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西方文明的起源

2021-07-15
1
404
提交答案
1个回答
曾逸宇
2021-07-15
在 世界文明史上, 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 风采与卓越的 成就享誉 后世,以至有“言必称希腊”之说。的确,它的 文化创造达到了 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高峰。于是, 古希腊文明的勃兴和它的“后来居上”,它的光灿夺目的业绩,被学界称为“希腊的奇迹”。在我们看来,要破译与解释这一 文化之谜,在很大程度上要从古希腊文明的特征(亦即“希腊精神”)那里去寻找。
“希腊精神”:一种典范
寻求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古希腊文明是 城邦文明,它的城邦多为纤芥之邦,但这规模有限的空间,却是一个具有独立的政治生活、自足的 经济生活和丰富的 文化生活的 共同体。在这个狭小的共同体内,每一个成员都骷将其他成员置于其 视野之内,因而在城邦公民中产生了某种 认同感与亲近感。对 古希腊人来说,城邦意味着一种共同的生活,它不只是一个生活共同体,而且也是实现 人类自我完美的 道德共同体。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 希腊人总是把城邦制视为唯一适宜的国家组织形式。因而,致力于社会团体与公民生活之间的和谐统一便成了古希腊城邦每个公民的基本信念。但是,这种信念随着城邦的衰落而日渐淡化,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出现的“城邦危机”,极端 个人主义与极端民主方式的滋长,导致公民 责任感的消退,也就急剧地破坏了这种公民 团体与公民生活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这在希腊世界,尤其在战败的雅典城邦表现得更为明显。可以看出, 希腊城邦的衰落之日,即为生物与环境和谐的失却 之时,在 公元前4世纪之后的希腊 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江河日下与日渐衰落的景象。
激发好学 精神与创造精神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人不愧为一个在继承 基础上有着卓越创造的 民族,他们的 创造性源于他们的好学精神,天生的好奇心、刨根究底的追间与开放的 民族性格,促使他们百般寻求知识,而不管这种知识来自何方,如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哲学家 泰勒斯等人为觅取真知,其 足迹曾遍布 东方各个角落。“拜东方文明为师”,这在当时不失为是一种 智者的眼光。“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 埃及的 艺术形式还是 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 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 智慧的特征。这些特征归结起来,就是虚心、好奇多思、渴求学习、富有常识。”古希腊文明的种种创造,确是建立在吸收古老的东方文明的优秀遗产之上的;踏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这正是希腊人的智慧,用 柏拉图的话来说,就是 “我们把一切从外国借来的东西变得更美丽”。古希腊文化的奠立,它有一个 东方文化的源头,而它自身的发展又成了 西方文化的源头。 创造者才是真正的 继承者,从希腊人的创造性来看,此语信然。
喜好思想自由或自由思想 这里所说的思想自由或自由思想并不是指一种 天赋的与内在的思维活动,而是将思想作为一种见之于世的理性认识的 成果,它出现在 古代世界,也以希腊人为最早又最具 生命力。 德国历史哲学家 卡尔? 雅斯贝斯曾明确地指出:“希腊城邦奠定了 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 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现代美国史家伊迪丝? 汉密尔顿更说在希腊人那里“世界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不管怎样,思想自由与自由思想在希腊城邦中得以首先萌发,是由 奴隶制经济与奴隶制 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而造就的,这就是:丰裕的物质条件,欢愉的精神生活和足够的闲暇时间,而这些在古希腊城邦制度及推行民主政治的城邦里 (如雅典)都一一找到了它的归宿;加之在城邦的实际 生活中,也没有形成一个 有势力的 僧侣集团和一种钳制 人们思想自由的统一的 宗教意识形态,较之当时古代世界的其他地方,这有其独特的与内在的历史条件。
追求人生享受和 现世娱乐的生活情趣 希腊人重视现世。他们也有 冥府与 乐土的 观念,但极少谈及;他们也极少考虑来世间题,而把无限的希望寄托在现实 人间。无怪乎,阿基里斯的 鬼魂要说,他宁愿 在人间做雇工,却不愿去冥府称大王。就是 古希腊神话中的那些 神灵,也失去了头上神秘的灵光,在那个 神话世界里所演绎的一幕幕凶残争斗与争风吃醋的故事,不啻一幅幅洋溢着人间 情趣的 世俗生活图。神如此,那么人呢?且看,他们或去露天 广场出席 公民大会,聆听别人的演讲,也慷慨激昂地发表自己的高见;或去观剧,震撼人心的悲剧与诙谐的针砭时弊的喜剧,使他们通宵达旦而流连忘返;或去柏拉图学园去听大师讲学,领悟 人生哲理,同时相互研讨着各种学问;或去运动,平时强健体魄,战时则从戎,以保卫城邦的安全;或约三五好友,在家聚饮,高谈阔论直至 天将破晓才尽兴而归……开会、读书、观剧、 听音乐、 欣赏艺术、运动、沐浴、聚宴等等,希腊人就这样尽情地享受着 人生的乐趣,并在这过程中以求得个人 才智的增长与 道德品质的完美。希腊人是注重现世而非历史的, 希腊文化中的历史精神是 实用主义的和 现世主义的,人们追求历史知识,是因为它具有 实用性,历史成为人们政治生活的一所学校和训练场所。换言之,历史之所以有 价值,是因为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在,能够享受现世的快乐与度过美好的人生。
