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我国记载在《中华姓氏大词典》中的姓氏大约有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这些姓氏从起源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很多对历史对国家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人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史,比如李姓的名人李白,杜姓的名人杜甫等。有人在我国科研上做出了重大成就,比如郦姓名人郦道元的《水经注》,张姓历史名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等。各个姓氏的古今名人数不胜数,他们的人生故事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汝南袁氏在历史中的名人都有哪些?
1回答·3604关注
汝南袁氏是在东汉时期的著名世家大族,因为祖籍在汝南郡故而得名,在汝南袁氏中相关的家族名人在历史中有很多,其中就有东汉名臣袁安、东汉末年军阀司空袁逢之子袁绍、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第三子袁尚、司空袁逢嫡次子袁术、唐朝宰相袁恕己等等。在后世位于平舆县后刘乡新集村委孔坟村西有个叫作袁家冢的地方,而平舆则是汉朝时汝南郡的首府所在地,同时袁家冢也是东汉和帝司徒袁安及其家族的墓冢。
    袁安袁安(?-92年4月9日),字邵公(一作召公)。汝南郡汝阳县人。东汉名臣。袁安自少承袭家学,研习《孟氏易》。初任汝阳县功曹,后以孝廉获举,升为阴平县长、任城县令。他御下极严,能使官民畏爱。汉明帝时,屡迁为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京畿十余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等职。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兄弟掌权,民怨沸腾,袁安不畏权贵,守正不移,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种种不法行为,为窦太后忌恨。在是否出击北匈奴的辩论中,袁安与司空任隗力主怀柔,反对劳师远涉、徼功万里。为此问题,他免冠上朝力争达十余次。永元四年(92年),袁安逝世。袁安的后代(汝南袁氏)繁荣兴盛,与弘农杨氏并为东汉“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袁绍袁绍(?-202年6月28日[1]),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袁谭袁谭(?-205年),字显思(《东光世系》中字显恩,一说显忠),汝南汝阳人。汉末政治人物,大将军袁绍长子,曾任青州刺史。建安元年,击败田楷、孔融,完全占据青州。袁绍去世后,审配等伪立遗令,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袁谭不能继位,心怀愤恨。后袁谭、袁尚二人的矛盾彻底爆发,袁谭联合曹操共同攻打袁尚。建安十年,曹操兴兵进攻南皮,袁谭奋力抵抗,终于在曹操急攻之下战败,为曹纯麾下虎豹骑所杀。袁熙袁熙(?-207),字显奕,(《后汉书》、《东光世系》作显雍),是东汉末年占据河北的袁绍次子,袁绍打败公孙瓒后,令袁熙为幽州刺史。袁绍官渡兵败后不久病死,其兄长袁谭、弟弟袁尚各自独立,互相攻伐,曹操趁机进攻袁谭、袁尚,并逐渐占河北。袁熙接纳兵败的袁尚后,因为属下叛变而逃往乌桓,被曹操击败后,逃往辽东太守公孙康帐下,却被公孙康杀死,二人首级被献给曹操。袁尚袁尚(?-207年),字显甫,汝南汝阳人。汉末群雄之一袁绍的第三子,受到袁绍的偏爱,并于袁绍去世后继承了袁绍的官位和爵位,也因此招致长兄袁谭的怨恨,兄弟之间经常兵戈相向。后袁氏兄弟均被曹操所败,袁尚与二兄袁熙逃往辽西投奔乌丸首领蹋顿,但不久曹操即平定乌丸,二人只得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却被公孙康所斩,首级也被送往曹操之处。袁术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绍异母弟。举孝廉出身,拜为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拜为后将军,畏祸出奔南阳郡。初平元年(190年),联合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联兵讨伐董卓。此后,对抗于袁绍和曹操,兵败逃亡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僭位于寿春,建号仲氏。骄奢淫逸奢,横征暴敛,导致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受到吕布和曹操攻击,元气大伤。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袁耀袁耀是东汉末期人物,四世三公袁家嫡子袁术儿子。《三国志》记载的人物。袁夫人袁夫人(生卒年不详),汝南汝阳人,汉末军阀袁术之女,吴大帝孙权的妃嫔。袁术败亡后不久为孙吴所得,入吴宫拜为夫人。以节操品行著称。袁恕己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袁恕己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将五王流放边疆。袁恕己被流放环州,后被周利贞虐杀。唐睿宗继位后,赐谥贞烈。
黄道周是哪个朝代的?
1回答·2257关注
黄道周所处明末清初时期。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汉族,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世人尊称石斋先生。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 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从莆田迁徙至漳州。
    黄道周是明末学者、名臣,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从莆田迁徙至漳州。
李儇的儇怎么读?
