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部员外郎
唐五代户部第一司户部司的副长官。隋朝开皇六年(586年),设民部员外郎一人。大业三年(607年),废除,设民部承务郎负责他的职务。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改为民部员外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为唐太宗李世民避讳,改民部员外郎为户部员外郎,设二人,从六品上。唐高宗(662年—670年)、武则天(684年—705年)时,一度改称司元员外郎、地官员外郎。唐德宗以后,常以一人分判度支事务。五代十国沿置。宋辽金元明户部的佐贰官。辽朝的南面官。北宋户部员外郎为六品寄禄官,不管理户部的事情。元丰改制后,不设户部司,户部员外郎为户部的佐贰官,隶属左右曹的员外郎参掌本部事务。正七品,宋高宗绍兴年间,废除郎中,别置户部郎官。金朝不分司,设户部员外郎从六品,设三人。一个掌管户籍、物力、婚姻、继嗣、田宅、盐铁、矿冶、市易,一个掌管度支、府库、国用、俸禄、租税。元朝沿置。明朝户部属司按布政使司分设,改为从...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风茄
旧约圣经根据创世纪30章的记载,雅各和利亚的长子流便在田间发现了风茄。雅各的第二位妻子、利亚的妹妹拉结,由于不能生育,渴望从姐姐手中得到风茄,提出将该夜与丈夫同床的权利作为交换。此前利亚在生下四个儿子后,已经停止生育,但在此后利亚又再度怀孕,连续生下2个儿子和1个女儿。犹太人传统上认为风茄能帮助不孕妇女怀孕。风茄在希伯来语中称为דודאים(dûwôdãym),意为“爱的植物”。在某些亚洲文化中,相信它具有帮助受孕的作用。其他许多植物也被认为有此功效,例如香蕉、百合、柑橘属植物和无花果,但是其功用并无令人满意的证据。传说中的风茄图中描述魔法师正打算利用饥饿的狗将风茄从土里拔出。根据传说,风茄根大,呈人形,因此被认为具有很强大的魔力。美洲的风茄是盾叶鬼臼根茎,与欧洲的并不是同一种植物。在中世纪,风茄价格相当昂贵。水手们常买一小片根以保佑航海平安。把小片的风茄根放在大门上,可以防止火灾和失窃...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耶稣复活
耶稣复活(希腊语:ἀνάστασις,anastasis;英语:ResurrectionofJesus),是指根据基督教《新约圣经》中的四本福音书及《使徒行传》的记载,耶稣在被钉死在十字架三天后从死里复活的事件。据圣经记载,在第三天时,坟墓里没有骸骨、遗体,只留下当时缠裹耶稣身体的布。当时是主日(星期日---安息日的第二日)抹大拉马利亚在天未亮时去到埋葬耶稣的坟墓前,突然间听到声音说你要找的耶稣已经不在这了,他已经复活了。她看见坟墓中没有耶稣的身体。之后,复活的耶稣向妇女和门徒显现四十天之久,不单向他们讲解圣经,更让门徒触摸他手上的钉痕和肋旁的伤口,并在门徒面前吃喝,证明耶稣是肉身复活。据圣经记载,曾有超过500人同时目睹复活的耶稣基督。耶稣复活是基督教神学的核心信条,也是《尼西亚信经》的一部分:“应验了圣经的话,第三天复活,升天,坐在圣父的右边。”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写道,“我...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贝克曼重排反应
反应机理根据推测,贝克曼重排的反应机理首先是烷基的迁移并推走羟基形成腈基基团,接下来该中间体被水解,形成产物酰胺。反应式如下:在一个研究中,研究者使用电脑模拟丙酮肟在贝克曼溶剂中的重排反应,并考虑到了溶剂分子和取代物的影响。模拟表明,有三个乙酸分子和一个质子(以氧鎓的形式存在)参与了反应。形成亚胺中间体后(σ配合物),甲基通过协同反应迁徙到氮上,并推走羟基。羟基中氧原子受到三个乙酸分子的稳定。接下来,一分子水进攻亲电的碳原子,其中一个氢原子被一个乙酸接收,生成的中间体为N-甲基乙酰氨酸,其中氧原子为四配位。最后异构化形成稳定的产物酰胺。当计算对象是一个水合氢离子和六分子水的时候,结果相同。但是当移动基团为苯基的时候,例如在苯乙酮肟的重排反应中,反应更倾向于生成三元π-配合物。此配合物在对H3O(H2O)6的研究中没有发现。在环己酮肟的例子中,因为要释放环张力,所以有了第三种反应机理。它是通...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王夫之
人物简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是明末清初著名大儒,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人物生平童年时期王夫之,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1619年10月7日)出生于衡州府城南回雁峰王衙坪,此时父亲王朝聘已经50岁,母亲谭氏也有43岁了。王夫之为家中第三子,有长兄王介之和次兄王参之。王夫之三岁时,父亲王朝聘第一次中副榜,赴武昌省应乡试,继而入国子监。王夫之五岁起,跟随年长十余岁的长兄王介之学习。九岁时,才跟着从京城回来的父亲学习。青年时期崇祯六年(1633年),王夫之跟着两位兄长去武昌省应乡试,当时的主考官为钱谦益。崇祯七年(1634年),湖广提学佥事水佳允在衡郡举行岁试,将王夫之列为一等第一名。崇祯九年(1636年),王夫之与兄长王介之、...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大赦