笃信 人本主义,重视人和人的自身价值 对此,学界曾有过不少论述,这里只摘引一段著名的古典文化 学者安?邦纳的识见:“全部希腊文明的 出发点和对象 是人,它 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 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
众所周知的神话“斯芬克斯之谜”,体现了原始 先民对人类自身 地位的最初思考。自此,揭示人的地位、业绩及其历史作用,可以说贯穿于整个希腊 文明史之中。在那里,由于希腊城邦制的发展,作为城邦 主体的公民个人的作用不断得到体现,因而也就不断强化了对 个人价值、个人主义与 个人尊严的信念,以至到了 智者派代表人物 普罗泰戈拉那里,更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成为公元前s至前4世纪希腊世界理性 思潮中的一面旗帜;与此同时,在 戏剧与艺术等 领域中,更有着意渲染与表现人的意志、人的 力量、人的创造性的作品间世,对 世人不乏振聋发聩的启迪作用。扩而言之,这种构成希腊文化所有方面的 人文精神,便成了古希腊文明的一种典范。
崇奉中庸精神 前面所述各点,如寻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均衡、思想自由的适度、有节制的生活、人的个性与 特长的和谐发展等等,都无一不渗透着这种希腊人的 中道思想,亦即这种平衡与和谐的发展。反之,他们所崇奉的中庸精神又反过来制约着希腊城邦文明与城邦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古希腊城邦文明之所以能维持几个 世纪并在世界文明史上大放异彩,都与中庸精神有关,伊迪丝,汉密尔顿的“希腊所取得的全部成就都打上了这种平衡的烙印”,确是画龙点睛之笔,很正确地道出了希腊人崇尚的 中庸之道所包含的巨大的与潜在的历史作用。这里需要 补白的一点是, 中国儒家 学派的中庸之道可称为中国的“黄金之道”,足可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道”相媲美。但中西中庸论同中有异,古希腊的中庸之道大体是属于 伦理学的 范畴,使用逻辑演绎,而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则从一种 伦理观念上升到了 世界观,并己“成为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具有很明显和很强烈的 政治 色彩。
希腊文化 元典的 超越性
古希腊城邦文明既属于古代世界,又属于现代世界。说它属于古代世界,因为它继古老的东方文明之后而 居上,在公元前一千纪放射出了熠熠的历史光辉,希腊文明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与顶峰;说它属于现代世界,因为由它所奠立并被学界所称的"希腊精神",已经超越了 时空,在西方乃至世界被发扬光大,成为烛照后世与难以泯灭的历史遗产。
倘借用 中国文化学者冯天瑜创制的“文化元典”的概念轧从希腊文化的元典精神来评说古希腊文明的现代意义,也是特具 学术价值的重要课题,这里只能略说一点。
希腊文化元典就其蕴含的 民族精神与首创的 学科经典之作,在我们看来,除《理想国》(柏拉图,、《 形而上学》与《工具论》(亚里士多德,等 先哲 论著外,尚有《伊利昂记》与《 奥德修记》(荷马)、《伊索寓言》(伊索)、《几何学原理》(欧几里得)、《政治学》与 《诗学》(亚里士多德)、《普罗米修斯》(伊斯库罗斯)、《俄狄浦斯壬》(索福克勒斯)、《美狄王》(欧里庇得斯)、《鸟》(阿里斯托芬)、《历史》(希罗多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等等,它们的传世为西方文化乃至 世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产生了巨大与深远的影响。冯天瑜说元典之作为“其思想富于原创性,其 主题具有恒久性,因而元典有着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超越性”,上述被列为元典的作品,无疑都具有这样的 品格与特,洼,由它所孕育的“希腊民族精神”,经过世代的继承、充实、演绎与发展,已日渐融合到西方社会的 集体意识中,并进而成为影响西方社会乃至世界文明的历史传统,人类文明也就在这样的 历程中不断地迈开了前进的步伐。
马克思曾高度评价 希腊艺术和 史诗的成就,认为它具有 “永久的魅力”、“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其实,古希腊文明的永久魅力何止艺术和史诗,随着古希腊文化的元典精神一再被弘扬与重建,古希腊文明的现代价值也就一次又一次地被追寻与创造 (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可称为典范)。在这过程中,人们莫不感受到希腊元典精神的 原创力和那刻骨铭心的“永久的魅力”,这也正是古老的希腊文明与希腊文化所蕴含与发散的“永久的魅力”。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