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祠堂祖庙是一个家族来祭祀祖先先贤的活动场所,祠堂的名称最早是出现在汉代,通俗泛意上理解也会称为支祠、家祠、祖祠、宗祠等。在不少时候祠堂也用作办理家族子孙婚、寿、喜、丧等事务的场所,通常在宗族中有需要商议家族大事的时候也常会在祠堂举行。可以说,宗族的祠堂承载记录着一个家族辉煌和传统历史,同时这也是汉名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与标志,也是中国华夏文明的一种衍生。 作为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伦理中,家族观念可以说是相当重视,如果细分祠堂也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南宋杰出理学家朱熹作《家礼》,始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在古代时做过皇帝和封过侯的姓氏才能称为家庙,其他的通常称为宗祠。从现代留存下来的祠堂来看,全国各地的祠堂建筑都各有风格特点,也留存不少古代建筑,具有不少参考价值。

清明了,你们是怎么祭祖的?
2回答·555关注
    清明了,我想很多都是去山上带着鸡瘦肉酒,等去祭祖的,只是我现在在外面工作,如果在家的话 我也许会去,因为很久没有去爬山了 还真 挺想去的,希望你快乐
寻根祭祖有那些方式?
1回答·247关注
    寻根祭祖是一件好事,如果你真想寻根祭祖的话,首先你得知道你的根在那,你的祖又是谁!这就需要族谱了!其实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就像我的先祖是从山西老鸹窝搬出来的,本来想去祭祀一下祖先的,谁知祠堂却要门票费,不然根本就不能进去,想想再也没去过,现在的寻根祭祖已经变味了
描写清明节祭祖的诗句
3回答·1686关注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近年来清明祭祖的人少了,为什么?
5回答·711关注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外地工作有的人离家太远!清明假期又太短了如果回家的话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了!所以祭祖的人就会少很多了!现在在农村常住的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好像现在传统祭祖的很少见了!年轻人也都提倡环保祭祖!买束鲜花就能代替烧纸钱!以前祭祖的时候家里的老人都会带着一个大家族的人浩浩荡荡的去祭祖!现在的年轻人在外工作压力太大了!需要买房养孩子所以家中的老人就不忍心再让孩子们来回折腾的跑了!不过现在在外工作退休后的因为闲下来了回乡祭祖的也有很多!
百家姓寻根祭祖谈姓
2回答·1206关注
    淡姓来源:1北朝《姓谱》记载,原为但姓,讹写为“淡”氏。2据《姓氏考略》记载,明代有宦官刘瑾,正德年间掌司礼监,强夺民地,增设“皇庄”三百余处,民愤极大。同洲刘淡,耻与刘瑾同姓,改为“淡”姓。
祭祖连根有什么做用?
1回答·798关注
    祭祖连根有什么做用做用很大呀!!与你的命运、成功、财富息息相关!!! 热爱生命,实现生命的庄严,要从认识生命开始,祭祖连根是认识自己生命,认祖归宗必需的。人生就像一棵大树,祖辈就是大树的根,大树只有根部健康才能枝繁叶茂,人也一样,供奉祖辈,连根养根,可以发挥生命的潜力,激发正能量。 古往今来成功者的秘密也在这里,祭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现代社会由于很多原因,回老家祭祖可能不太方便,也可以进行网上祭扫,现在有他一款专业的祭祖祈福平台叫做。。。慈恩天下。。。这是全球首款全三维技术制作的祈福平台。各个园林,风格古典大气,绝佳的布局设计,严格遵循风水学原理,中式园林式建筑高端大气、美仑美奂,花草树石、瑞兽灵物生动逼真。天寿、献宝等仪式,传承古典祭祀礼仪,还有规模宏大的大型祭祀盛典,供多人同时在线共同祈福,祭拜效果受到很多人的认可。。。。。百度一下慈恩天下就能找到呀!!!
祭祖时来例假去了有什么不好吗
2回答·1226关注
    来月经与祭祖没什么充突,女人有月经才能传宗接代是好事,你就放心的去吧。
徽州人祭祖是什么?
1回答·283关注
    礼俗。氏族尊祖祭祀仪式。   徽俗重宗法,凡遇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等年节重大活动,均举行祭祖仪式,其中以农历腊月祭最为隆重。腊月祭在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进行。开祭之日,宗祠第一进厅设香案一座。过第一进天井两廊有10人左右的乐队,演奏笙、箫、笛、唢呐、鼓、锣等乐器。另有三眼铳数支用于鸣礼。天井当中陈放两个牺牲架,架上摆着宰杀后洗得干干净净的整猪和整羊各一只。中进大堂为祭祀的主要场所,摆三组供桌,陈设鹅、鲤鱼、猪头,合称“三牲”,配有爵、筷子;供碗64只,内装菜肴瓜果等供品。中间一组供桌前设香案,焚檀香末或柏枝末,炉内香烟缭绕,堂上香气袭人。主祭人由德高望重者担任,陪祭2人,执事10人分别承担司樽、司盥、司帛、司祀。凡本族裔孙除女性外都要参加腊祭,依辈份大小顺序站在祭堂前。后进享堂祭祀时开启龛门,让祖宗们出来享受后辈的供品。开祭前,鸣锣或放铳三声召集族人进祠。 祭祀开始,放铳、鸣爆
祠堂作为祭祖活动的中心,在宗族制度中占有头等地位,在明清两代,西递村共建有多少祠堂?
2回答·1233关注
30-36
    在明清两代,西递村共建有34座祠堂 明清两代是西递胡氏家族的鼎盛时期,西递村出了许多高官、巨贾、和文人。他们衣锦还乡后大兴土木,把徽派名居建筑水平推向了极致。代表徽派名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是指祠堂、牌楼、木雕
百家姓寻根祭祖易姓氏起源
2回答·927关注
    易姓的来源有二: 1、来自姜姓,以易为氏。武王伐纣时,姜尚担任统兵的军师,协助武王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武王的信任。封他于齐。后来又封他的子孙于易地,这一部分姜尚的后代于是以地名作为姓氏,为易姓。这就是河北易氏的由来。 2、出自齐大夫易牙之后,以先人的名字作为姓氏。春秋时有齐王的宠臣壅巫,字牙,因采食于易邑,也叫易牙。此人精于烹调技术,但性善逢迎,存有野心。管仲死时曾说易牙“杀子适君”,违反人情,不可重用,但齐王不听。管仲死后,易牙与竖刁、开方共同专权,齐王病了以后,他们趁机作乱,杀掉大批官吏,并将太子赶出皇宫,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后来被其他的大臣所杀。易牙的子孙以易为姓称易氏。是为山东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