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唐懿宗李漼之前是哪一个皇帝?
1回答·666关注
唐懿宗李漼之前是唐宣宗李忱,初名李怡,唐朝第十七位皇帝(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7日/10日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
    唐宣宗李忱
隋文帝杨坚的逝世日期是哪天?
1回答·1165关注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出生,604年8月13日逝世,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二十四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604年),杨坚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
    604年8月13日
国际青年节是哪一天?是在哪一年设立的?
1回答·1077关注
1999年12月17日,在第54/120号决议中,联合国大会赞同主管青年事物部长世界会议提出的建议,决定将每年的8月12日定为“国际青年日”。
    “国际青年节(InternationalYouthDay)是一个由联合国发起设立的节日。第一个国际青年节是在2000年8月12日。联合国在1999年通过了第54/120号决议,将每年的8月12日定为国际青年节。
立秋应该如何养生?
1回答·542关注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1、补肺防燥立秋节气到了意味着秋季来了,未来的天气会变得干燥,同时夜晚也会开始凉爽起来。但是白天的温度依旧很高,因此,干燥会变得非常明显。如果不及时润燥的话,身体就容易上火,甚至燥起伤肺。对此建议要及时补肺防燥,比如说多吃一些银耳、百合、莲子等,这些食物滋阴效果非常好,有助身体润燥。2、饮食要少辛多酸古籍有注“肺主秋”,在秋季的时候需要注重保养肺部,建议少吃辛味食物,因为此食物容易发散泻肺。同时建议多吃酸性食物,因为酸味食物能够收敛肺气。秋季是个宜收不宜散的季节,因此,立秋过后日常饮食要注意远离辛味之品,比如说辣椒、生姜等等。其中,酸性食品有非常多,比如说葡萄、西红柿、菠萝、乌梅等等。
8月15日有哪些名人逝世?
1回答·614关注
873年——李漼,唐懿宗。 1934年——陈宰均,畜牧学家,农业教育家。 1900年——珍妃,光绪帝妃。
    1962年——雷锋殉职,年仅22岁。1936年——黛丽达,意大利女作家,192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90年——维克多·崔,苏联摇滚之父,Кино乐队主唱。1993年——徐永椿,树木学家,林业教育家。
8月12日有哪些名人逝世?
1回答·578关注
公元前30年——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逝世,埃及艳后。 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并非死于皇宫,给历史留下谜题。 1695年——黄宗羲,思想家、教育家。
    1948年——朱自清,中国著名作家、诗人。1955年——德国小说家托马斯·曼。1961年——陈嘉庚,中国著名爱国教育家、实业家、南洋华侨领袖。1964年——塑造007人物的作家伊恩·弗莱明。1982年——亨利·方达,美国著名影视、舞台剧演员。
朱自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
1回答·1687关注
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新文学初期继冰心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文作家,以他“美文”创作的实绩,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尤其是他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散文作品,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朱自清的诗,尽管数量不多,却在思想和艺术上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其中如《光明》《新年》《煤》《送韩伯画往俄国》《群羊》《小舱中的现代》等,或热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来,或有力地抨击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泪的人生。
8月12日是哪些名人的诞辰?
1回答·915关注
1503年——克里斯蒂安三世,丹麦、挪威国王。 1762年——乔治四世,英国、汉诺威国王。 1837年——慈安太后,咸丰皇帝皇后。
    1866年——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西班牙艺术大师。1887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家,193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04年——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俄罗斯王储1908年——梅籍芳,著名的小麦育种栽培学家。
李漼是唐朝第几位皇帝?
1回答·444关注
唐懿宗李漼,本名李温,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在位14年,唐宣宗李忱长子,母为元昭皇后晁氏。
    唐朝的第十八位皇帝
国际左撇子日是什么?日期是哪一天?
1回答·1348关注
国际左撇子日是一个由一些左撇子组织号召和组织专为左撇子而设的节日,时间为每年的8月13日。 在1975年8月13日,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市的一群左撇子成立了左撇子国际(Left Hander International)的组织,希望能争取左撇子相关权益。组织决定自1976年起,将每年的8月13日定为“国际左撇子日”。
    国际左撇子日是8月13日,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左撇子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便,希望能促进在教育、日常生活工具的设计上,重视左撇子的权益并发起对左撇子的相关研究而设立的节日。全世界约有6%—13%的人是左撇子,在中国,左撇子人群至少约8000万,并且这一数字仍在呈上升趋势。
林风眠的画作属于什么流派?
