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旬台胞跨海寻根:3年跑遍11个省份花费将近40万,他的根到底在哪?
对于祖辈迁徙千里万里的人来说,长辈口口相传、家谱代代记叙的,远在天边的故土让他们寻求一生。不论最后取得何种成就,总想着落叶归根,回归故土。今天,阿族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位八旬老人的跨海寻根之旅~01第七次寻根到福建单算到福建寻根,这已经是第七次。尽管已经年近八旬,曾嘉治仍旧精神头很好。寻根之旅并不顺利。曾嘉治坦言,为了寻根,他跑遍了大陆11个省份,“仅仅在两岸通行的机票上就花了超过200万新台币(将近40万人民币)。”但是这位八旬老人意志坚定,非常执著:“我一定要坚持下去,让所有后人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02身处外地仍不忘根在港台,清明仍然是重大的祭祖日子。曾家的家谱和先人牌位上都明确写着‘永定’二字。”曾老的弟弟曾明宗在美国生活了40年。但祭祀时看到永定二字,二人都知道:我们的祖籍在大陆。山西太原,住着曾明宗的一位叔公,89年联系上,92年终于相见,从那以后,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03带上...
新闻动态 | 2022-08-25 -
霍金妻子女儿竟有中国血统 她们真的来宁波寻根了
宁波人的朋友圈都在转发一篇《潇湘晨报》的报道——《霍金女儿竟有中国血统中国行特地去宁波看故土》,里面提到,正在上海参加活动的霍金的首任妻子简·霍金透露,自己有中国血统,自己的曾祖父是宁波人。
新闻动态 | 2022-08-25 -
女子外出9天燃气没关还煮了一锅油,古人用什么食用油?
女子因临时有事外出9天,回来时没想到灶台上还小火煮着油,好在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但是这个事情也提醒大家关火之后还是要再去确认一下。食用油是我们烹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调料之一,古人做饭是用的什么食用油呢?小谱为你解答。柴米油盐酱醋茶代表的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中,油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也可以为身体补充脂肪。食用油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植物油和动物油。在古代这两种也都被使用着。图源网络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四类植物油——菜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其中只有大豆是我国本土种植,其他的都是后来传入中国的。但是古代的大豆主要是用来磨豆腐的,所以古代的植物油还是用别的植物榨出来的。先秦时期的古人,通常会用大麻和荏子来提炼食用油。所谓的荏子又称苏子,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菜用、药用,白苏可食用也可榨取油脂。荏子的食用,有记可寻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许多外来的农产品。其中带回...
新闻动态 | 2022-08-25 -
三伏结束了,古人出伏后有什么讲究?
今日出伏,就代表着三伏天到此结束了,而在此之前刚好是处暑节气,处暑节气表示暑气结束,所以这暑热的天气将渐渐退散,天气逐渐变凉,那么三伏结束了,古人出伏后有什么讲究?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要说这出伏,在民间有这样一句话“出伏到,六不做”,也就意味着出伏之后,有六件事情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的话,是不利于自身的健康的。第一,不做不顺心的事情,想必大家听过“秋燥”这个词,而“秋燥”是比较影响心情的,所以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出现情绪波动,一些小事情可能都会让人心情烦躁,如果带着烦躁的心情去做的话,那结果肯定是会令人不满意的,因此不要去做不顺心的事情,一切等到心平气和后再去做;第二,勿要熬夜,这出伏后,可能会出现“秋乏”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更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为最佳;第三,勿用冷水洗澡,因为在三伏天气里面,这温度实在是太高了,很多人都喜欢用凉水洗澡,所以出伏后千万不要这么做,毕竟出伏的...
新闻动态 | 2022-08-25 -
15岁少年公交旅行4天9城花153元,古代旅游一趟要花多少钱?
近日,一位15岁的少年从青岛出发耗时4天到达上海,期间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这个特殊的旅程让它感受到了各式不一样的风景,也实现了他的“公交梦”。他的这趟旅行只花费了153元的车费,在古代旅行的花费大概是怎样的呢?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动态 | 2022-08-24 -
女子承包千亩地种南瓜,古代有哪些常见的蔬菜?
