。后因继母死而离职服丧。及后当成为晋王世子的司马绍的老师。东晋建立后,任太子中庶子,后转散骑常侍,侍讲东宫。后又先后担任太子詹事、御史中丞和吏部尚书。太宁二年(324年),王敦意图夺位而再次起兵,但因病重而交由兄长王含等人领军,卞壸加中军将军防备王敦军。及后叛乱平定,卞壸因功封建兴县公,不久迁任领军将军。次年,明帝病...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威妥玛拼音
历史威妥玛拼音是英国剑桥大学首位中文讲师威妥玛在中国期间所创造的、以拉丁字母拼写拼读汉字的方法。威妥玛并在1867年以英文出版了第一本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随后在1912年,由英国派遣至中国的外交官翟理斯完成了此系统的修订。邮政式拼音中国部分城市与省份则曾经使用以威妥玛拼音为基础、依地区方言及古代发音修改而成的邮政式拼音拼写地名。例如:广州(Kwangchow,威妥玛拼音为:Kuang-chou)、北京(Peking,威:Pei-ching)、天津(Tientsin,威:Tʻien-chin)、重庆(Chungking,威:Chung-chʻing)、济南(Tsinan,威:Chi-nan)、青岛(Tsingtao,威:Chʻing-tao)与南京(Nanking,威:Nan-ching)等。虽然这套拼音办法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以汉语拼音所取代,但是...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崇义县
历史沿革元朝时,为南安路辖区。明朝初年,为南安府辖区,分属大庾县、南康县、上犹县。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以上犹县崇义里置县,又以南康县和大庾县地划入。行政区划崇义县下辖6个镇10个乡,123个村、5个居民委员会。横水镇:中山居委会、章源居委会、阳岭社区居委会、横水、萝卜巷、中营、上营、密溪、左溪、塔下、水口、朱坑口、鱼梁、碧坑、茶滩、官坑垄、新坑、大密、三坑长龙镇:长龙、小摆、大摆、南田、沈埠畲族、拔萃、葫芦、新溪扬眉镇:南石、桥头、扬眉寺、华坪、坪田、华芦、白枧、小姑、中坑口、阳星龙勾乡:龙勾、寺里、牛轭、良田、合坪、大岸、石塘铅厂镇:铅厂、稳下、石底河、石罗、义安关田镇:关田、下关、田心、洞上、镜尾、沙溪聂都乡:聂都、乌洞、沉井、龙西、夹州、莲塘、河口、白溪、竹洞畲族文英乡:文英、古选、水头、上塔、茅花乐洞乡:乐洞、高洞畲族、陈洞、龙归丰州乡:丰州、白石、九岭、欧家、小坑、古亭...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鱼鳞册
目的鱼鳞册是明清两代征收地丁钱粮所使用之一种册籍,为了征派徭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由来鱼鳞图册的名称由来,梁方仲整理三种说法,且三说并行不悖,列举如下:比次若鱼鳞而得称,如《武进县志》载:“田地以坵相挨,如鱼鳞之相比。”又如《学庵类稿》载:“以其比次若鱼鳞然而名也。”所绘形状若鱼鳞而得称,如《实录》载:“以图所绘,状若鱼鳞然,故号鱼鳞图册。”为排列先后才变动而得称,见《靖江县志》载:“田有涨坝,时多时寡,不逾年而辄易。……故他邑册称铁板,靖册独称鱼鳞,参时势而先后次之,非一成不易之则也。”又如元人王祎尝言:“其以田之图相次而疏其号……曰流水,亦曰鱼鳞。”由于军册中亦有鱼鳞之称,《会典》略云:“次年该造格眼军册、除有见在编军鱼鳞、类姓等册查算外……”更加强了鱼鳞为活册之义。历史刘铭传接任台湾巡抚后,实施“土地清丈”绘制的鱼鳞册南宋时已有鱼鳞册之名,绍熙元年(1190年)漳州等地即开始...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密特拉
词源和性质在印度-伊朗语族的一些古老语言(如梵语和阿维斯陀语)中,“mitra-”可解释为“契约”或“同伴”之意(词根“mi-”表示“约束”,后缀“-tra”表示“工具”)。但梵语比阿维斯陀语更强调“同伴”的概念,因而“mitra”一词在《梨俱吠陀》中除作为神名使用、指代密多罗以外,还可以作为普通名词“朋友”使用。伊朗语言中的情况则相反,更加强调“契约”的概念。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伊朗语言的用法更接近该词汇的原始面貌。法国学者A·梅叶最早提出,密特拉神神名的原意是契约,因此密特拉的原始功能应是契约之神。他的这一观点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实际上,虽然密特拉后来发展为太阳神、光明之神乃至战神,但他作为契约神的性质并未消失,有证据显示公元后仍有许多崇拜者将密特拉视为契约的守护者。发展历史早期崇拜密特拉是极古老的、属于雅利安宗教系统(有学者称之为原始印度-伊朗宗教系统)的神。关于雅利安人分化前的史...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