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专利信息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
策略
企业需要从多方面利用专利信息,以达到支持研发活动和保证企业增值的
目的。根据企业专利信息利用
程度的不同,可以把专利信息利用大致分为两类:一般性专利信息利用和战略性有规划的专利信息利用。
一般性专利信息利用主要是指,企业研发人员或
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的日常性的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如
现有技术的检索、
对比文件的检索分析、侵权分析比对等。
战略性有规划的专利信息利用主要是指,企业有目的地进行竞争分析、
战略布局、专利
资产管理和运营、
标准战略、合作与并购中的专利调查等企业工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专利信息的有系统利用。
当然,这两种分类在某些
层面上是存在交叉的,没有非常清晰和绝对的界线。
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影响因素
一个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程度大致取决于以下
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企业利用专利信息的
手段和层次。
第一, 企业的
规模。
企业规模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企业对专利工作的投入程度。一个
资本量非常小的企业,在专利管理人员的配置、专利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工具的购买、专利申请和维护
资金的支持等
方面都很难给予最充分的安排,这必然限制了企业对专利信息利用的程度。
第二,企业技术的
集中度和技术面的宽度。一个企业技术的集中度,或者说该企业所涉及技术面的宽度,也对企业利用专利信息的程度有相应的影响。
技术单一的企业和一个技术面涉及比较广的企业相比,专利信息获取的
难度相对要低很多,不需要很复杂的专利信息分析手段,在信息的使用
途径上也更清晰。而一家产品多、涉及技术面广的大型企业,由于所从事的技术领域相对较多,其所关注的专利信息
范围也必然大幅增加。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专利信息利用工作,而且这些专利信息之间的交叉以及对企业不同层面的影响也更为复杂,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专利的考虑也更深入和慎重。
第三,企业员工的专利素质和专利工作的
深度。企业员工的
整体专利意识和专利素质以及企业专利管理人员专利工作的深度,对该企业专利信息的利用程度和利用层次有直接影响。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普遍缺乏专利意识和相应的专利知识,那么我们很难想象这个企业存在高层次的专利信息利用手段和策略。因此,企业员工整体专利素质的提高是进行专利信息利用的根本。
对于处在专利积累
阶段的企业来说,其专利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仍集中在专利的申请和维护,专利工作还需要上升到进行战略布局、
专利资产运营等层面。目前
国内一些企业已经采取了很多员工专利培训
措施,这将为公司未来专利信息的利用打下扎实的
基础。
第四,企业的经营
性质对专利信息的依存度。企业的经营性质对专利信息的依存度也间接决定了该企业对专利信息利用的程度。不同的企业,对专利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
服务型企业注重的是服务质量的提高和
业务模式的改进,
资本运营型企业注重的
可能仅是专利资产的运营和增值,而不关注专利的申请和维护,而对设计型企业来说,来自他人专利威胁的
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其对专利信息利用的要求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也要高很多。
除以上因素外,影响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因素还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可能会对企业专利信息的利用产生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影响,在此就不一一罗列。
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途径和目的
首先,从
信息获取的途径来看,专利信息的收集和获取是企业进行专利信息利用的基础。企业获取专利信息的途径主要包括:
利用
公共资源获取专利信息。即通过世界各国的
国家专利局所提供的
专利数据库获取免费的专利信息,或者通过
报纸和学术
报刊上的
文章获取专利和产品/科技信息;
利用商业性数据库和
出版物。如
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的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WPI)、日本专利信息组织的PATOLIS数据库等,这类商业性数据库通常有独立的登记号,在某种程度上更便于企业进行专利信息分析。
建设企业专利数据库。这种
方式相对于上两种方式来说更有针对性,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建立专门的
企业数据库。
其次,从信息分析的阶段和目的看,在专利信息收集后,需要对所收集到的
专利文献进行筛选、统计以及多样分析,以获取对企业有用的信息。通常企业在研发前、研发中和非研发期间都需要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
研发前的专利检索和分析是为了让企业在
项目确立时明确眼前的技术现状,看清技术形势,
预测未来技术,发现可能存在的
障碍专利和潜在的
专利壁垒,规避在先技术,防范侵权
风险,寻找合适的突破口或
市场
切入点。一旦分析结果显示所关注的
领域专利壁垒很多、技术进展可能会困难等情况,则企业就需要更换项目方向,避免
投资损失,或开始考虑进行回避设计继续开展项目工作等情况。
研发中的专利信息利用主要是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使自己的研发成果
权利化时进行的专利调查,掌握其他公司的开发状态、
申请专利的审查过程,发现易引起纠纷的专利并提前制定相应措施,以及为了防止其他公司对某些技术权利化而进行的调查分析。
非研发期间进行的专利信息利用主要用于技术跟踪检索、
