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中华上下五千年,留存下来无数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历史知识。历尽两千多年,有四百多位皇帝参与了历史的建设,也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盛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科技、学术、经济、制度等一系列关乎人类发展的项目不断发展完善。在军事、发明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硬的基石。我国的历史就是一副神秘的长卷,在不断展开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桐城三祖分别是谁?
1回答·1527关注
桐城三祖为桐城派早期三位重要作家,分别为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为桐城派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桐城三祖分别指清代文坛上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早期的三位重要作家,他们分别是方苞、刘大櫆、姚鼐
刘统勋与刘墉什么关系?
1回答·3005关注
清朝的刘墉和刘统勋是父子关系。 刘统勋,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清朝政治家,首席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又号香岩、日观峰道人、石庵山人、天香室道人、青原等。山东青州府诸城人,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诗人。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长子。
    刘墉是刘统勋的儿子,他们是父子关系
唐懿宗李漼是唐朝的第多少位皇帝?历史对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1回答·1222关注
李漼是唐朝的第十八代皇帝,历史对他的评价是:昏庸无道,骄奢淫逸,对政事不感兴趣。
    唐懿宗李漼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在位期间并无政绩,助推了唐朝的衰亡,其不思进取的标志性事件有:任相21位;不吝钱财;异常溺爱同昌公主;迎奉佛骨。
唐朝总共有多少个皇帝?
1回答·3365关注
唐朝总共有二十二个皇帝,分别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则天大圣皇帝武媚娘、唐中宗李显、少帝李重茂、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本名李瀍、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柷。其中则天大圣皇帝武媚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唐朝有二十一个皇帝。分别为: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武曌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漼、李儇、李晔、李柷。
曹植是曹操的第几个儿子?
2回答·1012关注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第三个
李治是谁的儿子?
3回答·2203关注
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孩子,李世民也就是唐朝的第一位皇帝唐太宗。唐高宗李治,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前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封晋王,后太子李承乾与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李世民的
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为什么都不封了
1回答·1419关注
请问“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之巅的封禅台举行的一种古代祭天仪式,那么常有人说在宋代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就没有什么帝王去泰山封禅了,这是为什么呢?
    宋真宗赵恒之后没帝王去泰山封禅是有说法的,从一些文献资料上来看宋真宗赵恒确实是最后一个去泰山封禅的古代帝王,在历史上,现在流传的很多说法在于历史中的人们认为宋真宗并不具备去泰山封禅的条件和资格,但他却去泰山封禅了,而因为此事,后面的帝王都不太方便去做这件事情,我们从古代的一些泰山封禅相关的礼法上来看是有很多条件的,从古人来看,这是一项非常神圣的事情,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很高,所以调节制约也多,而宋真宗在当时还没有达到那样的条件。我猜想,究其宋真宗泰山封禅的原因从当时历史来看更多还在于宋真宗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地位有关系吧
赤壁之战是哪个朝代的战役?
1回答·1140关注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国前期的一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京城四大名医都有谁?他们都擅长什么
3回答·2809关注
请问在以前常说的京城四大名医都有谁,是那四位医学界人物啊?在以前是不是叫作“北京四大名医”?他们四位人物都擅长什么?
    我很想知道京城四大名医中谁的医术最厉害
傅察是哪个朝代的?
1回答·1083关注
傅察是北宋官员。 傅察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从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