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字最早是象形文字,以图画的形式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现出来。古代祭祀活动这一事件也会有相应的图画表达,这些记录祭祀的图画后来就发展成了成熟的文字。
古代汉字与祭祀文化的联系
2023-03-30

1

1128
《说文解字》:“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这就是说,“祭”就是手里拿着肉祭祀神灵的意思。“祭”字的甲骨文字形作,左边像肉(即楷书“祭”字左上角的部件),右边像手(即楷书“祭”字右上角的部件),下面的点像血滴,点的多少不一,表示刚刚宰杀的牺牲,还在滴血,就拿来祭祀。“血”字甲骨文字形作,正像祭祀时将血盛在器皿中的样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者茹毛饮血,用血报神。”

人类的成长过程,始终伴随着威力无比的自然力量。这自然的力量,在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古代早期的先民 ,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以及对自然界认识的缺乏,面对无形的难以捉摸的自然之力,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抵御能力,由心生畏惧,进而顶礼膜拜,于是自然之神随之产生。天神地,雷公风伯,草木山川,皆有神在。为了获得神的福佑,以求趋吉避凶,人们对神极尽虔敬之心,经常奉上供品,举行仪式,表达对神的诚意。这便是早期的祭祀。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对古人的祭祀活动有着形象的描绘,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