竞争者的专利分析、领域内的专利调查、为诉讼所作的专利分析、标准研究、专利许可和转让相关调查以及其他专利经营时进行的必要专利信息分析。
专利信息分析方法
专利信息
分析方法是指对有关专利文献进行检索、筛选、统计、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和结论的方法。当前,随着技术的发展,专利信息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关人员也日益重视专利信息分析。
第一,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专利信息分析方法
传统上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定量分析即对专利文献可量化的
外部
特征如著录项目,按照一定的
指标量进行统计,并对有关的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定性分析是以专利内容为
对象,根据专利文献的
技术特征来进行综合归类分析。通常需要将二者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分析的目的和最终
用途都是为了评估一家公司或
机构、一项
产业以及一个国家的
专利质量及研发创新
竞争力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
需求,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一)通用分析
1.区域分析:企业欲以某种产品、技术参与不同国家和
地区的
市场竞争,必须先了解其区域性竞争
状况和
消费需求。而这些竞争和需求往往通过
申请人、
专利申请量以及产品、技术的某些技术特征来体现。区域分析可以了解
行业发展的主导区域、不同区域内专利研发的重点方向和各区域之间技术的
差异性、不同区域内
专利技术的主要拥有者(申请人)和发明人。通常区域分析包括区域分布分析、区域技术
趋势分析、区域技术分类分析等。
2.IPC分类分析:IPC分类分析可以了解行业内的主导技术、不同技术的区域分布、不同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和发明者。IPC分类分析通常包括IPC趋势分析、IPC区域分析、IPC申请人分析、IPC发明人分析等。
3.技术对比分析:通过对多个技术的专利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一定期间不同技术的发展演变情况。
4.申请人分析:行业竞争变化取决于行业的
供方、
买方、竞争者、新进入者和
替代产品,不同的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不同,决定了其在行业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为自身
经济利益保护的专利
类别也各不相同。因此,进行目标技术领域的申请人分析,可以了解行业内的主要申请人情况、不同申请人申请专利的主要技术构成及地域分布,同时了解行业的竞争
体系及其状况。申请人分析通常包括申请人申报趋势分析、申请人技术构成分析、申请人区域分布分析等。
5.发明人分析:对发明人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行业内的主要发明人情况、不同发明人
发明专利的主要技术构成及地域分布等。发明人分析通常包括发明人发明趋势分析、发明人技术构成分析、发明人区域分布分析等。
(二)专利指标
将专利信息搜集完之后,如何将其做有意义的分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将专利信息做好分类就进行专利评估,可能在进行专利分析时,所使用的比较或平均的
样本不正确,最终导致分析结果无法满足
市场需求。
以前一般分类的方法是利用专利分类码进行分类,例如美国专利分类码、
国际专利分类码,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
缺陷。后来,很多知识产权
咨询公司提出了相应的专利分析指标,如美国的CHI Research、台湾的元勤科技等,来使专利分析结果更接近市场需求。
CHI Research所提出的评估一家公司专利组合以及公司技术实力的
量化指标主要包括7个:专利数目、被引证数、引证指标、技术力量、技术
生命周期、科学
关联性以及科学力量等。利用这些专利指标,可以评估企业从事技术活动的程度及其变化、评估企业在预定时间内专利
数量产出的
成本效率、评估企业创新速度或科技演化速度等。
除此之外,专利指标还有很多其他应用,譬如评估企业的技术能力、评估企业的专利资产、作为技术鉴价的信息、作为
投资组合选择的参考等。
第二,
专利地图。
通过对某个目标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并将采集到的专利信息用可视化的表达方式绘制出来,或整理成
图表,即得到专利地图。它只是将信息进行了可视化,使
读者更便于理解。
专利
地图
在日本、韩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日本对各种分析方法的研究程度和
应用范围的广度较其他地区要强一些。
除企业外,有些相关的机构也对专利地图的效果很关注。但因为需要有专家来收集和分析专利信息,所以对于风险公司、中小型公司或大学以及其他研究机构来说,自己来做这些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基于此,日本特许厅曾制作并提供了1997年以来一些技术领域的专利地图(参见日本特许厅亚太工业产权中心的专利地图制作指南)。
按当前的一些分类法,专利地图一般分为专利
管理图、专利技术图、
专利权利图。
专利管理图主要包括历年专利
动向图、各国专利占有比例图、专利排行榜、主要竞争公司分析图等,主要显示技术发展
趋势,对竞争企业进行实力剖析和动向预测。
专利技术图包括IPC分析图、技术生命周期图、专利技术功效
矩阵图、专利技术
分布图等。技术图锁定某项技术或公司进行地毯式搜索,主要
显示技术演变、扩散状况、研发策略、回避设计、挖洞技术的可行性。
专利权利图主要包括专利范围构成要件图、专利范围要点图、专利家族图、重要专利引用族谱图,主要剖析研发
空间和
市场空间。
在
实际使用专利地图时,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其中的内容。特别是通过组合多个专利地图,可以发现单个地图无法表达的内容。通过不同的表达形式,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目标和
意向从专利地图中得到不同的信息。(本文作者系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经理)
信息产品得到有效利用的影响因素?
2021-07-15

1

871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