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民俗传统本意上是指一些世代相传,从历史中积累流传下来的一些人文文化、行为方式、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无形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其实也是属于历史发展中继承性的一种表现,而民俗则更多的是在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中产生的一种流行风尚和习俗,是一个社会群体或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沉淀起来,形成代代相传的文化事项。民俗的传统更多的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的劳动生产中、以及传统节日中。 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这在社会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会产生一些变化,而又会在变化中发展,在当前寻找民俗文物,留下大众的生活历史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别的课题。

学校要举办一次"民俗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
1回答·801关注
学校要举办一次"民俗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
你认为在活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一项?
请你向大家介绍一种你熟悉的民俗文化形式.
当代青少年大都不喜欢民俗文化,而更钟情于流行文行,你怎么看待民俗文化,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生肖文化广泛介入于中华文化各领域,也是中华民俗的一个重要级成部分,而生肖的文化意义也多见于民间流传的风俗习惯之中。 下面就十二生肖在中国民俗中的作用简述如下: 鼠: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篇寓言,写一个子年出生的人,“鼠,子神也,因爱鼠”。另有一则与柳宗元寓言中人物相类的例子,见《清稗类抄》:“盐城有何姓才是其家主人自以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猫,见鼠,辄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  历史上曾有过老鼠嫁女节。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当晚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全家人坐在堂屋炕头,一声不响,摸黑吃着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声音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给来年带来隐患。台湾居民认为禄三为小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种信仰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晨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 旧时上海一带有避老鼠落空的习俗。老鼠外出
客家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1回答·336关注
     先讲讲客家人的饮食习惯,客家人习惯一日三餐,没个早上,中午,晚上,都是吃米饭,到了晚饭,如果有很多亲戚朋友来,他们一定会做很丰盛:青菜,盐局鸡,酿豆腐,扣肉,肉丸,有时还会吃一吃狗肉等等......  客家人的待客,村里的每间房,大门都是开着的,让人们进来玩,客家人不象城市人,一回到家就把大门紧紧关着。客家人很喜欢迎接客人,就算是两家不认识的人,也能成为好朋友。客家人继承了古代的建筑技术,创造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物化诗篇。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地区。因此,客家民居建筑有儒家思想痕迹。例如: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这些大型民居都是客家人经商致富后,精心营造的。 客家人有很多不同的,但是,他们能和城市人生活在一起,也说明了他们和城市人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关于民风民俗的常用谚语
1回答·346关注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见兔子
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的门票多少钱?好玩吗?
1回答·183关注
    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门票 全票 120元/人 成人、身高1.4米以上儿童及65岁以下游客 半票 60元/人身高1.1-1.4米的小童65-69周岁老人(凭身份证) 免票 身高1.1米以下小童70周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
我想知道也门最具体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1回答·1158关注
我想知道也门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比如不能说的话 不能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还有不能吃什么东西之类的`
    男穿裙子女穿裤,是阿拉伯也门人服饰的一大特点。一年四季,男人中不分老幼均穿裙 子。男子一般到15岁左右就要腰束一条宽皮带、佩带一把腰刀。从前,佩刀用于自卫,现在 只为了装饰。即使开玩笑,也不能随便拨他人腰刀,这是他们很忌讳的事情。
青海人的风俗习惯(不要民族的)
1回答·1362关注
    青海有43%是少数民族,很多地区是民族自治。单说汉族的风俗习惯,估计与其他兄弟省也没啥区别。我就说下自己的体验吧 1.青海人喝酒爱划拳,口手两用,自己出的手指数+对方的出的手指数+自己喊的阿拉伯数为盈,输者喝酒。 2.青海花儿。所谓“花儿”,也称“少年”就是青海人用自己的发言长处自己的心情,大多与爱情有关。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花儿对青海人来说象每天的饮食一样普通。 3.拉面文化。近几年随着青海经济的持续发展,青海拉面铺天盖地走向全国各地。辣椒油。陈醋,都是拉面不可或缺的调料!但卫生状况有待改善。 这都是我自己的体验感受。OKl
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一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1回答·1074关注
你赞同哪一种?要理由!
观点一: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观点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赞同第一个观点,时代在发展,人们生活脚步在加快,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这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好处,国门打开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西方的文化,我们越来越兴过西方的节日,却忽略掉了本国的一些传统的节日,这是不是有点崇洋媚外,这都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如果我们不保护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势必有一天这些都会消逝,那么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只是一句空谈,没有了实质性的意义了。如今许多的民俗文化正在一天天的消逝,这不能不说是令人痛惜的。
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 急!!!
1回答·309关注
短一点。。。。。
    1、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2、倒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3、吃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4、 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5、春节舞龙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 6、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
青海结婚的风俗习惯
1回答·847关注
    男女青年认识、相爱后经双家庭进入婚庆程序 一、男方选择吉日,于12.00前到达女方家,谓之认门,并邀请女方家长择吉日到男方家拜访,下午4.00前离开。 二、女方家在约定日12.00前到达男方家,谓之转家,商定定婚日期、婚庆日期、首饰、聘金、酒宴等事宜,下午4.00前离开。 三、定婚日期男方携带备办好的首饰、聘金以及4样礼物及于12.00前到达女方家,谓之定聘,下午4.00前离开。 四、男方在吉日、吉时前往女方家迎亲,到达时女方不能开门,经男方叫门、塞红包后才能开门以图吉利,女方家准备一半酒席(上马席)招待迎亲的亲朋,一般从进门到离开需2小时左右。 五、新娘迎娶回家后举行“婚庆仪式”新郎、新娘进入洞房,男方的妹妹给新嫂子端水净手、净面;男方的嫂子给新娘下面打2个荷包蛋但面不能下熟,并问新娘“生不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的同时男方家准备一半酒席(下马席)招待送亲的亲朋,中午时分正席开始新郎、新
澳大利亚的风俗 英文版
1回答·1128关注
我妹妹是六年级的,老师让他们找澳大利亚的风俗习惯还要英文的,谁家没事琢磨澳大利亚啊!请各位大虾帮帮忙!急!!!!~~~
    Australia is made up of six states and two territores:Western Australia,South Australia,Queensland,New South Wales,Victoria,Tasmania,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nd Northern Territory. Australia is surrounded (这个是”包围”的意思)by two oceans:the Indian Ocean in the west and the south,and the Pacific Ocean in the northeast. Sydney in perhaps Australia's most famous city,but the capital of Australia is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