1回答·2417关注
林风眠的作品风格属于“中西融合”的艺术作品风格。通过对西方绘画中的后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的学习,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和陶瓷的元素,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加以改良。
    林风眠的代表画作有《春晴》、《江畔》、《仕女》。
8月15日是什么日子?
1回答·1034关注
8月15日是阳历年的第227天(闰年是22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8天,这一天是印度独立日,刚果(布)独立日,中国延边老人节,这一天要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一起度过,还有就是天主教圣母升天节。
    这天是中国延边的老人节,这一天要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一起度过.
茹姓的来历有哪些?
1回答·2535关注
茹姓有八个源流。一出自如姓。二出自古代柔然部族。三出自鲜卑族。四源于职业,出自古代茹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五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如京使,属于以官职称谓加笔为氏。六源于古氐族,出自唐朝时期白马氐羌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七茹姓为柔然(又称蠕蠕)汉化后的姓氏。八出自杨姓。
    出自如姓:在三国曹魏时期,有个叫如淳的人,他曾任曹魏陈郡丞,注释过《汉书》,在当时他是很出名的,其后代子孙在如字上加草字头为茹姓,这也是茹姓起源和来历之一。出自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有三字姓普六茹氏,他们是北魏前身的游牧鲜卑族,其后人进入中原后改为“茹”姓
2022年8月12日对应的农历日子是多少?
1回答·1145关注
8月12日对应的农历是七月十五,这天是中元节、国际青年节。
    七月十五
今年的末伏是什么时候?
2回答·1225关注
2022年的末伏有多久?什么时候结束?
    2022年末伏是8月15日到8月24日,共计十天,末伏最后一天一过就出伏了,虽然出伏了,但天气还是很热,一般我们叫他秋老虎。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的秋老虎持续时间都不同。南方的秋老虎不可小觑,在夏天接近尾声的时候,天气再度回温,闷热无比,经过立秋之后,早晚比较凉快了,但中午还是比较炎热的。昼夜温差加大,夏秋换季,要多加注意身体,防止中暑、着凉。
绿色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1回答·1441关注
绿色情人节是指每年的8月14日,其发源于东欧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旨在倡导绿色、环保和乐活精神。绿色情人节这天,不妨与你的另一半商量好一起度过一个“绿色环保无负担”的甜蜜节日,为对方送上一盆盆栽。盆栽不仅能装饰室内环境,同时也能清新净化空气,伴随它从小长到大的过程还会给你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是每年的8月14日
一般老人节是指哪一天?
1回答·434关注
一般老人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敬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老人节是一个专敬老人、研究老人问题的节日。
    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也是传统的“重阳节”,由2013年7月1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
饺子与馄饨有什么区别?
1回答·611关注
其实在唐朝之前,这馄饨和饺子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一开始人们认为馄饨就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的“浑沌”,后来被改为了“馄饨”,在唐朝之后,馄饨被传入南方了,然后南方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馄饨,这个时候馄饨就有饺子的称号了,那么现代饺子与馄饨有什么区别?
    饺子与馄饨的区别主要是在外形上,烹饪方式上,还有食用的方式上面。外形上,饺子皮薄馅嫩,饺子的形状与月牙相似,而馄饨皮为正方形;烹饪方式上,饺子只需白水下锅煮熟捞出,而馄饨烹饪时会加入虾米、紫菜等配料;食用上,饺子可以蘸料食用,馄饨无需蘸料可直接食用。
贾姓哪个省份最多?
1回答·4076关注
贾姓人口最多的是河北,接近17万人,第二大省是四川,紧随其后的是河南,两省贾姓人口近10万人。山东、浙江、陕西、山西4省贾姓人口,也近10万人。
    贾姓人口最多的是河北,接近17万人。
8月15日是哪些名人的诞辰?
1回答·2007关注
1769年——拿破仑,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1821年去世) 1771年——司各特,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和诗人。(死于1832年) 1782年——周之琦,清中后期官员、词人。
    1896年——格蒂·科里,美国生物化学家,1947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1957年去世)1892年——德布罗意,波动力学创始人,物质波理论创立者,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192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897年——周拾禄,我国水稻品种鉴定的开创人。1923年——李慎之(1923—2003),我国哲学家、社会学家。