1回答·2418关注
李儇的儇读xuān。 唐僖宗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本名李俨,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九位皇帝(873年8月16日-888年4月20日),在位时间约15年,是唐懿宗李漼第五子,母为惠安皇后王氏。
    李儇是唐懿宗李漼第五子,“儇”字读作xuān
朱厚照是明朝第几位皇帝?
1回答·1889关注
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是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
    第十位
唐僖宗李儇的读音
1回答·8390关注
李儇的读音:[lǐ xuān]。唐僖宗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本名李俨,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九位皇帝(873年8月16日-888年4月20日),唐懿宗李漼第五子,母为惠安皇后王氏。
    儇xuān〈形〉(1)(形声。从人,ň声。本义:轻薄;小聪明)(2)同本义[frivolous]儇,慧也。——《说文》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荀子·非相》(3)又如:儇子(轻薄刁巧的男子);儇好轻佻媚好(4);儇才(聪慧敏捷的人才)(5)敏捷,便捷揖我谓我儇兮。
朱熹的诗有哪些?
1回答·1692关注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的诗都富有生机、字字珠玉,有《春色》、《观书有感》、《泛舟》、《九曲棹歌》、《题榴花》、《偶题》、《水口行舟》、《西江月》等。
唐德宗李适的名字怎么读?
1回答·2413关注
唐德宗李适的“适”字读作“kuò”。
    这个字念kuo,第四声
太原郭氏的历史名人都有谁?
1回答·2872关注
太原郭氏是从两汉魏晋至唐宋时期的著名门阀士族,源自姬姓,从秦代以及汉代以来,晋阳、阳曲诸地多个郭姓支族慢慢的发展成为了太原郡著姓,从古籍来看,北宋陈彭年、丘雍撰写的语言学著作《广韵》来看,入声十九铎,郭氏有望出太原。虢叔后裔仕于春秋战国时期晋、赵等国,遂世居晋阳、狼孟(阳曲)诸邑,秦汉以降,发展成为太原郡著姓,于是号称“太原郭氏”。在隋唐时期太原郭氏发展成为山东中原八大姓族之一,名声显赫。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郭姓历史名人之一。郭元振出身太原郭氏,是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
唐朝第十位皇帝李适的后代中有几个儿子?
2回答·3914关注
李适是唐代时期的第十位皇帝,他的儿子有记载的主要有唐顺宗李诵、虔王李谅、资王李谦、钦王李谔、舒王李谊、肃王李详、代王李諲、珍王李諴、文敬太子李謜、昭王李诫等;此外他还有女儿:“韩国贞穆公主、临真公主、义川公主、魏国宪穆公主、永阳公主、宜都公主、郑国庄穆公主、普宁公主、晋平公主”。
    唐顺宗李诵,李诵,即唐顺宗;唐德宗的长子,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腊月初二(1月8日)出生于长安。806年逝世。去世后谥号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肃王李详,肃王李详,唐德宗李适五子。资秀异,帝爱之。大历十四年始王,与通、虔、舒、资四王同封。建中二年薨,甫四岁。帝欲用浮屠说,塔而不坟,礼仪判官李岧谏非礼,乃止。诏赠扬州大都督。昭王李诫,昭王李诫,唐德宗李适九子。贞元二十一年始王。亡薨年。通王李谌,唐通王李谌,唐德宗第三子也。大历十四年封,制授开府仪同三司。贞元九年十月,领宣武军节度大使、汴宋等州观察支度营田等使,以宣武都知兵马使李万荣为留后,王不出阁。十一年,河东帅李自良卒,以谌为河东节度大使,以行军司马李说知府事,充留后,亦不出阁。资王李谦,唐资王李谦,唐德宗李适七子。大历十四年始王,与通、虔、肃、舒四王同封。亡薨年。钦王李谔,钦王李谔,唐德宗李适十子。顺宗即位,与珍王同封。亡薨年。虔王李谅,唐虔王李谅,唐德宗第四子。大历十四年封,授开府仪同三司。贞元二年,领蔡州节度大使、申光蔡观察等使,以大将吴少诚为留后。代王李諲,李諲,唐朝皇子,是唐德宗李适的第二子,(《旧唐书》记载为第八子,但是根据《唐大诏令集》卷三九的《太子第二男追封缙云郡王赐名諲制》记载,他应是唐德宗的第二子)生母不详。大历三年追封为缙云郡王,早早去世。建中二年(781年),李諲被父亲唐德宗追封为代王。珍王李諴,珍王李諴,唐德宗李适十一子。顺宗即位,与钦王同封。大和六年薨。
朱熹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物?
1回答·2074关注
朱熹是宋朝南宋时期的历史人物,他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思想家、哲学家。朱熹祖籍为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从学识上来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等。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