概述“indulgentia”一词源自拉丁文动词“indulgere”(恩赐),古典拉丁文时代指“仁慈”或“慈爱”,后古典期指“赦罪”或“免税”;在旧约圣经或罗马法,指被释放或免除罪罚。按照天主教教理,大赦是天主教会交给信徒运用的一种方法,为的是帮助信徒补偿自己的罪过:根据“诸圣相通功(英语:Communionofsaints)”的信理,耶稣基督、圣母和诸圣的功劳,形成为一个神恩的宝库,委托教会来管理支配;因此教会有权力制定各类条件,像是念短诵、施舍穷人,或是实行其他各种善功,而使信徒能够分享到神恩宝库中的宝藏,使耶稣和诸圣者的功劳能够贴合在信徒身上。因此,凡是满足了教会所规定的那些条件的信徒,便能够获得大赦。大赦只能宽赦暂罚,而并不能赦罪。获得大赦的条件依照《大赦手册》(EnchiridionIndulgentiarum:NormaeetConcessiones)页21之诠释,天主教徒为...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驻藏大臣
设置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皇帝派遣侍郎赫寿前往喇萨,办理西藏事务。此为清代派遣大臣驻藏办理政事之始,但赫寿为临时派员,未成定制。平定蒙古准噶尔部侵藏事变后,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雍正皇帝遣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驻扎拉萨,“与达赖喇嘛、康济鼐、阿尔布巴等和衷办事”,并设立驻藏大臣衙门。自此,朝廷派驻扎大臣数员办理西藏事务,遂成定制。沿革雍正末年以前,驻藏大臣尚无统一头衔,有总理、料理、协理西藏事务等多种名号。员额初定为二员,一人卸任时,仍有一人留驻,有助于新赴任者熟悉西藏政务。然而雍正年间,藏内局势不稳,同时派驻西藏的办事大臣、协理大臣常达四、五人之多。阿尔布巴之乱平定后,乾隆元年(1736年),减驻藏大臣为一员。但乾隆十二年(1747年)颇罗鼐死后,袭其位之次子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性情乖张,驻藏大臣纪山约束不力,致使乾隆皇帝认为“藏地关系甚要,彼处应办事件有二人相商,较为有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怀仁县
释名“怀仁”即“怀想仁人”。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相会于东城,后辽代分云中县,取怀想仁人之意,将新置的县命名为“怀仁县”,自此不改,沿用至今。历史古代根据在鹅毛口古石器工场遗址等地的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今怀仁县境内就有人类居住。金沙滩镇日中城村的日中城遗址中出土有战国到汉代的文物,有学者认为是汉代所筑城址,亦有学者主张这是史载北魏孝文帝修筑的小平城。北魏时,随着平城成为首都,北魏向平城一带大量移民,晋北一带得到开发。今怀仁县内的黄花梁古称黄瓜堆,古来为鏊兵之地: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杜洛周在此一战击溃敕勒部斛律金军万人;北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高洋率军击败入侵的柔然,俘虏人众三万余;唐代嗣圣四年(公元687年),黑齿常之统领唐军打败了突厥军;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李克用从此出兵逐退了赫连铎。景福五年(公元896年),耶律阿保机率七万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撒旦
概论撒但来自希伯来语:שָּׂטָן(Satan),Satan是一个源自动语的名词,原意为敌对、反对。在马所拉文本中,撒但这个字眼共出现13次。在《约伯记》1至2章中出现10次,《撒迦利亚书》3章中出现3次。在其中,它被称为神之子,或神的使者,相当于天使的地位。不同语文的表示“撒但”在不同的语言中都有出现,下面列出的是以色列附近的民族使用的表示方法:שָׂטָןSatan标准希伯来语Śāṭān──希伯来语泰比利厄斯方言סטנאSāṭānā"──阿拉米语ΣατανάςSatanás──希腊共同语شيطانŠeytân──波斯语شيطانŠayṭān──阿拉伯语ሳይጣንSāyṭān──吉兹字母Şeytan──土耳其语شيطان,Shāitān──乌尔都语撒但的身份希伯来文的本意为“敌对者”。在《希伯来圣经》常常将台面上的政治事件引申到操纵该政治背后的撒但(约翰一书5:19),就如《以西结书》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弘吉剌
历史古代弘吉剌部落分Eljigen、Gorlos、Hiragud、Olhonuud等。弘吉剌部落原先是突厥语部落,十世纪之前用的是叶尼塞文,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用的是契丹文,后来跟着蒙古人西征逐渐变成钦察突厥的重要部落。留在蒙古高原的弘吉剌人融入到了蒙古人当中去了。他们曾建立王国苏非王朝,后为帖木儿所灭。现在的弘吉剌人分布在南哈萨克斯坦州北部,很多突厥民族也有弘吉剌部,在哈萨克族、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诺盖人、巴什基尔人、卡拉卡尔帕克人、塔塔尔族也有弘吉剌部落,在希瓦汗国地位重要。他们在哈萨克汗国后期从中玉兹转移到大玉兹生活。16世纪弘吉剌部落加入了喀尔喀内五鄂托克,后来内迁降服满清。在蒙古中的生活在喀尔喀部。在甘肃省的裕固族中也能找到他们的后裔。成吉思汗时代,4000个按陈那颜手下弘吉剌人驻军在吐蕃。也曾有4000人征秃马部。在浩罕汗国也找到他们。这部落与蒙古部世婚,希瓦汗国后期实际被他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