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谱流程揭秘|一本家谱是如何编修出来的?
家谱编修主要分为几大块:家族主事人发起修谱倡议、家族成员捐赠修谱经费、家族主事人派人进行人丁资料收集、修谱师正式编修家谱。这些事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是非常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
新闻动态 | 2023-12-06 -
家谱记录载体的演变,常见的家谱记载方式你知道哪些?
家谱是了解一个家族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材料,从文字产生之前的结绳记事时代就有家谱的雏形了,那么,家谱的载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呢?都有那些记录家谱的方式呢?今天小谱就来谈谈家谱族谱的常见载体。常见的家谱记录载体有以下几种,看看你知道哪些吧?
新闻动态 | 2023-12-05 -
续修新家谱后,家中的纸质老谱需要销毁吗?
大家都知道,家谱族谱是记录一个家族历史和传承的重要文献,很多家族把家谱看做传家宝一样代代相传,他们也会定期进行编修新谱。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编修了新的家谱,老家谱就没有用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纠结,是继续留着旧家谱还是直接销毁呢?如何处理老谱比较合适呢?一、旧谱的价值和作用我们现在编修新家谱时,一般都会参考旧家谱,沿用旧谱的一些内容,然后增添一些符合新时代修谱价值观的新内容。比如,旧时认为,家谱只需要录入家族男丁,女人不能入家谱族谱。然而,随着新时代国家提倡男女平等,女人和男人一样,享受同等的权利,自然也是需要入家谱族谱的。所以,一些旧的修谱规则就要更新,要符合当下人们的诉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才行。新家谱是在旧家谱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来的,而旧家谱也是研究各个朝代社会价值观等的重要研究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不宜直接随意销毁。二、古时处理旧家谱的方式在古时,很多家族编写新谱后,旧谱...
新闻动态 | 2023-12-04 -
太原王氏后裔投稿|族谱存疑解析之一
我拜读李国经先生撰写的《金周村》一书时,发现“赫赫‘东街王’”文章中提到“康熙四年首次修家谱时,王家还珍藏着一部《太原王氏世谱》。传说当初迁发长山来的是兄弟二人,一个定居在张家坊,一个定居在西去八里外的黑土庄,所以从祖辈传下一条戒律,两村王姓不得通婚,不知为什么,五百年中八次修谱,这两支的王姓人又始终没有联宗”的问题,对此作者没有回答。再是《金周村》出版于2004年,说500年我家族共修谱8次是不对的。准确说法应该是7次。我家族第八次修谱于2009年元月筹备,历经近3年,到2011年5月完结。《金周村》2004年出版其“第八次修谱”比我们家族第八次修谱提前了7年。如果说500年我家族共修谱8次应该是2011年5月修谱完结之后的提法,而不是2004年之前。从康熙四年(1665)到2011年计346年,何来500年之说?作者书中“五百年中八次修谱”的说法纯属笔误。据此推断是作者误把我族谱中“祖...
新闻动态 | 2023-12-02 -
编修家谱、族谱、宗谱对后世子孙有什么意义?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必须明白三个问题,一是你来自哪里?二是你去向何方?三是此生过得是否有意义?子孙后代是我们人生的延续,我们能够给他们留下点什么东西呢?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家谱、族谱、宗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我们从中受益良多,既如此,我们也应该承担起编修家谱、族谱、宗谱的重任,为我们的后世子孙留下一份拿得出手的精神和物质遗产。那么,编修家谱、族谱、宗谱对后世子孙有什么意义呢?一、树立榜样、总结教训家谱中会有本族成员的重要事迹经历的记录,比如官职、功名、嘉奖等。他们的经历和成就就会激励后世子孙,以先辈为榜样,严格自律、真诚善良、宽和待人。子孙看到先祖这么优秀,不但会向他们学习,也会感觉很自豪和骄傲,会更加坚定自己的初心,为光耀门楣艰苦奋斗、努力进取。另外,某些做了坏事或者犯罪的族人,因为品性不佳将不能进入族谱,这就让后世子孙吸取教训、谨言慎行、克己自律,不能违背祖训,让先辈...
新闻动态 | 2023-12-01 -
这8条街被确认为全国示范步行街;其实在古代也有类似街道景点
哈尔滨中央大街、石家庄湾里庙、青岛台东、合肥淮河路、宁波老外滩、福州三坊七巷、厦门中山路、昆明南屏等8条步行街被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那么请问古代有类似的街道或者示范景点吗?也有比如北京的前门大街、南京的夫子庙步行街、古都长安的“朱雀门大街”宋代开封的“马行街”等
新闻动态 | 2023-12-01 -
长辈祖籍地在境外,应该怎么寻根溯源,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族谱
如果无法直接到境外的祖籍地寻根,建议整理相关材料并向祖籍地的宗亲会或其他相关机构求助。在提交寻根信息时,需要提供个人的基本信息、赴港澳台或外迁的亲人的信息、赴港澳台或外迁地点和时间、所信仰的神祗和其他线索等信息。寻根需要长期潜心研究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寻根问祖。
新闻动态 | 2023-11-28 -
寻根问祖:寻根线索应该从以哪些方面入手查询自己的家谱?
须根需要了解本姓本族的族源祖源、祖籍地的确切记载、始祖和宗支祖的相关资料、家谱和昭穆字辈排列情况、先祖的坟墓碑记和祠堂碑记、对故乡的记忆素材、地方志书和档案资料等。收集资料需要养成平时多收集资料的习惯,开阔视野,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要有长期钻研和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并善于整合所收集的资料,整理出一套实用的基础资料信息。寻根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成本,因此需要恒心和耐心。
新闻动态 | 2023-11-28 -
今日下元节|下元节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今天是下元节,是水官解厄、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中国节日中有“三元”:上元节(正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下元节(十月十五)。据传,下元节鬼门关大开,地府鬼魂会放假一天,来到人间,接受洗礼、涤荡邪秽。人间则会进行祭祀亡魂、祭拜祖先的活动。人们认为,人死后,肉体虽会腐化,但灵魂不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而已。而下元节则是我们通过祭祀与先人沟通的重要日子。下元节习俗1、放水灯:下元节夜晚,人们会在江河湖海等水域放水灯,让其漂流在水上,寓意祖先的灵魂可以回归人间、往来自由。2、祭祖扫墓:下元节,祭祀祖先,人们会去祖先的坟墓前献花、上香、焚纸钱、扫墓并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子孙。3、修福田:下元节,修福田,民间会举办“绕境”、“出巡”的活动,从一处寺庙到另一处寺庙,游历、参拜、布施,以祈求佛菩萨的保佑和普度众生。4、排舞:下元节,有些地区群众在灯火辉煌的街头广场,进行舞狮、舞龙、跳街舞、扭秧歌等活动,...
新闻动态 | 2023-11-27 -
揭秘:中国古代两大“顶尖技术”外泄,被国外窃取始末
古代中国对丝绸和瓷器制作技术的严密保护和控制,以及欧洲人对中国丝绸和瓷器的热衷和追求。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养蚕和缫丝是丝绸制作的核心技术。中国政权对丝绸制作技术的控制非常严密,甚至限制出口。瓷器同样具有独特的制作技术,在欧洲人追求中国瓷器的梦想中,一些国家甚至用武力换取中国瓷器。这些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丝绸和瓷器制作技术的严密保护和控制,以及欧洲人对中国丝绸和瓷器的热衷和追求。
新闻动态 | 20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