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大理5小时内两地突发山火,古代发生火灾怎么办?
近日,云南大理五小时内大理太和金甲村、大理凤仪连发山火,森林消防调派七百余人救援。因为风大且风向不稳定等原因,给扑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在的救火设施这么发达的情况下,面对这种山火仍旧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救援,那古代发生森林火灾怎么办呢?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图源网络最开始古人是没有火的,在神话故事当中,火的由来是是燧人氏钻木取火。远古时期,河南商丘一片森林里居住的燧人氏在捕食野兽时,偶然发现石块相撞可以产生火花,于是用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后来又发现了钻木取火法。从发现火以来,可以说古代火灾都是无法避免的。其原因有三。图源网络保存火种在古代没有电灯,火几乎是照明的全部能量来源,还要用火做饭,所以古人对火种的存放是普遍的。可能大家会说,既然可以钻木取火,为什么还要保存火种,因为古人用火也比较频繁,总是生火也比较不方便。把火放在火塘里或者放在炕里保管,总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这种方法又很容易失火。...
新闻动态 | 2022-03-17 -
清明节放假安排来了,古代清明节放假吗?
近日,发布了2022年清明节放假安排,根据放假时间,4月3日(星期日)至4月5日(星期二)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看到这个消息,大家是否又有一定的动力了呢?那么在古代清明节会放假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并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算是中华民族一个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是属于礼敬祖先的一个文化传统,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祭祖。而清明节的历史悠久,大概从上古时代就开始了,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后来慢慢地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所以清明节除了祭祀,还增加了郊外游春、春浴、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习俗。虽然说清明节的历史来源已久,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并且有假期是要在唐宋以后了。根据史料记载,除了老百姓要在清明节这天扫墓,就连官吏也会回到家乡参加扫墓,由此以来,就有可能影响本职工作。唐玄宗即位没多久,就有官员提出...
新闻动态 | 2022-03-17 -
低配儿童智能手表成行走的偷窥器,古代有监控系统吗?
现如今,儿童手表几乎是每个孩子的标配,但是一些低配版的儿童智能手表被曝光是行走的偷窥器,虽然可以方便家长跟小孩之间的联系,掌握小孩儿的动向,殊不知也会被工程师轻松实现远程控制,相当的不安全。那古代有监控系统吗?
新闻动态 | 2022-03-16 -
315曝光:老坛酸菜包在土坑腌制,古人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
昨天又是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而在315晚会中,曝光了"土坑"酸菜乱象,发现多家知名企业都与之有关联,随后大部分企业都出来道歉,并且多家电商平台也纷纷下架老坛酸菜方便面,现如今在各大平台中已经搜索不到“老坛酸菜”相关商品了,虽然说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消费者权益是在1991年的3月15日,但是早在古代,古人就有了对消费者维权的记载了,那么古人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早在周朝的时候,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政府发现交易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所以就做出了相对应的规定,比如在《礼记》中就提出要对售卖的粮食等农作物进行规定,如果农作物在没有收获的季节里就拿到市场上卖的的话,那么这个卖家就会受到一定的处罚;除了粮食有规定外,不符合标准的器物,也是不能拿到市场上交易的,对此官方还设置了官员对于市场交易进行管理,就相当于现在的市场监管局了。这...
新闻动态 | 2022-03-16 -
冰雹是哪个季节下的?中国古代冰雹文献记录探究
冰雹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主要发生的季节是在春天、夏天或者春夏之交的强对流天气里,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于冰雹的记录并不少见,在《史记》、《五杂俎》、《汉书》、《资治通鉴》以及《明史》《五行志》等古书籍中都有对于冰雹相关的记载和描述。
新闻动态 | 2022-03-15 -
地下车库空无一车小区周围满街违停,古代有停车位吗?
今日,一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地下室停车位租金太高,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导致业主都在小区外边道路上违停,向发改委反映之后,发改委称地下室的定价权是交由开发商的,而且法律没有规定定价的标准,所以只能尽量去和开发商商量能否降价。现在的房价高,车位价格也很高,造成了业主很大程度的负担。那古代有停车位吗?跟着小谱看看吧。
新闻动态 | 2022-03-15 -
90后为何越来越愿意接受灵活就业,古代都有哪些职业?
