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姓排名第二的钱姓
钱姓,在百家姓里排行第二,主要是因为吴越王钱俶以和平的方式归顺了赵匡胤,避免了刀兵之争,所以在排百家姓的时候,让其紧跟赵姓,排名第二。1、起源与渊源钱姓最早的记录可以到西周时期,由彭姓演化而来。据《通志·氏族略》、《姓谱》,钱姓起源于周朝官职“泉府上士”,掌管钱币的铸造。颛顼之曾孙彭孚,也当过这样的官员,官名为“钱”,这个就是钱姓的来历。2、历史发展春秋战国:钱姓比较少见,多隐士、道士,史书没有多少记载。秦代:关东下邳(今江苏睢宁)有零星的记载。汉朝:彭城(现在的徐州)有部分人。东汉末年到魏蜀吴: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晋朝:江西省。唐宋之际:钱姓的巅峰期,吴越国王钱镠在临安建立了吴越国,传5代,占有江东一带接近90年。其子孙分封到各地,江浙沪钱姓逐渐变多,随后进入闽粤,台湾。3、人才辈出钱姓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如:钱镠:五代十国吴越国的开国国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文...
姓氏文化 | 2024-09-12 -
族谱网:张姓、张氏家谱、宗谱电子版资源列表(节选)
张姓人口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位,人口9575万。我们经常说,弓长张,张姓,毫无疑问,是一个超级大姓。为助力张氏族人寻根问祖,族谱网收录了近4万卷张氏家谱、宗谱电子版PDF资源,高清无水印,以下是节选的部分目录。
姓氏文化 | 2024-08-23 -
这些比较罕见的姓氏你知道几个?
在浩瀚的姓氏海洋中,除了广为人知的常见姓氏,还有许多如同星辰般散落、鲜少被提及的罕见姓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姓氏探索之旅,揭秘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姓氏。
姓氏文化 | 2024-08-18 -
族谱网:杨姓、杨氏家谱、宗谱电子版资源列表(节选)
为助力杨氏族人寻根问祖,族谱网收录了超4万卷杨氏家谱、宗谱电子版PDF资源,高清无水印,以下是节选的部分目录。
姓氏文化 | 2024-08-04 -
百家姓排名第100位的常氏堂号大全
常氏家族的堂号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平原堂、太原堂、知人堂等。
姓氏文化 | 2024-06-29 -
百家姓排名第10位的周氏186个堂号大全
根据中国信息报2022年发布的百家姓排名数据,周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位,人口2690万,是百家姓中的超级大姓。周氏家族的堂号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细柳堂、爱莲堂等。以下是周氏186个堂号大全,供大家参考。汝南堂、临川堂、教稼堂、肇岐堂、细柳堂、柳营堂、留春祠、留春享堂、濂溪堂、濂源堂、思濂堂、景濂堂、太极堂、爱莲堂、植莲堂、光霁堂、霁光堂、月岩堂、平园堂、本一堂、六顺堂、宝善堂、保极堂、报本堂、本仁堂、秉德堂、秉礼堂、成德堂。承恩堂、承敬堂、承志堂、澄礼堂、崇本堂、崇德堂、崇礼堂、垂裕堂、纯德堂、从善堂、丛文堂、萃亲堂、萃文堂、存德堂、存宋堂、存著堂、达孝堂、大本堂、大赉堂、德馨堂、德星堂、棣鄂堂、棣华堂、笃本堂、笃厚堂、笃祜堂、笃亲堂、笃庆堂、笃兴堂。笃至堂、笃志堂、惇叙堂、惇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敦睦堂、敦叙堂、二贤堂、斐然堂、福礼堂、拱福堂、光裕堂、光祖堂、和义堂、鹤...
姓氏文化 | 2024-06-21 -
百家姓排名第98位的孔氏堂号大全
孔氏家族的堂号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鲁国堂、泗水堂、诗礼堂等。
姓氏文化 | 2024-06-10 -
赵姓的迁徙与分布:一部家族的奋斗史诗
赵姓的起源和迁徙,赵姓家族在历史上的名人故事,以及赵姓家谱和家风等。赵姓起源于造父,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将领和皇帝。赵姓家族的家谱和家风是传承家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西谷堆村赵家人的历史和现代名人,以及赵姓家族在各行各业中的活跃表现。
姓氏文化 | 2024-05-30 -
最新百家姓排名|隔壁老王仍然独占鳌头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是我们最熟悉的百家姓了,大家一定想知道如今最新的百家姓排名是怎样的,小谱今天就来谈谈最新的百家姓排名。根据官方权威媒体发布的数据,王、李、张、刘、陈排名前五,隔壁老王家的宝座仍然无人撼动。王氏和李氏是唯二人口数量过亿的姓氏,所以,在未来的某一天,李氏有极大的可能性超越王氏,拿到姓氏规模NO.1的桂冠。由于小谱没有检索到23年权威媒体的发布数据,那么,中国信息报2022年11月11日发布的百家姓排名数据大概率是最新的数据。有人就问了,中国信息报是啥媒体?权威吗?中国信息报是国家统计局主管的综合财经类报纸,看起来还是相当权威的报纸。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中国姓氏分布研究》结果,全国人口中在用姓氏超6000个,其中,2个姓氏人口规模超过1亿,23个姓氏在1000万以上,171个姓氏在100万以上。同时,有超过5000个姓氏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小,不足1万人。“百家姓”人...
姓氏文化 | 2024-05-30 -
为什么古代同姓男女不能结婚?
同姓不婚,是中国传统的婚姻禁忌,指相同姓氏的男女不能通婚。同姓不婚是周代实行族外婚时的规定。春秋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同姓结婚可能造成后代畸形或不育。但同姓结亲在贵族中仍然时有发生。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同姓可以通婚。至唐代,又开始禁止同姓结婚。宋代也沿用唐律。明、清后逐渐消亡。一、同姓不婚包含哪些情况?在唐朝,同姓不婚被列入法律。《唐律疏议》规定,男女同宗、共姓、声同字别均禁止结婚。同宗,是指有着相同祖先而谱牒依然保存完好的一群人。虽然他们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有了不同的姓氏,但仍被视为同姓,禁止通婚。共姓,是指同宗且姓氏相同的人,或者不同宗但姓氏相同的人。若是买妾时不清楚其姓氏,还需进行卜卦确定,即使卜得的姓氏与实际不同,仍被视为共姓。声同字别,指读音相同的姓氏,比如“阳”姓和“杨”姓。二、为什么要禁止同姓结婚呢?其一,是为了避免因近亲结婚而导致后代基因不良。据说早在周代,先民们就发现了近亲结婚的危...
姓氏文化 |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