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几千年前就有了
春节这个重要的
节日,但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古代的春节的
习俗,已和现代的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古代,十二月三十日(农历),称为“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
门上挂利是钱,贴春联、
换门神。到了晚上,各在
门外燃起火堆,焚烧辟瘟丹,屋内生火,灶旁都点起灯火,把全屋照得一片光明,象征着
来年的红火吉利。一更后,摆设
酒果,迎接灶君。到了子夜,便在门口烧香
燃烛,用供桌摆上
香饭、素菜、清果等,斟红枣酒、清茶,
迎神接神福,祈求吉庆;拜祖先,燃放
鞭炮。接着举行“辞岁”,由晚辈依次向长辈行礼,长辈们则分给晚辈们“压岁钱”行礼后,
一家人围炉团坐守岁,吃
团圆饭。大年初一那天,大街小巷
舞龙舞狮烧炮仗,互相拜年。男人们穿着最好的衣服到
亲朋至友家中拜年,小孩也到
外婆家和姆、婕家等外戚家中拜年。妇人们则到年初四才回娘家拜年。当晚回
夫家时,娘家母亲则用红纸包裹着桔子、花生、莲子、红糖和甘遮等
给女儿带回夫家做“迎路”。
从
初六起,城乡各街坊、村落都请道士设醮迎神,邀剧团、戏班来做戏
酬神,有的地方还抬神像游街,沿门贴符以逐瘟疫。十五元霄节,人们称为“年仔”,各家“以糯粉
搓丸,小者煮浸
糖米,大者裹以蔗糖,名元霄丸”。亲邻间互相赠送。元霄前后,举行
观灯活动。元霄节
过后,一年一度的春节欢庆活动便告结束。
这就是古代的春节的
情景,而现代, 日子依然没有变化,每家也都会在门上挂上
对联,换上门神,但到了晚上,则不那么烦琐,只是
全家聚
在一起吃
团年饭,有些允许烧鞭炮的城市,人家也会在午夜12 点的时候烧鞭炮迎接
新年的到来,然后便也会分压岁钱,但会是在最后的时候分,这里跟古代是有不同的.大年初一到年初四,跟古代差不多的,但初五以后,则没有古代的烦琐礼节,这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在家享受自己的
假期了,到了
元宵节,会做
汤圆,然后,春节便结束了,但实际来说,春节
在现代早已在年初五的时候就差不多结束了,而且比起古代,现在人少了很多烦琐的礼节,有一部分年轻人还认为,春节已经没什么必要了,对春节也不像以前的人那样兴高采烈地迎接,只是平平淡淡地过,我想这是跟古代过春节最大的不同吧.
现代的
春节习俗,已有了不少的变化,有人认为,简单了是好的,也有人认为,没有了古代那种
气氛,而我觉得,现在的春节其实是简单得来又不失去那种气氛,这是现代春节最大最好的变化吧.
以“感受春节民俗文化”为话题的中学生作文
2021-07-15

1

336
2000字以上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