不同于60后、70后们,当下的90后们其实对于传统的“单位”行业已经越行越远,并且他们更加追求于自由、宽松的灵活就业,根据大数据的显示,目前90后与00后灵活就业者占比超过50%,其中90后是灵活就业的主要群体,现代我们的职业是非常多的,工作的方式也比较灵活,那么古代都有哪些职业呢?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在古代,因为一些政策的原因,整一个社会市场是有封闭的,人口流动也比较困难,所以就导致职业选择并不是很多。而古人大概将社会上的职业分为了“三教九流”,所谓三教,值得是当时社会推崇的儒、释、道;九流,是古代人们对社会阶层的划分。那么在古代,到底有哪些职业供人们工作呢?图源自网络1、古代的老师,私塾先生私塾先生一般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开学堂教学的,另外一种是被自家请做的私塾先生,自开书堂的私塾先生主要是靠着学生们缴纳的学费来生活的,而被邀请上门教学的私塾先生,主要是靠着东家也就是老板来发...
新闻动态 | 2022-03-15 -
30%离婚原因与手机有关,古代的离婚制度是怎么样的?
根据武汉金牌家事调解员表述,现在30%的离婚原因与手机有关:手机交际、手机游戏占用了家庭成员在家里的履职时间。也确实是这样,手机上包含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以至于人们没有拿出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家庭生活和关注伴侣情绪,从而导致了家庭的不和谐。古代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家庭的不和谐,但是古代更加提倡社会、家庭的稳定,因此一般不怎么会离婚。那古代的离婚制度是怎样的呢?小谱带你了解古代的离婚制度。
新闻动态 | 2022-03-14 -
三四月猪价或跌至每斤6元谷底,古代猪肉的价格贵吗?
近日,受生产惯性增长影响,并且春节后消费淡季猪肉需求下降,猪肉的供应出现了阶段性过剩,并且这个下跌的趋势会延续一段时间,在3、4月份的时候,猪肉的价格可能会跌至每公斤12元左右的谷底,养殖亏损程度还是会加大的,其实我国猪肉价格之前一路上涨,现如今又在下降,价格的跌幅都是跟社会环境有关,那么古代猪肉的价格贵吗?古人吃猪肉方便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其实很多人对于古人不吃猪肉这件事有一定的误解,虽然说在很多时期,猪肉是比较难上餐桌的,但是中国人食用猪肉的历史还是挺久远的。猪作为中国人主要食用的肉类,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在史料记载中,可以发现古人在四千年以前就已经讲野猪驯化为家畜了,并且开始食用,同时在古代还有一个专门养猪的人,被称为“猪倌”。不过因为猪在古代饲养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一头猪需要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才可以用来宰杀,而且猪又不能像牛一样干农活,这么久的时间里还需...
新闻动态 | 2022-03-14 -
全国开启乱穿衣模式,古人穿衣有什么讲究?
近日,全国大部分气温开启了“随机模式”,怎么个随机法?那大概就是早上像是冬天的气温,寒气袭人,到了中午就是一派春意融融了,就很暖和,所以在上班的路上就会发现棉衣和短袖同框,秋裤同短裤齐飞,总之就是到了“乱穿衣”的模式,相信现在大部分早上起来发愁的不是早上吃什么,而是出门穿什么吧。对此,现代人穿衣大概还可以看天气预报来决定穿什么衣服,那么古人穿衣有什么讲究呢?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说到我国古代的穿衣,我想大部分人想到的肯定是电视剧中那些华丽的服装,还是长袖长袍的,所以对此也有不少人困惑,古人这样穿不会热么?其实在古代,古人是会根据气温的变化划分出春夏秋冬四季,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细分出二十四节气,因此古人会根据温度的变化选择不同的穿着的,虽然都是长袖长袍,但是其材质还是有不一样地方的。比如在明代的时候,皇宫中,人们就回根据时令的变化,换穿不同材质的衣物,同时吸取民间文化元素,加上...
新闻动态 | 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