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蕾檬
2021-07-14
在中国,许多民族与地区都有过春节的习俗,其本意在于除旧布新,送往迎来。大年三十之前,人们置办年货,清扫卫生。三十那天,贴门神、春联,挂年画、红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大年三十夜晚叫“除夕”,即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一般人家都要围在一起吃上一顿“年夜饭”,称“团年”。午夜时,还要燃放爆竹。
春节时吃饺子,是中国北方的民间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也就是新旧交替从子时开始。在中国南方,春节时多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
(2)元宵节
在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晚上,人们有观灯、吃元宵的习俗,故把这一天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吃元宵是相沿已久的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元宵这种食品,原先叫“汤元子”,后改为元宵,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吉利。
元宵节以观灯为喜乐之事,故又称“灯节”,据《文乐书》记载,汉明帝时期提倡佛法,敕令在元宵节点灯敬佛,这首开元宵节放灯的先例。唐宋时,元宵节观灯的习俗已广为流传。清代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