湖北武汉有一位女士去年的时候花了100万在附近的村庄承包了一片千亩空地准备种南瓜,为的是来年能够有一个好收成,这位女士也是非常有耐心地给庄稼施肥、浇水。如今我们的蔬菜水果是非常多的,而我们现在吃的果蔬,可能很早就有了,只是我们并不了解,那么古代有哪些常见的蔬菜?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蔬菜自古就有,在《诗经》中就有提到过132种植物,其中有20多种就是蔬菜。例如荇菜,在《关雎》中就提到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君⼦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寤寐求之。”其中的荇菜就是一种蔬菜,一般是生长在池塘或者河溪之中的。在秦汉时期,人们主要吃的蔬菜是葵、韭、藿、薤、葱。其中韭菜和葱是我们现在经常用来当作调味的蔬菜,而在古代算是一道蔬菜;藿菜是指豆苗的叶子,古人一般是喜欢用藿菜做藿菜疙瘩汤,而今我们就很少拿它来当作菜吃了;薤菜,指的是藠头,又名薤白头、野蒜等,这个是可以凉...
新闻动态 | 2022-08-24 -
1000位寻根助力大使,助力海内外宗亲寻根问祖!
全国超1000+各地宗亲会长、专业修谱师、助力寻根,帮助海内外宗亲寻根问租,部分会长名录:姓名职位何祥谋福建省福州韩何氏宗亲会会长何铭坤福建省福州韩何氏宗亲会秘书长何立棉会长福建省周宁县何氏宗亲会何文龙会长福建省云宵县庐江渊源研究会何国明会长福建省惠安峰崎庐江教育促进会何亦宝理事长福建省霞浦县何氏教育促进会何祥初理事长福建省福州市琅岐后水何氏宗亲会何龙宫会长福建省长乐何氏宗亲会何成水会长福建省福安何氏宗亲会何诚德会长福建省武平何氏宗亲联谊会何作荣理事长福建省石狮庐江何氏宗亲会何本瑞会长福建省福清市江镜镇酒店村老人会何吓桃会长福建省福清市江镜镇江镜村何氏宗亲会何金生福建省宁德市何氏宗亲会魏会长河南省家谱研究会曾昭演广东省曾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文辉武城族谱研究会副会长曾庆轮汕头市曾子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修维曾氏宗亲联合总会副秘书长为保障助力大使信息安全,如需获取联系方式,请添加族谱网客服微信或联...
新闻动态 | 2022-08-23 -
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胳膊大腿更粗,古人对睡眠的态度是怎样的?
根据研究发现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脂肪更容易囤积,胳膊和大腿也更粗。熬夜、睡眠不足都会给身体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并且这种损耗是不能通过补一次觉就能弥补的。古人对睡眠的态度是怎样的呢?跟着小谱来看看吧。
新闻动态 | 2022-08-23 -
今处暑节气,你知道处暑的由来和习俗吗?
今天是处暑节气,处暑即为“出暑”,也就表示炎热离开的意思,而处暑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第十四个节气,也就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22日到24日交节,而今年的节气刚好是8月23日。那么你知道处暑的由来和习俗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处暑的由来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其实已经到高温天气“三暑”的“末暑”了,不过这个时候三伏天已过或者接近尾声了,就代表初秋的炎热即将结束,气温不会异峰突起,酷热难熬的夏天高温也到了尾声,这个时候的暴雷活动也不像炎夏那般活跃了。二十四节气中有“三暑”,也就是小暑,大暑,处暑,简单来说就是小暑还不是很热,夏天刚刚开始;大暑这个时候天气是最热的时候;而处暑是在立秋之后的,温度也会降下来。“三暑”与“三伏”都是代表高温极端天气的,在元代文人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
新闻动态 | 2022-08-23 -
南方蚊子变少了?或热死或北上避暑,古代关于蚊子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今年的温度普遍比往年高,就连蚊子的行踪也很异常,很多南方人还没见到跟往常一样的大批蚊子,或许是因为气温过高,部分蚊子被热死,亦或者是蚊子也北上避暑。那古代最早是什么时候有关于蚊子的记载呢?跟着小谱来看看吧。
新闻动态 | 202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